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疲軟的狀態下,財務困境是不少企業都面臨的問題所在。財務困境,在我國一般稱為“財務危機”或者是“財務困難”。處于財務困境中的企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制約。從當前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出發,對當前我國企業財務困境進行科學剖析,將企業財務困境的應對策略落實到企業發展之中,有效指導企業發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從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方法以及應對企業財務管理困境的策略,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企業財務困境;應用
“財務困境”是近些年在我國興起的一個名詞,但是對“財務困境”缺乏一個明確的標準和定義,財務困境僅是從現金流出發做出的判斷。財務困境并不等于破產,而是指在企業對債權人難以履行約定的時候發生的一種特殊狀態。從企業出現財務困境原因出發,直接體現便是資金流難以滿足企業的發展,有的是由于企業擴展速度過快,有的是由于企業盈利方面存在問題,有的是企業自身管理出現問題……企業陷入財務困境并不是某單一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而是綜合企業自身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面臨財務困境的企業并不是無力回天,對企業發展方向進行及時調整、重組資產等等都是解決當前企業財務困境的有效方式。加強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應對財務困境。
一、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方法
(一)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
“財務困境”是處于不斷發展之中的學說,現在對“財務困境”沒有做出定量、定性的說明,“財務困境”狀態是處于不斷波動之中的相對概念。從美國學者對“財務困境”的認識來說,主要來自企業價值損失、債權人損失以及其他利益當事人損失三部分組成。但是公司的總價值受到股價波動、行業形勢等多方面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在我國,針對“財務困境”的研究,也是近些年開始起步,受到資本市場、相關法律等方面的制約,我國“財務困境”中所摘取的樣本容量比較小、企業類型較為單一。因此,就目前來說,我國針對“財務困境”方面的研究局限于破產、重組方面的定向分析以及發行債券(少數國家壟斷行業可以發行債券)的可行性等方面的分析。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企業“財務困境”的研究將會面向所有企業,相關理論將給予面臨“財務困境”的企業更有力的指導意見和建議。
(二)處理企業財務困境的方法
一般來說,當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困境”的時候,解決方法主要有資產重組、債務重組以及破產清算三種。首先,是資產重組。資產重組是為了通過出售企業其他資產的形式,增加企業運行中所需要的現金流,以償還到期債務,讓企業脫離破產清算的。這是國家上較為常見的處理企業財務困境的情況,但是就目前我國實現資產重組的情況并不是特別多,一般都是政府出面引導的政府性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的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擁有兼并實力的企業也是越來越多,這些為解決一些財務困境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前提。其次,是債務重組,債務重組涉及到當前我國相關法律的制定以及相應債權人的利益分配問題,所涉及到的影響因素是比較多。因此從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出發,不斷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引導我國企業債務重組良性發展。最后便是破產清算,這是解決財務問題最為極端的方式。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企業破產清算方面積累較為豐富的經驗,無論是從企業職工的心理準備,還是從企業自身發展來說。從當前企業發展形式來說類型豐富,企業破產也提供了多樣性。一般企業破產首先便是將企業變賣的資產安置職工,剩下的錢才來進行債權人的債務償還,極大地侵犯了債權人的利益。特別是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債權人都是銀行,在企業破產過程中,銀行被迫成為了整個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在處理財務困境中,企業的手段和方式都是較為被動的,只有前置性處理這些財務問題,才能夠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
二、應對企業財務管理困境的策略
面對企業的財務困境,一方面是出現問題之后,討論如何確保各方的利益,而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另一方面,便是防患于未然,有效規避財務困境,加強財務風險意識,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一)加強立法工作,為財務困境做好準備工作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財務困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片面性體現,而加強相應的立法工作,能夠更好的指導企業在面對財務困境的應對策略,最大程度上保證債權人的利益。首先,從立法角度出發,加強破產、兼并相關法律的完善工作,能夠有效指導企業整個破產、兼并工作的開展,同時防止出現惡意兼并的情況出現,讓破產、兼并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其次,是確保債權人各方利益。一般來說,在企業出現財務困境的時候,涉及到企業、企業職工、銀行等多方利益分配的問題,特別是走到破產這一步,所涉及到的債權人的利益會更為突出。就當前來說,很多企業負責人將債務壓力轉向銀行,讓銀行在此過程中承擔了較大的壓力。法律的完善,能夠有效規避企業負責人在此過程中打擦邊球將企業的壓力轉向銀行。
(二)強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深化財務風險認識
一般來說,企業出現財務困境,直接表現是現金流的減少,實際可支配貨幣資金難以支撐整個企業的運行。為了應對企業財務困境:首先,要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企業制度,從財務工作流程、工作形式等環節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嚴格執行,實行制度化管理,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其次,管理層應該及時和財務部門溝通,從企業自身的財務狀況出發,對資金做好合理的規劃和安排,避免出現盲目擴張而造成財務困境。最后,財務部門做好自身風險控制,財務人員從當前企業的財務狀況出發,強化財務管理在這個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深化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強化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提升企業自身的風險意識,從企業發展、財務管理等方面應對來自市場經濟的變化,將受到資金上的沖擊降到最低,避免出現財務困境的尷尬局面。
(三)緊跟政策發展,開展多元化投資
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沒有資金,企業發展無從談起。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只有解決資金問題,才能夠有效擺脫財務困境的局面。第一、企業應時刻關注并研究當前國家政策,把握政策引導和扶持方向,抓住有效機會,不斷適應外界變化的需求,及時籌措所需資金有的放矢。第二,企業要強化與外部資金的交流。信息是一種有效資源,如何利用好這些信息資源便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開展多元化投資,企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開展資金籌劃,降低投資風險,實現資金的高效利用。第三,在投資過程中應該理性分析,避免盲目跟風,從企業自身發展需求以及能力出發,進行適量的、科學的資金投資,不斷提升資金投資成功的概率。
三、總結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財務困境”已經成為不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居高不下企業債務讓企業在財務方面承受較大壓力,嚴重制約了企業短期的決策和長期的規劃。從形成財務困境的原因出發,進行理論方法上的探究,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認識自身的財務狀況,對接下來的企業發展建立系統、科學的認知大有裨益。財務困境的形成,是財務意識錯誤長期積累的結果,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并不是只有一條破產道路可走。因此,在當前形勢下對財務困境開展理論性研究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建立相應的財務困境的語境機制,能夠幫助企業及時規避財務困境帶來的損失,幫助企業及時調整企業發展策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從而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單東.企業財務困境研究的理論方法及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7(07):102-103.
[2]朱建東.加強內部控制? 規避企業財務困境[J].財經界(學術版),2015(08):224.
[3]李萬福,林斌,林東杰.內部控制能有效規避財務困境嗎?[J].財經研究,2012,38(01):124-134.
作者簡介:
孫謙,山西三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