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飛
【摘 ? ?要】我們常說:“老師就如同辛勤的園丁。”確實如此,班主任班級管理的關鍵就是“當好園丁”,學生才能茁壯地成長。我們下面就從“班規明確”“避免語言冷暴力”“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這三個方面對班主任班級管理及相關問題做探討。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69
“教育”其實是一個追求幸福的過程,它應該既能讓老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享受到精神幸福,也能讓學生在學習成長中獲得精神幸福。我們若將老師比作是在學生精神家園辛勤耕耘的園丁,那么班主任則是其中最為忙碌的一個。班主任所做的工作也許談不上是豐功偉業,但卻是在平凡之中的不凡,會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多個方面,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積極引導。也就是說,班主任要把握好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努力去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幫助學生健康地成長。
說到管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管理一個班級和管理一家公司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公司是要以公司利益為核心,但是管理一個班級要做到的卻是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核心。其實,與其說是管理班級,還不如說是服務于學生,只要老師用心、用感情去投入,就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接下來,筆者就對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具體實施進深入探討。
一、班規明確,有秩序有條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班級的發展也需要為學生立規矩。也許有人說“以考試為標準”的教學方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但是目前的情況下誰也沒有辦法說考試成績一點兒也不重要。老師落實“素質教育”的時候需特別注意,既要保證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基本課程的學習,又要試著去對學生的潛能進行發掘。為此,班主任管好班級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確班規”。
第一,班級管理不能事事依賴老師,而是要有一個可以進行自我管理的“領導班子”——班委。班委的評選不能是老師內定,這樣班委的威信度就不高,領導力也就不強。班主任可以這樣來做,通過“自薦”加“民主評選”的方式來遴選班委成員,確保班委能夠有足夠的領導力和執行力,以便能夠更為放心地將部分班級事務交到班委手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自治”,逐漸培養起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
第二,老師在對班規、班訓、班歌這一套班級制度和文化進行建設的時候,務必要讓班委更為積極地參與進來,并廣泛征求其他同學的意見,盡可能地體現班級特色。對于班規、班訓,要嚴格執行;對于班歌等班級文化建設,要爭取每個學生的參與,讓大家融入這個集體中,感受到集體的進步。
第三,充分調動學生的力量。學生是班級組成的基本單位,以學生為主體才能建設出更為和諧、團結的班集體。此時,班主任要以確保全體學生更好的發展為目的,來對學生的積極性予以有效調動。在老師的倡議下、班委的帶頭下,可以盡量多地舉行班級集體活動,活躍班級氛圍。比如,可以舉辦班級同讀一本書活動,然后大家分享感悟,共同進步;也可以舉行班級郊游等活動,促進班級和諧。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力量,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地參與,活躍集體氛圍,建設一個積極向上、和諧活躍的班級。
二、警惕語言冷暴力
教育將會直接作用于學生,而學生是鮮活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面對這樣的一群有血有肉的學生,為人師者必須德才兼備。老師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特別是不能有意或無意地對學生施以語言冷暴力。
現在,老師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動輒打罵學生了,但是時不時地耳邊會聽到一些老師“責罵”學生。比如,有學生在課后向老師請教一個課堂上已經講過的問題,我們就會聽見某些老師擺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開始責問學生:“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上課都干什么了!”更有甚者說學生笨之類的言語。
這樣的話語對于老師而言可能僅是隨口說說,但是學生卻是聽者有心,這將會有很大可能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創傷。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老師說過的話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要慎言慎行,切勿于不經意間對學生施以語言冷暴力。
特別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更應注意。很多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其實并非學生小心眼,而是太注重老師的評價和態度了,就算是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老師說過的話語還不時在耳邊回響。其實,班主任與學生關系的疏遠有可能就以那么不經意的一次語言冷暴力,同時班主任的威信也會因語言冷暴力而逐漸下降。因此,班主任要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謹言慎行,警惕語言冷暴力。
三、亦師亦友,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
雖然現在我已是一名班主任,但曾經也是學生,所以我明白學生是怎么看待老師的,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對于學生而言都是“絕對權威”,學生絲毫不會產生懷疑。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老師在學生心中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存在。其實,老師也是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識。就現代教育而言,老師不應再高高在上。班主任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多個方面予以關注,因此需要對學生給予足夠的尊重,逐漸構建起互信、互助、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更好地引導學生去獲得幸福感和自豪感。最終,班主任和學生將構建起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使班級管理進行得更加順利。
首先,為師者就要“傳道授業解惑”,指導學生學習,幫助其找到正確的合適的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發掘他們的潛能。其次,作為朋友,就要真誠相待。老師與學生做朋友很難,因為學生心中總會有顧忌,不能真正“平等”地對待師生關系。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想與學生成為朋友,就得有耐心,用自己的誠心感動學生,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
學生時期是一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所養成的良好習慣和形成的正確認識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確保學生得以樹立起正確的“三觀”。總之,我認為作為班主任就要牢記一個詞:用心。班主任的管理其實沒有什么捷徑可循,只要用心去做,學生就一定會給你應有的回報。
參考文獻
[1]廖紅喜.班主任的助手——班規[J].讀寫算:教研版,2015(5).
[2]侯德陽.做個學生亦師亦友式的班主任[J].考試周刊,2017,000(032):17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