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艷
【摘 ? ?要】教學銜接直接關系到學生現階段學科知識的基礎和興趣構建效果。而從當前初高中學科教學的銜接中發現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難,本文中我就以生物教學銜接為例,談談存在的困難和不足,并針對學科銜接教學提出幾點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高中銜接 ?生物教學 ?困難及策略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65
眾所周知,在現代教育教學制度下,學校教育是分階段進行的,不同階段會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對應的學科教學,并且學科在知識設計方面本著逐漸深入、層層遞進的原則,不同的階段對應著不同的學習難度和知識范圍,這有利于在不同階段內呈現出理論上最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對于教學實踐來說也產生了新的教學問題,那就是教學銜接。所謂的教學銜接就是前一階段末期和后一階段初期的教學知識基礎、能力、興趣等各方面培養的銜接。就以初高中階段的教學為例,初中階段屬于義務教育的范圍,所以其教學內容更加傾向于基礎性、綜合性。而進入高中階段開始,學生則進一步深入學科專業知識的學習,尤其是為未來選擇專業、發掘某一方面潛能做準備,所以相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科內容設置來說,高中階段實現了質的飛越,那么在初高中銜接的階段,也就是高一剛入學幾個月乃至一個學期的時間內,學生都會面臨著知識、能力等銜接的挑戰,而這一過渡時期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學習狀態和效率,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就需要慎之又慎。
生物是初高中階段都涉及的一門基礎學科,甚至相對于數理化等同類理科學科來說,生物算是學習難度相對較小的一門學科。但是基于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實踐中更加強調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的構建,那么相對于以往應試教育教學體制下,單純教授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標準,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的學科教學要求更加細致、多樣。那么當前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方面存在著哪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又應當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打好開頭這一仗呢?以下內容中我將給出具體的闡述。
一、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情況
學生受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學科知識的學習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因此,教學銜接就是不斷地上臺階,而在“上臺階”的過程中我們還存在著教學引導和操作上的不足。此部分中我就分三大塊,以初高中生物的銜接為例,談談教學實踐中呈現的問題。
1.缺乏銜接觀念。教學銜接處于新階段和舊階段的過渡時期,但是在當前學校教育教學體制下我們明確規定了各階段學科教學的標準和目標,卻沒有明確規定學科銜接的相關內容。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學科銜接的觀念僅僅存在于部分教師的意識里,并且從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銜接的實踐調查來看,由于上文中所說的生物相對于其他理科學科較為簡單的問題,教學中教師的銜接意識反而淡薄甚至缺乏,這就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銜接執行階段,銜接問題要么直接被忽視,要么僅流于形式,達不到既定的過渡效果。
2.內容缺乏系統性。從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銜接來看,缺乏系統的銜接內容。因為對于知識銜接往往呈現在新學期的開始時期,而相對于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來說,高中生物更加注重細胞內部物質的研究,如基因、遺傳等,知識本身就有一定的斷層。另外,教學內容的規劃需要教師尤其是高一階段的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了解高中生物教學內容,還要充分掌握初中階段生物所涉及的內容范圍,進而實現知識的銜接。但是從教學實際中發現,很少有教師能夠做到兩頭兼顧,所以內容的規劃往往存在順序或者范圍上的遺漏,使得新舊知識的銜接構不成知識系統。
3.模式單一性。從初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銜接來看,還存在銜接模式單一,范圍狹窄的問題。學科不同階段的銜接并不僅僅針對學科知識,更多的是存在于興趣、氛圍和能力方面。但是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絕大多數的生物教師在教學銜接實踐中都將精力集中在新舊知識的銜接方面,那么采取的教學模式也就局限于講授法,這樣直接導致學生在知識銜接過程中覺得無聊,進而失去學習興趣。
二、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的對策
針對上文提出的幾點問題,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大環境下我們已經進入研究階段,并且不斷地嘗試進行問題的解決。以下是我總結出的幾點對應性解決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水平。即使是在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時期,學科教學銜接依舊難以構建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操作流程。并且不同學科、不同班級在實際教學銜接中也具備不同的特點,所以對于教師的教學操作有著較強的依賴性。那么在整體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引導教師轉變觀念:一方面,以學校、教研組為單位,針對生物為代表的各項學科的教學銜接展開探討,明確其重要性,并拿出具體的統計數據進行佐證,讓教師真正明白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從教師自身出發,向教師灌輸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教師對于教學銜接的認識,從而為進一步制定對應的銜接內容和策略奠定基礎。
2.構建知識體系。對于知識銜接,我們面對的是對新知識一無所知的學生,所以在知識銜接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構建新舊知識過渡的橋梁,也就是這里所講的知識體系。一方面,從以往初中生物教學出發,篩選出和即將學習的高中生物入門知識相關聯的部分;另一方面,則是充分利用教師自身的素養,引入一些現實的生物案例和新知識結合。簡單來說,就是從以往所學的理論知識、生活中的生物知識這兩個方面出發,為新知識的學習構建一個墊腳石,從而形成循序漸進的知識過渡體系。
3.豐富教學銜接模式。對于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我們還要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除針對知識的講授法之外,還要針對學生興趣的啟發、學科思維的塑造選擇啟發、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特性采取分層次教學等,從而讓學生在知識銜接過程中,不僅能有效地實現過渡,還能在銜接階段就建立起對于新知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后續深度融入新階段奠定基礎。
總之,初高中銜接階段,學生面臨著心態、學習模式、知識難度的轉變,因此,也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銜接實踐中本著創新的理念,結合學科特性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并以新課改之后的教材和課程目標為依據合理規劃教學內容。以上是我針對初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銜接問題得出的探究結果,希望對其他教師做好教學銜接工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盧偉方.初高中生物教學銜接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7.
[2]秦吉明.搞好初高中生物銜接教學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2,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