朱驥
【摘 ? ?要】物理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會讓較多學生都感覺學習中的壓力非常大,從而逐漸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感到厭煩,但物理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較大,學生又無法逃避。因此,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心理,以最佳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問題及建議進行了分析,旨在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助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關注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78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這就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習能力較弱,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極為不利。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加強對教學需關注問題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夠及時突破傳統物理教與學的困境,幫助學生進行輕松而又深入的學習,保障課堂教與學的效果,為學生深層次的物理學習及深層次的發展奠基。
一、關注教師的學科功底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引導者、組織者,教師自身的學科功底是否扎實,直接影響最終的課堂教學質量。當前的教育教學中,那些被大家真正所稱道的教師,通常都具有學科功底扎實的特點,這樣才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刻理解,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
但從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來看,較多教師總是將教學精力放到解題方面,并沒有積極的參與到看“閑書”中。這里所指的閑書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閑書,而是指與物理學科相關的書籍,如《物理學的進化》《定性與半定量物理學》等書籍,教師只有多去讀與深讀這些書籍,才能夠深入理解物理學概念、原理,這對于物理課堂的教學十分有利。比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部分內容時,就需要教師先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由來、慣性的由來及慣性系進行了解,等等,這樣教師就可以對這些本源問題進行理解,從而針對教與學的實情進行教學設計。
問題1: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會見到將力作用于一個物體的現象,而在此現象中我們能夠發現物體處于運動狀態,這是不是表明只有滿足力條件的情況下才會有運動?力和運動之間是否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在問題的帶領下,師生共同參與到“伽利略斜面實驗”學習中。
問題2:通過對“伽利略斜面實驗”的實際操作,是否發現了運動和力的關系?再次進行激烈的師生、生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牛頓第一定律,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在表達中得出最正確的表述。
二、關注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
新課改教學背景下,部分高中物理教師仍沒有意識到過程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教學結果,也就是學生的解題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物理課堂教學演變成為了“解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辯證的看待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兩者存在怎樣的關系?關注教學結果的本質是什么?是不是重視過程教學就會削弱結果教學?
首先,在物理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過于關注題型及解題技巧,總是將技巧直接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同類題型進行模仿性解答,但對于為什么運用這樣的解題技巧并沒有深入講解,使得學生無法了解其物理意義和思想。這樣的解題教學體現出了極強的結果性,當學生遇到稍微有所不同問題時,就會出現無法靈活解答的情況。所以,物理教學中的結果,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教學目標,這樣在今后的教學中,就會將解題看作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再將物理教學看作是解題教學。
其次,對于高中物理過程教學而言,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讓學生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為什么要引入概念,會遇到哪些問題及如何解決問題等。所以過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過程”學習,這樣學生才可以真正領會到問題的本質,實現高效學習目的。
三、關注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式,能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進行不斷地思考與實踐,合理的運用將會取得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探究式教學是高中物理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首先,探究式教學必須要契合實際。這里所指的契合實際是指契合教與學的實際情況。比如可以給學生布置探究任務,通過探究理解楞次定律。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如果所在學校的設備比較完善,就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來自主設計方案與探究;如果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探究能力弱,就需要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討論后再進行實驗探究;如果學校的設備不足,就可以由教師先演示與啟發,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討論,得出正確規律。
其次,不可以將探究學習理解為實驗學習。探究式教學可以是實驗操作學習,也可以不是實驗操作學習,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究學習,一樣能取得理想的探究教學效果。
第三,探究教學中還需要注重效率,絕不可出現表面熱鬧,實質無效的情況。所以探究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僅對一兩個要素進行探究,如將探究重點放于探究思路及方案的設計方面,而探究中所需要的實驗數據等,就可以直接利用計算機相關功能進行展示,保障探究教學的效率及實效性。
四、關注核心概念教學
概念是學生學習及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5分鐘新課、40分鐘解題的不良教學現象,加強對核心概念教學的重視,讓學生徹底理解概念知識,設計精而少的隨堂練習,深化學生的所學。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具有改進、創新教學的意識,要加強對物理課堂教學的反思與研究,從實踐中探索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途徑,這樣才能夠推動物理教學的長足發展,也促進學生自身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國平.高中物理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的著力點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
[2]喬紅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與反思[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04).
[3]鄭春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究[J].現代交際.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