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烜
中圖分類號:G861.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20)06-100-02
摘要 近些年來,隨著游泳運動的快速普及和發展,游泳競技運動員的年齡逐漸呈現出了低齡化的發展態勢,很多兒童參與到了學習游泳運動項目中來。我國的兒童游泳運動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相較于發達國家的兒童游泳,仍舊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本文對兒童游泳游戲對游泳基礎運動技術學習的影響進行了探討,詳細分析了游泳基礎運動技術學習中展開兒童游泳游戲的具體方案。
關鍵詞 兒童;運動;游泳;技術;基礎
游泳作為一項運動項目,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增強體質、豐富生活,同時對于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社會人們廣泛的喜愛。兒童對于游泳運動學習,很容易出現平衡感不好、身體晃動等現象,甚至由此產生恐懼游泳、抵觸游泳的心理。針對這一現狀,兒童游泳游戲應運而生,幫助幼兒打破對“水”的畏懼,形成良好的游泳學習興趣,為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兒童游泳游戲對游泳基礎運動技術學習的影響
(一)游泳游戲是兒童學習游泳基礎運動技術的關鍵基礎
游泳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快速發展,要求游泳運動員具備較強的基礎素質,我國體育總局針對業余訓練提出了關于“選好苗子,從小培養,系統訓練,打好基礎,積極提高”的指導方針,對于兒童的游泳學習,應加強對兒童的游泳基礎素質訓練,真正強化兒童游泳運動員的基礎訓練,提高兒童的游泳基礎運動技術,提高我國游泳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綜合水平。此背景下的基層的兒童游泳訓練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為了培養兒童對游泳運動的良好興趣,游泳游戲是非常有必要的,游泳是兒童學習游泳基礎運動技術的關鍵基礎,只有保證兒童始終具有對游泳運動的興趣,才能夠開展合理、積極的兒童游泳基礎運動技術訓練。打破傳統的灌輸知識游泳訓練模式,結合兒童的身心特點設計有效的游泳游戲訓練內容,降低兒童學習游泳的難度,消除心理阻礙[1]。
(二)游泳游戲符合兒童的學習游泳基礎運動技術的身心特點
兒童的年齡較小,身心發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兒童的心理狀態,是建立于外在表象基礎上的,當兒童的應變能力差、易疲勞時,學習游泳的兒童常常表現出興奮高于抑制的狀態,較強的表象模擬性說明兒童的精神不集中、好奇心和好勝心強。游泳教學中的熟悉水性環節作為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教練員應明確了解和掌握兒童在面對水時產生的心理變化,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兒童對于水有著強烈的好奇感和新鮮感,但是進入水中之后則會出現搖晃、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等現象,水位逐漸升高到兒童的胸部位置時,兒童會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等現象,由此開始恐懼水、懼怕游泳,形成心理障礙。但是兒童的神經系統可塑性和興奮性較強,有著良好的模仿能力,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設計游泳游戲形式的訓練,符合兒童的興趣愛好方向及其身心特點。游泳游戲能夠幫助兒童逐漸體會和適應水的環境特征,消除對水的恐懼,在游泳游戲中消除心理方面的障礙,學習和掌握游泳基本動作技術,包括站立、呼吸、滑行等[2]。
(三)游泳游戲有利于兒童掌握基礎運動技術技能
在人們的生活中,運動技能作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決定了人們日常生活中關于生產勞動、體育活動、學習等各種行為。兒童對于體育活動普遍比較喜愛,培養兒童良好的基礎運動技術是展開其它訓練和參加比賽的前提,包括游戲、健身、舞蹈等,均依托良好的基礎運動技能而展開。學習游泳運動的技能要求兒童對游泳動作的術語、原理、規則和要領形成全面的理解,通過大量訓練形成和自動化的水平,學習游泳運動技能的過程就是有意識控制加工到無意識控制加工的轉換,游泳運動技能作為一項特定的操作目標,包括兒童肢體動作的技能和自主身體的技能。游泳游戲的設計,能夠幫助兒童在豐富多彩的游泳游戲中掌握基礎的運動技術,提高對基礎運動技術技能的運用能力,為未來學習蛙泳等訓練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礎[3]。
二、游泳基礎運動技術學習中展開兒童游泳游戲的具體方案
(一)熟悉水性的游泳游戲
游泳運動是在水中進行的,兒童學習游泳的第一步就是要熟悉水性,兒童天性愛玩水,因此在熟悉水性環節的游泳教學中,應以引導兒童體會和了解水的特性為主要目的,幫助兒童適應水的環境,學習和掌握良好的水中呼吸、行走、踩水、滑行、漂浮等基本的游泳動作,消除兒童初接觸游泳的恐懼心理。熟悉水性環節的兒童游泳教學中,主要可分為以下兩個動作技術重點,分別是水中呼氣和憋氣滑行,通過游泳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訓練,應選擇淺水區域進行,設計帶有各種方向和形式動作的游戲,例如“水中踩地雷”、“編花籃”、“老鷹捉小雞”等,提高兒童在水中的身體平衡性,體會水的特點[4]。
(二)腿部技術動作的游泳游戲
兒童游泳運動中,腿部技術動作是學習蛙泳、仰泳、爬泳、蝶泳等競技性游泳姿勢的關鍵基礎,是產生前進動力的動作,同時具有保證身體的平衡、產生身體浮力的作用,因此針對腿部的游泳技術動作教學需要得到教練員的高度重視,在掌握腿部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展開各種泳姿的練習。以蛙泳動作技術為例,游泳游戲設計中可針對蛙泳的腿部動作特點,包括收腿、蹬夾、翻腳、滑行,讓兒童首先在陸上練習蹬腿的動作,熟練掌握之后再到水中展開訓練。首先教師應將蛙泳時腿部的動作詳細講解和示范,再由兒童完成陸上的雙腳蹬壁滑行練習,讓兒童坐在地上完成勾繃腳訓練后,反復的模仿和連貫練習蛙泳的收、翻、蹬、夾停等動作。結合蛙泳腿部動作,設計“跪蛙泳腿”、“海龜游泳”、“企鵝走路”等游戲,組織兒童在趣味性較強的游戲中完成腿部動作的訓練[5]。
(三)手臂劃水技術的游泳游戲
仍舊是以蛙泳為例,學習蛙泳姿勢時手臂的動作是很關鍵的,手臂劃水不僅能夠形成強大的推進力,同時對于兒童呼吸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手臂的動作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部分,分別是開始姿勢、滑下、劃水、收手、移臂,蛙泳練習手臂劃水技術時,讓兒童在陸地上做相關動作,例如“畫桃心”,利用浮板或是腰帶浮漂的方式練習手臂劃水,過程中注意劃臂的動作不宜過后和過大,熟悉了基本的動作后,結合水中游泳游戲展開更進一步的手臂劃水技術訓練。“劃臂過河”游戲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能夠培養兒童對游泳的興趣,增強快樂的游泳體驗。準備好浮板,設置10米處的底線,將兒童分為兩個縱隊小組,每個兒童在兩腿間夾一塊浮板,按照順序第一名兒童用手臂劃水的方式前進,觸到底線后返回,碰到下一個成員的手臂后同組隊員出發,最先完成整組任務的小組獲勝。除此之外,“穿越海底隧道”游戲也能夠提高兒童的手臂劃水技術、增強手臂力量,游戲中憑借手臂劃水的力量,保持兩腿不動,穿越游泳池的分道線。
(四)呼吸技術的游泳游戲
兒童學習游泳時,呼吸始終是學習的難點,應在游泳教學訓練的始末始終貫穿呼吸技術的訓練。學生在熟悉水性的過程中,可通過憋氣練習的方式,強化水中呼吸技能,在練習之前深吸氣,延長在水中閉氣的時間,將頭浸在水中憋氣數數、吐泡泡。在水中捏住鼻子,強制訓練嘴部吸氣和吐氣,設計“鉆山洞”、“穿越海底隧道”等游戲鍛煉水下呼吸技能。除此之外,可以在陸上展開呼吸訓練,設計用口吹乒乓比賽,或是讓兒童拖長音說話,延長呼氣時間,做好呼吸準備。呼吸技能有必要成為貫穿游泳訓練全程的練習項目,輔助兒童消除恐懼水的心理障礙[6]。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兒童游泳學習基礎運動技術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作為兒童游泳教練員,應不斷提升自我,創新兒童游泳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更新先進的教學思想,積極引進游泳游戲的方式展開訓練。兒童的年齡較小,學習游泳應從其興趣愛好著手,不斷更新游泳游戲,提高游戲的趣味性,設計更能夠提高兒童游泳成績的游戲,提高兒童的游泳基礎運動技術水平,為兒童未來的游泳技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素芳,吳亞香.利用游戲提高游泳教學效果的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19(09):85-86.
[2]楊之濤.游戲教學法在兒童蛙泳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1):237-238.
[3]武默迪.邯鄲市青少年游泳教學“游戲手段化”研究[D].吉林,吉林體育學院,2018.
[4]韓玉森,朱雪宇,等.淺議培養學生學習游泳的興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0):155+157.
[5]白緯鋒.解析游泳游戲對游泳運動技術學習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5,5(03):32-33.
[6]肖盼.兒童游泳游戲對游泳基礎運動技術學習的影響[D].山西,山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安陽市少年兒童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