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鑫
摘要:隨著農村經濟體系逐步優化和農村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農民認知水平與民主意識正在不斷增強,農村財務監管問題與農民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加強對農村財務監管,構建科學化、制度化的財務管理體系,能有效促進村級財務監管的實效性,使得村級公共資源避免被過度浪費,農戶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基于此,文本通過對農村財務監管問題進行分析,對村級財務監管體系政策義措施進行優化,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村級財務;監管;優化措施
一、村級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一詞應用于企業,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對企業財務進行預算、決算等一系列事前、事中的管理,對企業的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進行分析的方法。村級財務管理,是指對直接歸農民集體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項資產所發生的收入、分配、使用等財務活動進行的核算、計劃、監督與控制的這一過程。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賬務處理程序、建立民主管理機制、財會人員培訓上崗、拓寬審計監督渠道、實行會計電算化管理。
二、村級財務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村級財務監管模式存在問題
村會計專業素養低、會計知識淡薄的大背景下,村級財務多由村領導掌控,產生“一手遮天”的現象。由此導致大額支出僅由自制憑證作為原始憑證;財務不公開、公開缺乏真實性、完整性;村領導濫用公款的現象常有發生。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村民最初想了解村中財務,但是對于村委會對財務公開方面工作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造成財務公開不定期,村民無法充分了解村中財務狀況,久而久之,村民便潛意識里認為財務公開只是流于形式,造成現在部分村民不關心村級財務狀況的現象。
(二)財務制度落實不到位
僅有32.9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所在村會計人員采用公開招聘制度,2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所在村會計人員(報賬員)直接由村領導指定,這部分村報賬員財務知識薄弱,且村集體沒有制定嚴格的培訓制度,直接導致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不完善。37.1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所在村嚴格落實績效考核制度,62.85%的被調查人員表示所在村績效考核未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有助于調動村民積極性、規范村領導行為,未嚴格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是導致村級財務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村領導法律意識不強、財務知識薄弱、存在貪污受賄的思想直接導致村集體違背中央和直屬上級的制度規定。懲戒作用不夠明顯,村級領導意識不到未貫徹執行基層政策的嚴重后果,或意識到之后沒有引起足夠的警覺,怠慢執行工作制度。
(三)村級財務公開方式單一
村集體進行財務公開的方式僅通過村集體財務公告欄,常常由于天氣原因導致財務報表被損壞或丟失,村領導往往對此視而不見,也不會積極補上。在村中青壯年外出打工的情況下,無暇顧及村務,很多有知識的青年無法及時了解村里的財務狀況,群眾監督工作缺失,對村集體財務管理的發展無法起到推動作用。因此,財務公開方式單一間接影響著村級財務管理工作。部分村報賬員看不懂從鎮結算中心拿回來的會計專業報表,同時村報賬員學歷低、會計專業知識薄弱限制了村級財務的公開效果。
(四)村級財務監督工作缺失
村民是民主監督的主體,村民對村級財了解程度決定了民主監督工作的質量。村民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不關心、缺乏積極性。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全職婦女較多,有務工能力的青壯年均選擇外出打工,這一現象直接導致了民主監督工作的缺失。社會監督的主體包括社會群眾和專業審計機構。由于村集體目前財務公開的方式僅限于財務公開欄,沒有進行互聯網公開,所以導致只有本村村民可以監督,外出打工的村民以及社會群體無法對級財務進行監督。
三、村級財務監管優化措施
(一)政府層面
差旅費、餐費問題一直是村財務工作中的熱點問題。為實現村民自治的法治社會,嚴格執行費用開支標準、解決熱點問題工作必不可少。村民理財小組應對差旅費單據上的金額是否符合本市制定的制度標準進行嚴格把控。將各村報賬員納入編制會計崗位,通過選調生或公務員考試等渠道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經過筆試、面試等環節,在經過政審之后,擇優錄取。以此來進一步提高村級財務管理水平。政府必須要嚴格落實財務人員培訓制度,增加村級報賬員財務知識,進一步提升村級財務管理水平。將考核制度中遵守費用開支標準、內控監督制度,是否及時、真實進行財務公開工作,是否在按時參加會計人員培訓以及是否對村民提出的問題持積極態度進行解答等行為嚴格作為績效考核標準。績效考核不僅要與薪資、獎金掛鉤,還要與其名譽直接關聯。
(二)村級組織機構層面
報賬員應將專業財務報表的內容轉換為收支結算表,再將其予以公告,以便村民查看。村報賬員應遵循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持有廉潔自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做好本職工作。為響應國家政策,村集體可通過針對報賬員、村領導的績效考核、獎懲等措施來調動村民監督的積極性。當村民針對財務公開內容提出問題時,村領導及相關人員應積極調查,不得對村民持置之不理的態度。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正,還應在村里貼公告予以表揚,以此來調動村民參與村級財務管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三)村民層面
村民代表大會成員在大會上對有關政策、制度進行表決時,應認真閱讀政策、制度相關條款,對不合理條款提出合理意見,要求改正,從源頭上對政策行使民主監督權。監督委員會在對原始憑證審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其真實性進行審核,還要對是否按村制度標準執行進行審核。村民通過財務公開欄公開的信息對村級財務進行監督,以此來了解村級財務管理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可向村領導進行反應,村領導必須予以積極態度的答復。對于部分會用智能機的村民,他們可以在家用手機對本村財務公開內容進行查看,還可以查看同鎮其他村或同市其他鎮的村進行對比發現問題,找出差距,思考問題,向村委、村領導提出建設性建議。
四、總結
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村民對村中財務狀況不關心,且不會積極主動去了解,無法很好地實行群眾監督。出現村級財務公開工作不規范、財務監督工作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必須要從制度抓起,市級、鎮(鄉)級政府必須嚴格執行村級財務管理相關制度來加強工作的規范性。
參考文獻:
[1]章濼.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J].會計師,2019(10):25-26.
[2]王宇欣.論農村城鎮財務管理工作[J].農民致富之友,2019(11):241.
[3]本刊評論員.夯實鄉村治理要進一步加強財務監管[J].農村財務會計,2019(04):1.
[4]劉傳懋,關于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思考和建議[J].農民致富之友,2019(0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