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鍇
中圖分類號:G8432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122-03
摘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新時期背景下,對高校的課余體育訓練也有了新要求,要打破傳統教育里面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深入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夢,重視對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的質量,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培養。但現階段諸多學校,對于體育訓練的認識度不夠,各項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學校要明確體育教學也是教育教學任務中重要的部分,在課余時間開展體育訓練,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自身鍛煉的效果,還能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因此,本文研究分析學校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及競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 學生課余體育訓練;競賽;學校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的改革發展,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內容、結構等方面,逐漸向科學性、實效性、多元性傾斜。在學校的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課余體育訓練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是培養高水平、全方位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要想提高學生的體質,提升學生運動競技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將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放在重要位置,充分體現其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因此,本文研究分析,在新時期背景下,學校開展學生課余體育訓練及競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具體內容如下:
一、開展體育訓練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體育能力
要想提升學生自身身體機能,改變學生亞健康的生活狀態,就要讓學生在日常的體育訓練中,培養自主鍛煉的品質。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經濟生活的不斷改變,學校學生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體重指數超標,危險學生的健康。但我校自2014-2018年間,不斷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我校學生經過5年的時間,其身體機能以及身體素質的整體水平普遍上升,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改觀。另外,在不斷的課余體育訓練當中,學生也學習到了更多的運動技巧,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體育能力,還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
通過科學化、系統化的體育訓練,可以讓學生充分的學習到,如防止訓練時拉傷的方法等體育訓練的技巧,更好的保護自我。同時,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訓練的實際項目,為學生做相關知識的宣教,讓學生能夠充分了解田徑、體操的技法。學生在不斷的體育訓練中,男女同學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學生體育意識的不斷提高,而使得學生對體育訓練有了新的了解,從而有效的控制自身體重指數,維護自身的身體健康,降低了各種疾病發病的幾率,提升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精神[1]。
(三)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
體育文化是學校眾多文化中的一部分,加強體育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每天運動一小時”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根據校園條件,改變可控因素,開展有效的體育訓練活動,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縮小,老師在課余時間鼓勵學生參與體育訓練,使學生都能主動參加各項體育運動,增加學生凝聚力的同時,改善學生體質狀況,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內容。
(四)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的發展
在課余的時間組織開展體育訓練活動,對一些喜歡體育運動并且身體素質良好的學生而言,能夠得到很好的體育訓練。這也就使得我國高校之間進行體育競賽的時候,擁有完備的學生隊伍能夠相互之間進行田徑方面的比賽與較量。為了培養更為優秀的學生代表參與更高級別的比賽,學校同樣需要加強對學生體育訓練的監督,培養強有力的學生體育隊伍,代表國家出征,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實現祖國“體育強國夢”[2]。
二、學校學生體育訓練與競賽存在的現狀及問題
(一)對體育訓練的不重視
雖然在日常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對體育技巧做一些拓展教學,但絕大多數的教師教授的都是一些體育考試的技巧,與新時期的體育訓練內容存在一定的差距。除此之外,學生對于課余體育訓練也不夠重視,因為課余體育訓練是建立在學生的課余時間之內的,需要占據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加上學生受到高校學習氛圍的影響,使得學生缺乏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興趣,寧可選擇休息或者參加其他娛樂活動,也不愿意參加體育訓練活動。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學校開展的課余體育訓練,是在強制性的要求下進行的,沒有培養起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愛好,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二)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
就現階段而言,諸多學校在倡導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過程當中,都只是將培養學生體育技巧、鍛煉學生身體作為訓練的目的,根本沒有意識到,開展課余體育訓練能夠帶來什么,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很困惑,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也就達不到要求,這也就導致出現了體育方面的應試教育,學生適當的學習,教師期末也適當的給予測試,僅此而已。甚至有教師設置的體育教學內容,學生根本就完成不了,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打擊了學生訓練的積極性。這也就可以看出來,擁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的重要性,其不僅可以促使教師制定更為合理的教學內容,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體育訓練基礎設施不完善
良好的體育基礎設施,能夠保障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但目前來看,學校的體育資源極為匱乏,不僅缺乏相應的體育場地,就連部分球類運動的場館都是沒有的,連學生日常的體育活動都不能完全滿足,若是再開展課余時間的體育訓練,那勢必就會影響學生正常的體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不僅會受到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影響,甚至會受到場地或環境的限制。例如,原本此項體育訓練需要用到田徑場的,但由于是課余時間,田徑場上全是下課休息的同學,根本就無法開展體育訓練。
(四)缺乏專業的體育指導教師
與其他的學科相比,體育是一個極具實踐性的科目,不需要過多的理論性、課本性的指導。這也就說明,體育訓練需要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老師,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告知學生們應該如何去實踐、如何去踐行、如何去操作。但就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來看,高校教學的老師很多都不夠專業,并不是本身缺乏專業性,而是因為其指導的課程內容都不是自己的專業,一般都是通過邊學習、邊指導的方式進行的,且現在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都受到了“實用性”的影響,導致高校體育指導的不夠專業、缺乏專業指導教師的問題[3]。
(五)體育訓練的時間難以保障
參與體育訓練的學生,往往都來自于不同的專業或學院,其課程時間安排較為分散,這也導致學生在體育訓練的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度。如何協調學生上課時間和體育訓練時間,怎樣做到集中、統一,成為體育訓練的一個巨大的問題。眾所周知,體育訓練是一個不斷深化,循序漸進,且不能間斷的過程,如果連最基本的體育訓練的時間都不能保障,那么很難培養出可以參與競賽的優秀的運動員。因此,要想培養出好的運動員,就要保障學生體育訓練的時間,讓學生在長期穩定的體育訓練中,提升身體素質[4]。
三、面對體育訓練與競賽問題的對策
(一)有效開展課余體育訓練
由于開展時間的特殊性,較多的學生缺乏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積極性,為改善這種狀況,提升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學校方面可以在正課的學習成績上,加上課余體育訓練的成績。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能促使一些體育方面較強,但專業知識不理想的學生參與進來,從很大程度上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有效的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合理的安排體育教師的教學時間,能夠更好的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改變諸多學生的生活現狀,充分體現體育訓練的優勢,維護學生身體健康[5]。
(二)積極開拓體育訓練資金渠道
要想更好的開展體育訓練,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的支持,體育訓練需要的場地和器材等,無論哪一項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得以實現。因此,想要更好的促進高校發展課余體育訓練,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對課余體育訓練方面的資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來看,學校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的自籌資金大力的發展學校體育事業。例如,學??梢约哟髮W校體育團隊的宣傳力度,鼓勵部分社會資金進入到學校的體育事業當中去,利用這些資金加大學校運動員隊伍的培養,發展學校的課余體育訓練[6]。
(三)探索發展新的訓練模式
要充分的認識到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特殊性,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訓練。傳統的體育訓練模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其不僅要受到訓練時間的限制,還會受限于訓練經費的問題。因此,學校要想發展課余體育訓練,就要明確普通學生接受課余體育訓練的特殊性,根據其特殊性積極的探索符合其使用的訓練方式,創新訓練的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參與體育訓練的熱情,促進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為了更好的監督管理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情況,學校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建立健全課余體育訓練的制度,全面監督管理課余體育訓練[7]。
(四)改革課余體育訓練的管理制度
由于課余體育訓練會涉及到經費管理等一些問題,因此會受到學校行政層面的干預,這就導致部分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形同虛設,根本達不到鍛煉學生的目的。為此,學校對現有的管理體制做出了一些改變,將課余體育訓練獨立出來發展,減少其受干預的可能,對于普通的學生而言,充分的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學校制定的課余體育訓練計劃。而對于專業的競賽團隊而言,在管理方面,往后均由教務處統一管理,且訓練隊伍均根據體育教研室制定的目標進行訓練,由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并且在學校全院的范圍之內選拔隊員。真正的做到不同訓練群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區別管理,促進課余體育訓練有效的開展[8]。
(五)將競賽作為課余體育訓練的目標
作為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風向標”,競賽是最終的目標。要想完善課余體育訓練的運行機制,就必須將競賽體制改革作為突破口。學校競技體育的體制分為區域內、區域間和全國性三個方面,其競賽的方法為,聯賽制。這類競賽體制一旦被運用、推廣,就能從根本上解決課余體育訓練面臨的諸多問題,同時也可以達到培養學生運動水平,提升學生運動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目的。只有當競賽的層次和數量多起來以后,才能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所以將競賽作為課余體育訓練的目標是極為有效的[9]。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與參與競賽的質量,就要充分認識到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加大資金的投入,積極建設課余體育訓練的基礎設施,保障其順利開展。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改變訓練的模式,開展有效的課余體育訓練,從而提升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體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濤鋒.試論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現狀及應對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0):97-98.
[2]王志強.巧妙化解“四矛盾” 有效提高學訓效果——以學校足球隊課余體育訓練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18(08):67-68.
[3]王永興.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 學術版),2017(04):102-103.
[4]郭齊智,蘭曼曼.化解學生參加課余體育訓練與文化課學習矛盾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8(08):70-71.
[5]王穎韜.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74-75.
[[6]陳令偉.高校課余體育訓練教學改革與可持續發展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6):144-145.
[7]王曉屹.高校課余體育訓練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8(14):7.
[8]林迪.高校課余體育訓練的困境與出路——以福建省高校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5):58-60.
[9]王歡.淺談高校普通學生課余體育訓練[J].科技視界,2016(07):169.
作者單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