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汪婷
【摘要】 電影《模仿游戲》由數學家安德魯 · 霍奇斯的《艾倫 · 圖靈傳》改編,于2014年上映后斬獲第八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并獲最佳影片提名。電影的成功與情節處理方式密不可分。本文以電影中增刪手法這一創舉為著眼點,進行剖析和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對增刪手法在整部電影中的具體運用及藝術價值進行深入思考。
【關鍵詞】 《模仿游戲》;傳記文學改編;增刪手法
【中圖分類號】J5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39-0031-02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年創新研究項目,項目名稱:英國傳記文學改編中增刪手法的使用——以《模仿游戲》為例,項目編號:20191304202。
電影《模仿游戲》通過改編安德魯 · 霍奇斯的傳記文學《艾倫 · 圖靈傳》來記敘“計算機之父”艾倫 · 圖靈——一個人們認為無用之人,卻成就無人所成之事的故事,表達了導演莫騰 · 泰拉姆對圖靈的敬重。導演在改編《艾倫 · 圖靈傳》時采用三條時間線索,并引用原始影像對原著情節進行增刪,以呈現一個熟悉而又不一樣的圖靈,這些方式為傳記文學改編開辟了新道路。英國傳記文學在改編時增刪手法的運用、表現與效果主要體現在增、刪哪些情節,增刪手法及其效果。
一、《模仿游戲》中增刪的主要情節
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是充滿蛻變的創作過程,而將傳記文學改編成電影更是難上加難,要想獲得成功,就得在打磨作品時運用恰當的方式手段。[1]在《模仿游戲》中,導演莫騰 · 泰杜姆的情節處理方式為電影的再創造增添了一抹顏色。
(一)增加的情節
一部優秀的電影需要具備引人入勝的劇情,能夠使觀眾在觀影時觸動自身的感情,擁有心理上的反差。電影中,導演提取圖靈的人生關鍵詞“破譯恩尼格瑪”“同性戀”,并且以此設置或虛構情節讓觀眾集中注意力在有代入感的故事中,感受懸疑叢生、沖突迸發,引起共鳴。影片著重突出了圖靈的社交障礙,把他描述成一個阿斯伯格癥患者,而克里斯托弗被塑造為圖靈唯一的精神伴侶,一直呆在圖靈的內心深處,為與“克里斯托弗”共命運,圖靈才會選擇更為折磨的化學藥物治療。片中人物希爾頓在海上執行任務的哥哥也是被虛構出來的,在“克里斯托弗”解密出哥哥服役的艦艇要被德軍轟炸后,圖靈為了贏下戰爭最后的勝利,堅持不公布消息,也被組員所不理解。
(二)刪減的情節
作為一部基調略微嚴肅與沉重的傳記性影片,《模仿游戲》提取圖靈的人生關鍵詞,挑選圖靈人生中更為出彩的故事來進行講述,對圖靈的少年求學生活著墨不多,只著重講述與克里斯托弗相識相知的一部分。然而在離開舍爾伯尼中學后,圖靈發奮學習,與純數學成為朋友來對抗世俗世界中的失意;他申請劍橋的講師席位,意識到“通用機器”與密碼的關系;在英國扭轉局勢后,他前往美國進行交流學習,影響后代機器從“電動”轉為“電子”;圖靈回到英國不久,二戰畫上了句號,而他還在耐心科研。圖靈研究思維,可思維卻那樣神秘,這位解密大師,最終敗給了自己內心的謎。所謂“道可道,非常道”,盡管圖靈沒有這種哲學家的超脫,但他的生命實在是不可言說。他本想張口,卻啞口無言。
二、《模仿游戲》增刪手法的構建
構建一部完美的作品,不能只寄心于普通的情節發展與故事講述。多樣手段的選擇與運用為《模仿游戲》的完美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導演將原著中單線劇情增添為三線并行,并利用原始影像資料的增添滿足觀眾的參與感,但在增添的同時也必然刪除了其他繁冗的無關劇情,為電影改編的整體性作保證。
(一)三線交叉前進型敘事
導演采用三線交叉前進型敘事,使電影主人公圖靈充滿矛盾,成為“天才”與“愚者”的結合體,合理把控敘事節奏,吸引觀眾去探尋圖靈的秘密過往。三條時間線分別為:圖靈求學時期;二戰破譯密碼時期;晚年被發現同性戀身份時期。求學時期為破譯密碼時期埋下伏筆,而破譯密碼時期的偉大又與晚年的不幸形成鮮明對比,這三個時期的選取,展現了圖靈人格的重要部分,讓觀眾更加了解圖靈。[2]
影片首尾呼應,以監獄內的畫面展開,劍橋教授艾倫 · 圖靈受到起訴,隨著圖靈緩慢而又沉重的幕后獨白,一步步進入到真實的二戰時期的畫面。圖靈的高傲與天賦在短短2分鐘的面試時間展現出來,“恩尼格瑪”第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再次回到電影開頭,觀眾又由警官斯圖特帶領去了解圖靈,揭開他極力隱藏的秘密。從一進入團隊,圖靈和同事之間相處的沖突和格格不入就上演了。女主克拉克的出現也讓圖靈的感情開始慢慢呈現,同時也為圖靈同性戀的身份揭開埋下了伏筆,而觀眾對于所有情節的疑問都在少年圖靈得到了具體回答。求學時期,將圖靈帶入密碼學殿堂的精神伴侶克里斯托弗,在一次意外中逝世,圖靈念念不忘,甚至將自己發明的機器命名為“克里斯托弗”。隨著后續情節的展開,觀眾也在“揭秘”的過程中更為切實地感受到圖靈對“無人所成之事”的貢獻與對同伴克里斯托弗的深情,將電影再次上升一個高度。三線交叉的敘事為電影的構建制造了沖突與懸念,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觀影體驗。
(二)原始影像資料的使用
《模仿游戲》背景為圖靈所生活的二戰時期,一部分的真實影像資料也被完好地保存,在電影情節的進行中,導演也多次穿插了原始的影像資料,將二戰時期的真實畫面與拍攝畫面進行有機的結合,組成了完整的影片,更好地構建圖靈了的人物形象。
影片開始不久,就穿插了英國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發出最后警示的畫面,呼嘯而過的戰斗機、整裝待發的士兵們、一排排的槍支彈藥,戰爭似乎一觸而發。當影片剛進行一半,又銜接了一段德國軍隊遍布歐洲的影像資料,在“克里斯托弗”飛速運轉解密的同時,德國軍隊以破竹之勢在前進,讓觀眾為破譯小隊感到萬分緊張。[3]導演對原始影像資料的利用一方面減少人力物力的損耗,另一方面為電影的構建提供了真實的依據,讓觀眾身臨其境。
三、增刪手法的運用效果
大體來看,作為一部電影,拍攝、取景、聲畫、增刪情節等各種手段的選擇與運用都離不開這幾個宗旨和目的:第一,使情節更緊湊,電影更具張力和戲劇性;第二,使人物更真實,人物刻畫更立體和豐滿;第三,使主題更深刻,電影更耐人尋味和深思。對于這部英國傳記類改編電影也是一樣,無論是通過采用三條線索敘事還是加入原始影像來進行情節的增刪,最終都主要服務于以下這三個目的。
(一)使情節更緊湊,電影更具張力和戲劇性
電影采取三線敘事手段并集中選取了傳主圖靈人生的幾個重要階段進行拍攝——尤其是破解恩尼格瑪部分。在這一環節,導演一方面給觀眾呈現了圖靈團隊的人際沖突、數次失敗,以及期間的焦急、等待、氣餒,一方面交代了圖靈承受的來自上級的壓力、催促,再有一方面則是圖靈正開始被認為是間諜,強迫接受調查……一系列緊湊密集的人物、情節沖突讓觀眾也同圖靈一起捏著把汗,直到最終破譯恩尼格瑪,才有所放松,振奮“稱好”。為了破譯任務的保密性質,圖靈和他的團隊默默無聞了近半個世紀,最終燒毀文件時,觀眾也不得不為之感嘆和感動。
(二)使人物更真實,人物刻畫更立體更豐滿
大多數人諳知圖靈為計算機之父,在影片中,觀眾看到了一個從小便精通數獨的數學天才,看到了一個面試時自信地說道不學德語也能破解密碼的自負的圖靈,但除此之外,通過導演的剪輯和改編,觀眾也看到了一個執著的圖靈、深情的圖靈。同樣是通過增寫破譯密碼這一情節,即使圖靈被強迫進行化學閹割,身體日益虛弱,但仍然沒有放棄破譯,而是堅持自己的機器一定能成功。嚴格來說,歷史上圖靈并不算是個深情的人,他給自己的機器取的名字也不是克里斯托弗,[3]導演對此進行改編和增刪無疑使圖靈形象更為豐滿:自信而又自卑,孤僻、執著、深情、不為世俗所容卻又成就無人能成之事。
(三)使主題更明確,電影更耐人尋味和深思
作為傳記類電影,該片除了向傳主圖靈對世界和平、計算機技術創新做出的杰出貢獻致敬,還通過一些次要情節向觀眾傳達了更多想法。這樣一位天才卻在那一時期遭受著時代和庸才的迫害。此外,圖靈少年時期遭受的排擠和暴力、克拉克女性地位等話題也讓觀眾在敬佩于圖靈的偉大之余,多出了幾分不一樣的思考和唏噓。以影片中克拉克的女性地位為例,克拉克作為圖靈團隊中僅有的女性,對其描寫并不算多,但也能看到其在當時社會中的巨大發展阻礙:女性看起來更適合當秘書或者呆在家而不是從事科學。這一片段無疑給觀眾對那個時代中人物的生存發展帶來了更多思考。[4]
四、結語
通過研究分析英國傳記電影模仿游戲的增刪手段運用,不難看出電影作為一種文化和商業產品,與傳記文學作品有不同塑造手法。而《模仿游戲》之所以能獲得影迷的認可和奧斯卡的青睞,改編時精湛的情節處理方式是其獲勝法寶之一。其在盡量忠于原著的前提下,對原著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增刪,以完成電影的呈現?,F有的關于本電影或是英國其他傳記類電影的研究只有寥寥,本文以增刪手法著手探索英國傳記文學改編技巧,期望能與更多讀者和學者產生共鳴。
參考文獻:
[1]海燕飛.當代英美傳記文學的影像改編[J].電影文學,2016,(02):99-101.
[2]史鴻雁.解讀電影《模仿游戲》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電影評介,2015,(22):9-11.
[3]付丹楓.接受理論視域下的《模仿游戲》[J].電影文學,2015,(22):136-138.
[4]陳靜.《模仿游戲》的寫實風格與悲情色彩[J].電影文學,2017,(09):134-136.
作者簡介:
余婷,女,漢族,江西九江人,學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