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 ?要】新冠疫情下,在線教學的全面開展暴露出了很多線下教學沒有的問題。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意識不強,專業知識、技能不足,教學反思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如何改變現狀,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本篇文章要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在線教學 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 專業知識 技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203
在線教學是以網絡為媒介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網絡平臺,采取直播、錄播等方式進行教學,發布學習任務、進行互動研討。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教育部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指導意見,并要求各高校積極開展在線教學,保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在線教學的全面開展,暴露出了很多線下教學沒有的問題。如何改變現狀,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本文要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含義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指教師在從事教學、科研以及社會服務過程中,通過自覺的、系統化的專業理論學習、實踐、研究等,促使其專業品質、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不斷更新、豐富和發展的過程[1]。
高職院校教師與其他教師相比,具有“職業性”,除需要掌握一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掌握行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二、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狀
筆者以線上問卷和訪談等方式對山東旅游職業學院的教師進行了調研。調查發現,很多教師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意識不強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一個自覺學習,不斷更新的過程。部分教師在入職后,工作熱情在日復一日的教學中慢慢流失。很多教師認為把課上好,把學校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教師自我學習的動力不足。教師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滿足于現狀,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忽視了教師發展的專業化。
(二)教師專業知識、技能不足
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決定了教師的專業化水平。通過調研發現,大多數教師對自己所教授的學科知識儲備充足,但部分教師在疫情前對教育信息化技術了解不足,在日常教學中使用較少,信息化素養相對薄弱。面對突如其來的線上教學,部分教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對于在線教學使用的課程平臺、軟件工具等技術性操作接觸較少,需要較長的時間學習和使用。
高職院校教師的行業知識和實踐應用在教學中尤為重要。不少青年教師,雖然專業理論知識豐富,也考取了“雙師”資格證,但缺乏行業工作經驗,在實踐性強的學科教學中無法得心應手,專業與行業的結合上有待提高。
在線教學中,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付出比線下教學更多的努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學生和在線教學的特點,教師需要精心選擇,課堂互動、學生評價等環節,教師更需要用心設計。由于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的限制和行業實踐知識的缺乏,部分教師的線上教學方法單一,內容缺乏吸引力,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三)教學反思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
教師的專業性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成為教學的研究者。教學反思和科研活動的開展是促進教師從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的重要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的再認識。教師通過對教學的不斷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教訓,發現教育規律,提高教學水平。科研是教學經驗的理論升華。高職院校教師上課任務繁重,科研項目申請較難,部分教師教學反思和科研的內動力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三、高職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高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需要教師個人、所在學校和合作企業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專業化發展,并積極付諸行動;所在學校要制定一系列措施,鼓勵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并盡可能地提供發展機會;合作企業要協同學校,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供實踐指導。
(一)加強職業意識,做好職業規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就要承擔與之相應的社會責任。教師職業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職業意識,做好職業規劃。進行職業規劃是教師從經驗型教師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的必要途徑。
做好職業規劃,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制定切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實施計劃,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二)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在線教學環境下,教學平臺和軟件是教學的載體,只有熟練掌握教學平臺和所需軟件,在線教學才能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在線教學的重視,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在線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空間上的分離是在線教學的不利之處。教師無法像在教室上課那樣,隨時監測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線學習的利弊,以學生為中心,更新教學理念,重構教學內容和過程。
在教學內容上,要根據學生特點,在教材基礎上,選取學生有一定興趣的內容。教學不僅包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良好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也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疫情下,國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以人為本的有效措施,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彰顯了祖國的強大。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愛國教育。面對疫情,廣大醫務人員逆行而上,奔赴武漢等地支援,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展現了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些實例,都是優秀的教學范本。此外,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對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疏導。
在教學方法上,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自制力較差,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可以采用一定的學習激勵機制,增加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教學評價方式上,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對學生從多方面進行考察。教師要關注學生平時的努力,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激勵引導,從而提升在線學習效果。
(三)加強校企合作,積極頂崗學習
高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行業知識和技能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學校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為教師的行業發展提供條件。筆者所在的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采取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措施,先后同星級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餐飲中心等企業建立了合作,從政策上制定了教師企業頂崗辦法,鼓勵專任教師加入到校企合作中,定期去企業頂崗實習。教師通過實習,可以了解企業的運作管理及各崗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進而對課程標準,課程設計,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培養出更適合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教師在頂崗過程中,自身行業知識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師的專業化素養進一步提高。
(四)開展教師培訓,加強協同教研
當今社會,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教師培訓,是教師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重要途經,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
教師培訓的開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學校要重視教師培訓,為教師創造各種學習機會。培訓方式有多種,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培訓等。可以開展校內培訓,用公開課,專題講座等形式,由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對需要培訓的專題進行培訓。也可以選派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形式的專題培訓、研討會、學術交流,如國培、省培項目,外研社組織的英語教學培訓等。還可以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疫情下,線上培訓成為更受歡迎的培訓方式。教師在家用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參加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訓,這為教師的在線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指導。暑假期間,上海外研社為外語教師免費舉辦了為期十幾天的線上專題培訓,教師足不出戶,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在線培訓,不受地點、空間的限制,是未來培訓的一種趨勢。
筆者所在的學校,每周都有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在教研活動中,教師們商討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分享在線教學的經驗教訓,優秀教師對科研活動適時指導,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學校培訓處定期舉辦百川論壇、專家講座等在線培訓,對旅游行業知識進行培訓,有效地促進了教師行業和專業的結合。
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高職院校教師要加強職業意識,更新教學理念,積極頂崗學習,參與培訓和教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自己的專業化水平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熔,朱明苑.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20(1):73-78.
[2]劉紅.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研[J].成才之路,2020(16):36-37.
[3]馬瑜.大規模疫情下高職院校在線教學的幾點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12):136-138.
[4]薛艷肖,徐潤森.互聯網在線教學效果改善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3):20-25.
[5]楊揚,張志強,吳冠軍,等.“疫情下的信息技術與在線教學”筆談[J].基礎教育,2020(3):4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