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系構建的不斷完善,我國的金融市場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腳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金融風險因素出現在了實際的金融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僅對我國金融的穩定性造成了影響,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金融市場的完善,由此,在這一金融創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本文擬通過對現階段影響金融穩定性的因素進行研究,從而宏觀的分析新時代背景下提升中國金融穩定性的方式,以期為未來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詞:金融創新;金融穩定性;金融體制;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構建的不斷完善,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環境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改觀,時代的發展不僅為金融市場的繁榮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對金融市場的穩定性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影響[1]。與此同時,隨著世界化經濟危機影響范圍的不斷增加,如何在金融創新背景下,最大程度上優化中國金融市場的相對穩定,就成為了現階段幫助我國金融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經之路,由此,本文擬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一、金融創新的概述以及現階段發達國家金融發展的現狀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啟示
(一)金融創新的概述
金融創新,即financial innovation,是一種能夠針對現有的金融體制和現有金融工具進行革新的金融模式之一[2],就金融創新環節來說,其創新的基礎是確保現有金融體系和工具的收益前提下,通過金融創新的模式能夠更大程度上推動后續金融活動利得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革,創新理念的提出不僅為傳統的金融模式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在根本上為后續金融穩定性的發展創造了機遇,由此,金融創新已然成為了未來我國經濟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在金融創新背景下,探究優化國家金融穩定的路徑也成為了現階段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3]。
(二)現階段發達國家金融發展的現狀分析以及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啟示
1、現階段發展國家金融發展的現狀分析
自2008年全國范圍的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金融市場的整體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尤其是世界范圍內的發展國家都通過開展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式針對金融危機問題進行了應對,但是縱觀實際世界范圍內的金融情況來說,很多應對金融危機的方式并不十分理想,不僅對原有的世界經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對后續的金融活動開展提出了要求[4]。縱觀現階段發達國家的金融發展現狀來說,本文認為大都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金融貨幣政策來說,自金融危機爆發后,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便開展了“先松后緊”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希望能夠通過政府對企業證券的購買來優化實際金融發展過程中企業資金流動性的問題;對于英國也是如此,在爆發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后,英國針對性地開展的金融“量化、寬松”的政策,不僅授權國家購買了進750億英鎊的債券,同時也為后續的貨幣市場正常化發展打下基礎[5];
其次,就金融的審慎機構來說,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專門成立的能夠在金融體系中針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的相關法律,從而積極地提升了政府對于投資者們的保護,并通過這種模式的應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有關金融企業的全方位監管,進而針對金融系統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穩定性問題予以針對性的緩解[6];而就英國的金融審慎機構來說,其首次的出現是在2012年,依托于同年英國政府頒布的《金融服務法》在實際金融市場中的應用而得以落實,就這一模式的應用,轉變了原有英國金融體系中有關金融三方監管的管理模式,取消了對企業負債方面的監管,最大程度上提升了英國金融體系的彈性,為其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就金融的改革和相關監管措施的完善來說,在金融危機爆發后美國連續數年進行了有關金融體系監管的改革,不僅在根本上實現對于常見金融工具的全范圍覆蓋式監管,同時也將金融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一一的分析[7],優化實際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水平并且逐步的成立了針對金融消費者的消費者服務機構,實現對金融體系消費者保護的深入;就英國來說,隨著2012年英國財政部分針對其本國金融行業的完善來說,通過三個方面針對其互動進行了相關的改革,從而為后續的金融穩定性的提升打下了基礎。
2、發達國家金融發展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啟示
根據上述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世界金融穩定性發展現狀來看,本文認為,就我國的金融穩定性來說仍舊存在很大的發展潛力,由此,在實際的中國金融發展過程中,應著眼于國外金融發展經驗的借鑒和學習,結合實際中國金融的發現現狀,從而實現對后續中國金融穩定性發展的優化[8]。本文認為,上述發達國家金融發展對于中國金融發展的啟示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應著眼于構建完善的審慎金融監管框架。就審慎金融監管框架來說,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歷了血的教訓之后總結出來的監管模式之一,這種模式的開展不僅能夠幫助中國金融發展過程中汲取以往發達國家金融發展過程所走過的經驗,同時還能夠優化對金融風險的預警,實現提升金融穩定性的目標[9]。
其次,完善金融有關的法律、監管模式,就金融發展來說,由于其在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利益體系相對較多,所以在實際的金融穩定性提升過程中,就必須要通過法律的方式,來提升金融發展的穩定性,彌補在原有金融發展過程中法律、法規層面的空白,同時限制可能存在風險的因素,從而實現預期的金融發展穩定性目標。
最后,應落實全面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體系,對于金融消費者保護來說,其保護模式的開展不僅僅著眼于消費者這一金融過程中的“弱勢群體”,更代表著整體金融發展穩定性的提升,不僅能夠幫助實際的金融發展最大程度上限制其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從而為后續的金融行業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金融創新背景下影響中國金融穩定性的因素分析
隨著我國金融創新腳步的推進,在金融創新背景下影響中國金融穩定性的因素也逐漸地凸顯出來,結合以往的研究經驗,本文認為在實際的中國金融發展過程中,能夠對現階段金融穩定性造成影響的因素大都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針對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構建的不完善
就目前來看,我國金融市場發展已經經歷了數年的時間,不僅經歷了9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洗禮,同時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革而隨之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觀,我國的金融企業也管理也愈發的完善起來,但是,其中仍舊存在很多一部分金融企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也會在根本上為后續的金融穩定性埋下隱患[10]。比如,就現階段來說,比較常見的金融企業問題大都來源于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管體系的不完善,不僅沒有充分的針對企業內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的劃分,同時也造成在企業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為人知的“灰色地帶”,降低了員工們參與到日常金融活動中的積極性,也限制金融行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對于金融企業來說,其企業中很多員工的專業水平較低,不僅不具備專業的金融知識,同時也在根本上存在比較明顯的行業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從而限制了實際金融產業的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本文認為造成我國金融企業出現上述問題的本質原因是因為我國現階段有關金融監管體系構建的不完善,不僅對于企業實際運行狀況的監管程度不夠,同時存在無效監管力度過強的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際的金融穩定性。比如,就這一環節,其中存在的問題大都集中表現在有關我國金融監管法律的不健全、監管力度不足等方面,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金融的穩定性;與此同時,隨著近幾年金融詐騙案例的一次又一次出現,不僅對我國金融投資者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投資者們對于我國金融穩定性的信心,繼而為后續的發展埋下隱患。
(二)中國金融制度的不健全
對于現階段中國金融制度來說,本文其對于中國金融穩定性的影響大都集中在創新能力不足的層面:
首先,就這一階段來說,便是存在于融資過程中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國的金融制度中國家政府大都會選擇通過企業這一渠道來進行融資[11],在這一融資背景下,雖然能夠實現企業資本的增長,但是由于就這種模式下的企業需要受到直接的政府管控,繼而限制了企業對于日常經濟事項的自主決定權,影響了企業的實際收益,同時限制了企業對于政府融資償債能力的不足,繼而造成后續我國金融的穩定性不足問題;
其次,在以往我國的金融體系來說,大部分都會選擇通過信用評價的方式來提升確定企業的金融償債能力,但是由于在實際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對于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的方式不夠完善,就必然會降低企業對于銀行的信用程度,提升了金融企業的不穩定性,降低實際金融企業融資開展的難度,提升實際企業資金周轉的難度,為后續資金鏈條的運行埋下安全隱患[12]。
第三,對于我國金融的發展來說,雖然已經經歷了數年的金融發展時間,但是我國在實際金融制度層面和有關金融市場的管理環節仍舊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這種明顯的制度不健全增加了在我國金融發展過程中投機者的存在,從而對金融穩定性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
(三)中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組成架構存在不足
就目前我國金融市場來說,雖然已經嘗試性的推廣了數年的時間,但是,有關金融市場的組成我國仍舊處于摸索階段,尤其是在針對世界范圍內金融體系構建比較完善的歐美、日韓等國家來說,我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組成架構方面仍舊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不僅無法實現中國金融在世界經濟市場層面的競爭能力,同時創新能力也存在比較明顯的不足,進而造成實際的金融發展過程中,組成架構無法適配經濟發展的尷尬局面。例如,就目前來說,我國的金融市場這幾年呈現了比較明顯的井噴狀態,不僅現階段市場中金融行業的發展勢頭相對比較猛烈,同時金融企業的數量也如雨后春筍般急劇增多,這種情況的存在,就必然會造成現階段的金融市場呈現比較混亂的狀態,不僅無法為投資者們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更會造成整體市場的惡性競爭,限制金融穩定性的同時為后續金融市場的發展埋下隱患。
三、提升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的舉措
根據上述研究,本文認為在現階段金融創新背景下,如果想要實現提升中國金融穩定性的目標,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予以提升:
(一)提升現階段我國金融產業的核心創造能力
在現階段金融創新的背景下,本文認為如果想要在根本上實現中國金融穩定性的提升,就需要著眼于產業中核心創造能力的培養,進而在提升其自身的核心創造力同時實現后續我國金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本文認為,如果想要徹頭徹尾的實現金融創新背景下的中國金融穩定性提升,就需要將創新的理念融入到金融市場運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開展相應的舉措,同時在根本上實現有關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提升。
例如,就這一環節,一方面,國家相關管理部門應著眼于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的發展特色,針對性地開展扶持活動,幫助金融產業實現徹底的創新,同時為后續提升中國金融穩定性打下夯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本文認為,在實際金融穩定性的發展環節,相關金融企業必須堅定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唯一道路,確保在企業日常的運行過程中,將創新理念融入到企業運行過程中的點滴中去,確保中國金融的發展能夠充滿著創新的活動,同時為后續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優化國家對于金融體系的宏觀調控能力
對于金融產業來說,如果想要提升中國金融穩定性,就需要從國家層面入手,針對性的提升對于金融體系運行過程中所蘊含的宏觀調控功能,最大程度上幫助金融企業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同時推動未來金融體系的革新,實現穩定性的提升。例如,就這一環節,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地推進,金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加劇,由此,在這一背景下,為了在根本上降低金融企業在實際市場經營環境中所面臨的風險、危機,提升中國金融的穩定性,就需要國家從宏觀角度,針對金融穩定性有關的因素進行調控,進而實現預期的穩定性發展目標。比如,就這一環節,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原有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的方式,提升人民幣在市場經濟中流動的自由度,并通過減緩對外國資金流動的管制,同時實現中國金融的世界化發展。另一方面,還可以針對原有經金融市場監管模式進行完善,從而通過優化整體經濟市場穩定性的方式,來優化中國金融的穩定性。
(三)完善原有的金融市場結構
根據以往對于中國金融穩定性的研究可以發現,在實際的金融企業發展過程中人就存在著復雜、混亂等不利于金融企業發展的情況,由此,就這一問題來說,本文認為應該通過優化原有金融市場結構的相對穩定,來實現中國金融的穩定性目標。比如,就這一環節,就我國以往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結構失衡等問題,就需要管理者們針對其原有金融企業的內部組織架構進行革新,根據不同的企業規模、企業需求等基礎事項,綜合性的考量在未來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實現中國金融的穩定性發展。與此同時,就這一環節,還應針對以我國以往金融中的信貸結構等進行優化、調整,加速整體行業、企業轉型的同時為后續金融的相對穩定性打下夯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就我國目前的金融狀態來說,一方面需要針對原有金融行業的組成架構進行調整,及時的解決其原有組成架構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同時為后續提升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奠定有力的基礎。
(四)落實有關金融體制的改革腳步
對于中國金融穩定性的提升來說,本文認為,在實際的金融發展過程中只有將完善的金融體制落實在實際的企業發展過程中,才能夠在根本上幫助未來中國金融穩定性的提升,由此,針對這一問題,本文認為社會各金融組成部分應積極地參與進來,為中國金融的穩定性發展營造一個相對和諧的競爭環境,從而調動社會金融力量的參與,在根本上為后續實現中國金融穩定性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深化金融體系的落實程度同時,還應該針對近幾年金融體系發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予以彌補,幫助投資者們重拾對于金融行業的信任,最大程度上降低金融發展過程中的“投機倒把”問題,同時降低投資者們在金融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從而在根本上實現預期的中國金融的穩定性革新。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金融創新腳步的不斷推進,改革原有的金融模式,探究新時代發展背景下金融行業發展、前景的腳步已然成為了現階段我國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在金融創新的背景下,本文著眼于現階段發達國家已經相對完善的金融穩定性發展模式進行研究,探究影響我國金融穩定性的因素,同時針對性地提出優化解決舉措,希望能夠對未來中國金融穩定性的發展做出幫助,為實現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司穎華,肖強.中國金融市場對宏觀經濟的非對稱性影響分析——基于經濟政策穩定性視角[J].宏觀經濟研究,2019(09):5-13+46.
[2]汪靖翔.中國金融發展中的穩定性問題研究[J].納稅,2019,13(08):171+174.
[3]宋歌.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6):106-107.
[4]許多奇,埃米利奧·阿福古利亞斯.中國金融穩定性監管變革的法律框架[J].法學論壇,2017,32(05):99-111.
[5]朱琳.如何增強中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J].人民論壇,2017(06):90-91.
[6]鄧創,王思怡,甘喆.中國金融穩定性的度量及其與主要宏觀經濟變量的關系[J].數量經濟研究,2016,7(01):51-69.
[7]萬素晨.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研究[J].商,2016(19):187.
[8]王曉晴.淺議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J].商場現代化,2015(17):168.
[9]張麗娟.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研究[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11):62-63.
[10]朱培超.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研究[J].現代商業,2014(28):90-91.
[11]張如心,張興無.從“錢荒”透視中國金融和經濟的不穩定性[J].北京金融評論,2013(04):58-65.
[12]劉明彥,王昆,吳惠娟.IMF對中國金融體系穩定性的評估[J].銀行家,2012(03):80-82.
作者簡介:
段瑾,上海大學經濟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