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劉小瑩
【摘 ? ?要】目前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生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作者根據五年一貫制大專的一線學生管理經驗,分析五年一貫制大專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管理措施,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國家與社會培養提供所需的技能人才。
【關鍵詞】五年一貫制 ?存在問題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7.115
一、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生存在的問題
(一)自律性差
五年一貫制大專生的平均年齡14歲左右,初中畢業后通過考試進入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習,都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生活自律性有待提高。現在的孩子基本上是一家一個,父母及長輩都非常疼愛,在家都舍不得讓孩子動手,這種溺愛造就了學生的懶惰性和依賴性,甚至孩子住校期間,需要家長每周到寢室清洗衣物;長此以往,學生很難獨立自主,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做什么,因此,五年一貫制大專生不同于高中教育和傳統大專的教育模式。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女生寢室較為良好,就是衣服鞋子較多,經常會看見鞋柜擺不下,衣柜裝不了,會顯得寢室東西較為凌亂,但是寢室味道很清香,不會存在不好的味道;男生寢室,明顯感覺物品較少,但是味道就比較明顯,而且物品擺放也沒有女生較為整齊,男生寢室的襪子與鞋子會存在到處亂扔的現象。
(二)學習動力性差
目前五年一貫制的學生只有小學到初中的知識儲備,文化知識較為薄弱。個別學生家長本就不支持學生繼續讀書,認為就讀五年一貫制大專畢業后沒有好的就業前景,浪費時間和金錢。大部分屬于初中成績不理想,得不到父母及老師的認可,且在初中階段就產生退學情緒的學生。因此,存在文化知識儲備低、性格叛逆、厭學、沉迷游戲、逃課等問題,上課狀態不端正,懼怕學習理論知識,需要班主任親自督促學習。
(三)缺乏關愛
五年一貫制大專的學生超過半數以上都是來自農村的留守兒童,學生長期跟隨爺爺奶奶生活。祖輩與孩子的溝通存在問題,學生覺得啰嗦,不時尚,沒有共同語言,長輩們無法對學生進行管束。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有的甚至一年都不回家,學生與家長通電話內容就是要生活費,對父母冷言冷語。這樣就形成了學生覺得沒有人能夠進行訴說,游戲和網友漸漸成為他們的情感寄托。
(四)缺乏判斷是非觀
智能手機是五年一貫制大專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還可以玩游戲、刷視頻等,學生樂在其中,但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沉迷手機,晚上不睡覺,白天上課打瞌睡,影響課堂教學;沒有良好的作息,正是青春期發育階段,影響身體發育;網絡上的內容有的是正能量的,有的是消極的,由于學生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所以容易造成不正確的價值取向,影響學生判斷事物的價值取向。
(五)缺乏相關法律知識
現在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物質上基本沒有太大差異,學生們就善于尋求精神上的快感,尤其是對于新鮮事物。由于學生們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認知,沒有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只是圖新鮮、好玩,缺乏法律意識,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觸碰到法律的底線。
(六)缺乏集體榮譽感
在班級中,針對集體活動,尤其是班集體活動,能夠明顯發現學生們的群體意識不強,只針對自己感興趣的,不關心班集體,缺乏團隊集體意識。
(七)心理健康可能存在問題
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的物質生活充分,但精神世界匱乏,正值青春期,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沉迷游戲,獲勝了激動不已,失敗了暴跳如雷,繼而引發同寢室或同學間的矛盾,產生極端心理,所以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也需要進行引導。
二、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生管理措施
(一)學習規章制度
開學第一課給學生講解學校的校規校紀,班規班紀,讓學生知道在校期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清楚邊界線。不可以觸碰的堅決不能觸碰,違者重罰,讓學生知道規矩的重要性。
(二)關心愛護學生
留守兒童、單親家庭、重組家庭,不同的家庭問題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一道道傷痕,無論男生還是女生,每每提及自己的家庭都會留下傷心的淚水。通過與學生們的溝通,能明顯感覺到他們內心缺乏關愛,他們以叛逆行為來贏得父母的關注,但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覺得孩子與自己的期望存在差異,總是用“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貶低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想到孩子也需要鼓勵。一味地批評貶低只能起到反效果,所以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樹立榜樣,為學生建立自信心,感受到關愛。
(三)成立學習興趣小組
由于學生們的底子薄弱,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小問題就認為自己學不會,有的學生羞于請教教師等,針對這種情況,選擇科目學習優秀代表,成立班級互幫互助學習小組。可以分寢室,也可以根據座次來安排,同學之間互幫互助,既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也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四)增強法律意識
學校開設的相關法律知識講座,學生參與后效果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班級可以組織法律知識競賽,或者角色情景表演,用有趣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法律知識學習中,將法律知識學以致用。
(五)增強班級凝聚力
組織班級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讓學生在活動、游戲中找到快樂,意識到群體的力量,團結的意義,增強班級凝聚力。
(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學校設有心理健康咨詢室,鼓勵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健康咨詢,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明顯緩解,所以作為教學管理者,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及日常生活,還要重視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日常的觀察以及了解,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配合心理咨詢師,并及時與家長溝通,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七)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綜合素質
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與學生們共同進步,如果管理者本身都固步自封,不采取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那么學生對教師的管理方法反感也不足為奇,因此,高校應組織新教師以及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各項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綜合素質,為學校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每個學生都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話題的教師,而不是古板的教師,所以要不斷提升自我,增強自身綜合素質。
五年一貫制大專的學生管理是一個不斷探究的話題,每個時期學生的狀況不同,出現的問題也不同,需要根據五年一貫制大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管理措施,努力將五年一貫制大專的學生培養成為國家與社會所需要的技能人才。【基金項目:本文為2019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項目名稱:高職院校五年一貫制大專教學問題剖析及改革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93572】
參考文獻
[1]牟靜,趙鍇文,雍燕.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五年制高職教育學生管理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2019,18(12):98-104.
[2]林寧.提升五年制高職課堂教學質量的路徑探析[J].江蘇教育,2019(84):73-76.
[3]陳建明.教診改視域下五年制高職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對策探究——以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通分院為例[J].江蘇教育,2019(84):28-31.
[4]陳威龍.五年制高職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優化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8(0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