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 黃琳斐
中圖分類號:G81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022-02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加強。我國為順應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世界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要素,其可充分突出文化價值,但是,從民族體育文化運轉的現狀來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存在滯后性。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繡球運動作為研究對象,全面深入了解“一帶一路”倡議構想,壯族繡球運動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現狀,繡球運動作為民族體育運動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優勢和有利條件,采取與旅游業相結合、發揮學校體育的功能、以及加強建設理論體系的措施更有助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國際化的道路。
關鍵詞 “一帶一路”;少數民族體育;繡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加強。我國為順應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世界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充分凸顯文化價值。傳統和現代的民族體育文化的融合和不斷進化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沖突,傳統文化是文化,重建道德教化和資源和社會團結的重要依據,可以通過不同文化的融合,更形成了世界文明的價值元素。隨著廣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壯族傳統的體育競技活動——繡球運動也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增進壯族人民身體健康、加強民族團結、滿足壯族人民物質、文化精神需求的主要措施之一。廣大壯族人民熱愛繡球運動的激情在黨的民族政策和人民政府的大力倡導下被重新激發出來,千百年來形成深厚的繡球歷史文化底蘊正在轉化成能量釋放出來。
一、研究意義
通過對“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價值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現狀研究,試圖找到“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的路徑,為弘揚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提供思路。探討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的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國際化。“一帶一路”倡議為推動與沿線國家體育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機,積極開展“一帶一路”體育文化外交,服務國家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利用廣西地處三南的東盟國家相交的優勢和“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廣西體育交流新局面。
二、研究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世界各國聯系日益加強。我國為順應時代發展,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世界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充分凸顯文化價值。傳統和現代的民族體育文化的融合和不斷進化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系列的沖突,傳統文化是文化,重建道德教化和資源和社會團結的重要依據,可以通過不同文化的融合,更形成了世界文明的價值元素。基于本課題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選擇壯族傳統運動項目—繡球作為其單項項目研究對象。
三、研究內容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繡球運動文化傳播分析
繡球作為民族項目,普遍分布于云南、廣西等邊境地區,而邊境地區國內國外的文化差異較小,在民族文化交流上也較為頻繁,在“一帶一路”方針政策的引導下我國邊境地區的人們通過民族特色體育運動促進國家之間和諧發展以及國家之間政治、經濟、貿易等合作。 在中國與邊境國家的廣泛合作中,繡球運動對于廣西、云南邊境國家而言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如:緬甸,中緬邊境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區,通過繡球運動等民族傳統運動豐富人們的生活,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識,豐富精神生活,滿足人們生活文化需求,豐富促進民族團結,拓寬中緬國家間的文化交流和社會交流,對建設和諧邊境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過繡球運動帶動一帶一路國家參與我國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一項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體育賽事,與其他賽事不同,少數民族運動會具有趣味性、民族性、社會性、競技性的特點。繡球作為廣西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項目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也是傳播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賽事,眾多民族和運動員的參加。
在近幾年的體育事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民族體育發展也逐漸被國家政府所重視,也受到社會各族人民的關注和參與,各民族特色項目逐漸標準化。在廣西壯族地區民族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背景下依靠廣西壯族地區與東盟國家相鄰的地理位置優勢,通過繡球運動吸引東盟國家參與到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來。
四、措施
(一)發展體育旅游產業
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滲透力強、區域性明顯的、內容豐富的社會活動。在廣西地區繡球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運動之一,具有藝術性、區域性、娛樂性、健身性、實用性等特點。體育產業被認為是現代的新興產業,而旅游業被稱為朝陽產業,通過繡球運動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和旅游業相結合的道路,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使得繡球體育運動與旅游產業產生具有強烈的關聯效應,利用民族運動會和旅游旺季,采取與繡球運動結合的方式,與相關部門聯合推出優質的繡球項目,與國外游客拉近距離,給予他們更對參與機會,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拉動經濟發展,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民族體育的傳播。
(二)發揮學校體育的作用
高校作為一座城市的文化精英部分,它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促進城市發展的作用,同樣利用高校資源直接服務于民族體育文化傳播對繡球運動的傳播具有促進作用。
(三)有效運用大眾傳播
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傳播媒介不斷豐富,繡球這種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性強的體育項目更應該擴大傳播來增加熟知度,通過運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傳播媒介對繡球運動相關的民俗活動或國際交流活動進行廣泛傳播,如:民族運動會、壯族“三月三”等活動進行傳播,通過對賽事或活動傳播讓跟多人了解繡球運動,尤其是廣西沿邊國家,宣傳繡球傳統文化,吸引更多人主動參與民族運動會和民俗節日中,對繡球運動實現國際化有著積極地作用。
五、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追趕政治風向標,對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重視民族固有的世界體育文化作為文化系統的重要組成元素,充分凸顯文化價值,民族體育文化的現狀來看,人們的繡球運動對保護和傳承強度不足,以至于在中國-東盟系列賽事中沒有能夠發揮它的風采,為能弘揚繡球體育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應秉承國際化的理念,以繡球為契機提高民族自信,立足于繡球自身的民族特點,采取“走出去”的戰略,加大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交流力度,利用民族運動會項目多樣化的特點,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繡球運動得發揚光大,得到世界的認可,受世界所喜愛。
參考文獻:
[1]陳立生.“一帶一路”視域下文化“走出去”的邏輯理路——基于廣西文化“走東盟”的實踐思考[J].學術論壇,2019,42(06):1-7.
[2]陳悅柏.中國-東盟民族傳統體育的交流融合與發展——廣西學校東盟大眾體育多元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9(25):10-12.
[3]徐英微.“一帶一路”背景下少數民族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9,37(06):56-60.
[4]薛宏波,程文廣.“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國際交流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10):74-80.
[5]劉扶民.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J].體育科學,2019,39(10):3-10.
[6]王成科,宋曉宇.廣西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模式研究——以左江流域靖西繡球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36(03):42-45.
[7]董國榮. 民族體育文化跨境交融對中緬邊境地區和諧發展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