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衛
【摘 ? ?要】高中物理學科強調以實驗為基礎,通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知識,獲得興趣的激發和能力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不僅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時代教育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以三維目標的落實為前提,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兼具知識和能力的人才,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本文針對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展開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 ?創新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169
高中物理課程相對抽象而復雜,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實驗課程,對學生物理技能的學習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有積極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當前素質教育得到高度重視,高中物理教學中增加了實驗教學的課時量,但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中學尚不能全面且有效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還需要強化實驗教學的力度,根據時代發展特征和學生發展情況來尋找更加科學合適的教學方法,實現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高中物理知識涉及極其廣泛的內容和繁多的課程體系,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理論性,導致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增加。利用物理實驗教學,教師需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在實驗中進行歸納和類比,掌握更多的邏輯推理方法,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降低理解難度,提高觀察能力與創新能力[1]。同時教師也可以向學生展示物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通過分析來感知實際生活與物理知識的密切聯系,學會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獲得物理思維的發展,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高中物理教師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應該打破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適當改變教材中的實驗步驟,讓學生運用現有器材和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實驗,主動發現問題。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實驗過程進行自主設計,提高參與實驗的興趣,增強創新意識和想象力。
二、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能力的培養路徑
第一,改進教學模式。在傳統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師生多是以教材設計的實驗方法進行操作,基本都是按部就班開展實驗活動,這樣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創新思維的發展。要想利用物理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積極改進教學模式,如:在實驗教學之前,引導學生明確實驗的意義,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思路,自行制作實驗表格,分組探討實驗步驟等;在實驗環節,要求學生通過分工合作獲得實驗結論,并將其與教材中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從中發現問題、彌補缺漏[2]。以“滑動摩擦力”為例,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有哪些?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步驟的設計,猜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結果;在實驗活動的具體實施中,當學生猜想的影響因素一一出現后,如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壓力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和記錄,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學生在實驗之前提出的新假設或新方法等,教師需要適時鼓勵,以免挫傷學生的實驗積極性,促進學生科學批判精神的發展。
第二,創新實驗設計。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該創新實驗設計,通過實驗的改造來激發學生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是因為高中生具備了較強的實驗創新能力和扎實的物理基礎知識,通過創新實驗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領會更多知識點與實驗過程[3]。以“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為例,教材中強調的實驗條件是光滑的水平板,但在實驗操作環節需要對摩擦力的作用加以考量,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拉力、合力、摩擦力之間的概念,利用實驗設計驗證三者之間的關系,將摩擦力的存在作為實驗的限定條件,探索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并通過再次實驗進行驗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確保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以及實驗的靈活性,讓學生在探究和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模式,化解現實中無法實踐理想實驗條件的矛盾,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三,引導學生質疑。新課標明確要求高中物理教師要創設勇于探索、互相討論、大膽質疑的愉悅寬松的學習氛圍,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經常會遇到實驗不成功的現象或新問題,這時教師要以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為依據,巧妙設計疑點,通過開放性的教學讓學生大膽提問、主動質疑、積極探究,鼓勵學生從全新的角度闡釋自己的想法,并通過親自操作實驗加以驗證,進而在實驗操作和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形成探究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第四,加強實驗探究。作為一種實驗方式,探究性實驗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來獲得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教師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時,應該引導學生以原有的知識為基礎進行實驗,并在實驗中進行創新與思考,以此增強創新能力[4]。例如,針對“重力加速度的測定”的實驗教學,該實驗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重力加速度的測定方法,包括打點計時器法、單擺法等,其中前者是以物體的自由下落特點為依據,利用公式求出g;后者是利用單擺的周期公式求出g。要想讓學生對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即:在30°和45°的斜面上放好連著打點計數器和紙帶的小車,使其自由運動到底部。這樣能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進行實驗探究,獲得思維的發散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顯著的作用,教師在實驗教學環節要改進教學模式,創新實驗設計,引導學生質疑,加強實驗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科學探究意識、創新能力,有效實現實驗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萬福.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魅力中國,2020(3):68.
[2]徐明軍.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4):41.
[3]彩娜.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19(6):82.
[4]段發光.在高中物理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下旬,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