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林 黃強
摘要:作為“世界第一運動”——足球具有強大的魅力,早已風靡世界各國。在我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足球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了校園足球的發展,參與足球運動的人群普遍提升。但是,足球運動本身具有高強度身體對抗和技術復雜的特點,運動開展過程中稍加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無論是在訓練當中,還是比賽當中,運動員受傷都是足球運動長期以來不好規避的困擾和問題。本文就足球教學訓練中運動損傷的原因和預防對策進行初步研究,為足球運動開展提供一些基礎性的安全保障。
關鍵詞:足球訓練;運動損傷;預防;對策
在研究預防運動損傷的對策之前,必須弄明白足球訓練中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足球訓練中常見的損傷包括:挫傷、扭傷、拉傷、擦傷、摔傷、碰撞傷、過勞損傷等。損傷發生部位一般都集中在四肢,尤其是小腿和腳踝更是損傷的高發區域。常見的有膝關節損傷、踝關節扭傷、肌肉抻拉傷、脫臼、劈裂,骨折等。其次就是大腿,肌群拉傷,皮膚擦傷、肌肉撕裂等。還有肩、臂損傷及手臂、手腕、手指和關節的損傷。除了這些類型的損傷,運動員還要面對勞累過度導致的過勞損傷,劇烈對抗導致的臟器損傷,以及發生碰撞、倒地等原因造成的腦震蕩[1]。通過分析運動損傷的類型、原因和預防對策,從而推動足球運動科學合理開展。
一、足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在對抗型的體育運動中,特別是足球訓練或競賽活動中球員受傷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練是為了賽而做準備,競賽一方面靠技術、體能、配合,另一方面就是看誰的身體對抗能力強。勝者為王永遠是競賽的目標。為競賽而訓練就必須采用競賽的模式進行,所以,足球訓練中運動損傷發生就不可避免。造成訓練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來自于幾個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足
相關研究發現,在足球訓練中因為思想認識不足,教練和運動員對教學安全認識不足,在教學和訓練中沒有積極專注的態度,同時缺乏安全保護與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導致的球員受傷情況的發生率占比非常高。由此可見,無論是運動員,還是教練員,都要端正對訓練的認識,訓前作足功課,準備活動要充分,一定要明確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機體適應足球運動做好充足的準備,以良好的狀態參訓。教練員要了解運動員的思想狀態,避免帶著情緒進入訓練場的現象發生,在心情愉悅的氛圍中開展練效才能降低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并有助于提升訓果[2]。
(二)技術缺陷及失誤
技術、技能是足球訓練的主要目標。因為技術含量高,訓的過程辛苦,練的強度也大。運動員因為技術動作的缺陷或失誤,違背人體力學規律,很容易造成自己或同伴受到損傷。導致技術動作缺陷或失誤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因為身體素質、參訓態度、應變能力、運動強度、身體狀況、心理狀態等;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學、比賽、場地、設施、天氣、服裝等。這些都有可能導致運動員在場上不能發揮良好的狀態,從而導致技術犯規、出現碰撞、拉拽情況。教練員在開訓之前,必須強調體育運動精神,培養運動員珍惜他人生命,尊重體育精神,保持良好的競賽道德情操,自覺避免自身和他人身體損傷的發生。
(三)其他客觀因素
有些損傷是由客觀因素造成的。主要是運動場地和裝備使用不合理、不規范,很難對學生和運動員進行安全保護,許多運動員訓練之余在水泥地、跑道上踢球,沒有特有的保障,難免導致運動損傷。
二、足球訓練中損傷的預防
實踐證明,科學合理的預防對策是降低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的有效途徑。教練員要在預防上多做功課,加強對參訓人員的身體、心理的保護。預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要采取各種方式的教學手段,讓所有運動員和學生,了解運動損傷的危害,可以通過觀看那些比賽受傷情景,受傷人員當時的痛苦以及造成的不能繼續參賽的后果,讓他們感同身受,自覺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遵守競賽規則,合理進行對抗。教導每位運動員合理使用技術動作,減少和杜絕惡意犯規與傷人行為是教練和老師的職責,更是每個運動員必備的素養和應盡的義務[3]。從而強化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與防范意識。
(二)做好科學合理、充分的準備活動
運動員熱身是比賽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比賽之前,運動員跑動熱身,并有針對性地活動各個關節,是為了盡快調動身體各部位的機能,以適應場上對抗的節奏。訓練前也必須做好熱身準備,特別是容易受傷的部位更要做足準備,提前預熱,防止受傷。準備活動做充分了才能讓身體充滿活力,降低肌肉的粘滯性,適應快節奏、高強度運動。運動員養成良好的訓前做準備的習慣,并且進行專項準備活動,使身體達到良好的狀態,就能正確運用技術進行比賽對抗,即可以保護自己,也能避免傷及他人[4]。
(三)配套方案、設施的完善
教學方案設計要科學合理,要重視運動損傷的相關理論教學。充分考慮場地地面草坪的平整度、球場相關設施的完善度,天氣的變化,運動員服裝和運動裝備等,避免因為賽前準備不足,導致運動員受傷情況的發生。通過學習理論,學會應對和及時處理簡單的運動損傷。
三、足球訓練中損傷的應急治療
實事求是地講,任何預防措施也不可能完全規避足球運動中運動損傷的發生。因此,對于受傷學生和隊員的應急救治必須要高度重視。在比賽現場,一旦有運動員受傷,應該對傷員進行緊急救治,損傷評估或緊急處理完,這是以人為本體育精神的體現。一般情況下,訓練時發生程度較低的損傷,通過短暫的休息、冰敷,可以緩解疼痛,有的還可以繼續參訓。但是嚴重的扭傷、骨折、韌帶損傷、頭部、頸部損傷,就比較嚴重,應當緊急處理,馬上送醫。
四、結束語
損傷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認識不足、技術缺陷及失誤、運動負荷強度過大導致身體疲勞以及其他因素。預防損傷不僅要加強運動員的安全教育,而且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規范他們的技術動作,同時也不能忽略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是體育教育訓練必須遵循的原則。只有堅持這個原則,堅持思想教育培養和技術技能培育,強化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才能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促進足球訓練的教學效果,培養出具備綜合素質的優秀運動健兒。
參考文獻:
[1]史巖.青少年男子足球運動員訓練系統風險的生成機制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2]孟澤,吳奔.足球運動損傷康復以及預防損傷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 (01):68+74.
[3]劉澤珩.足球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與預防研究[J].考試周刊,2012 (38):116-117.
[4]楊若琳.足球運動損傷現狀與分析[J].運動,2018 (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