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靜
【摘? ? 要】小學是培養學生人格品質以及法治觀念的重要階段,而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培養學生基礎的法治、道德意識的重要科目。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為教師的教學起到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本文旨在探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 多媒體?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65
小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偏低,尤其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對于抽象性的理論知識理解難度偏大。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兩者都過于抽象,僅僅依靠教師在黑板上的講解以及對理論知識的闡述是不行的,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觀念的印象并不那么深。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帶來活靈活現的、相對真實的道德與法治輔助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制作與道德與法治教學有關的視頻和動畫,能夠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學習體驗。
一、多媒體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社會生活從來不缺少在道德與法治這兩方面的例子。比如道德方面的例子,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尊老愛幼、主動讓座、禮貌問好等,這些都是展現一個學生人格品質和道德素養的最基礎的細節行為。而在法治方面,社會生活中從來沒有間斷過知法犯法或者遵紀守法的行為案例。這些都是生動的例子,更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可以用到的極富教化作用的教學資源。有了多媒體,教師在有關道德與法治知識點講解中,根據這些知識點搜集與之相關的典型的教學案例。這些案例可以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展現出來的、能夠被小學生廣泛接受的教學資源都是促進小學生道德與法治素養成長的關鍵。用生活中真實的案例給予學生有步驟、有計劃的德育和法治教學。
2.有利于借助多媒體營造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情境一直都是小學教育教學階段重要的教學手段。這一教學模式充分地考慮了小學生現有的理解知識的水平以及學習興趣特點。通過營造與課程教學有關的情景和氛圍給予學生教材之中所教知識點真實的、活靈活現的學習體驗,這是促進學生對知識點記憶和理解的有效方式。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之中,比如針對尊老愛幼這一道德知識點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與這一主題相關的教學背景、音樂,甚至是教學視頻。通過對視頻中情景的描述和再現,營造出一種和諧的、尊老愛幼的教學氛圍。面對年邁的老人或比小學生自己還幼小的兒童,教會小學生應該如何去幫助他們、尊敬他們、愛護他們。通過情景的營造,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之中遇到類似的情景也能知道自己該怎么做。
3.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根據小學生現有的理解能力和學習特點來看,教師其實能夠很容易掌握學生學習的規律,同齡人所表現出來的學習特性是大部分小學生最典型的學習形式。而利用多媒體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形式的創新,恰好能滿足小學生追求新鮮感以及趣味性的學習特點。教師能夠用多媒體制作色彩鮮明的演示文稿,儲存并展示具有道德教化意義的動畫片,學生能夠在觀看時,促進對知識點內容的理解。此外,當前一些權威性的動畫影視之中,尤其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兒童所制作的動畫片,帶有很強的道德與法治教化意義。這些動畫以幽默詼諧的方式演繹出來,受到了許多小學生的青睞。在觀看這些富有趣味性的動畫片的同時,學生獲得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同時還從這些富有教化意義的動畫片之中,潛移默化地糾正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的不良行為。用這種方式學習,比起教師在課堂之中干癟的講解來說,學生理解知識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二、如何運用多媒體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1.利用多媒體進行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的課堂導入。道德與法治這一科目雖然不像音樂、美術等科目一樣富有較高的趣味性,但是由于這類科目所涉及的知識點教學與小學生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為準則有密切的聯系,因此,這一科目的教學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因為許多教材中提到的知識點,學生或多或少都經歷過或者親眼見到過。在課程教學之中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是比較容易的。那么教師可以在一堂課的教學之初,通過制作足以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教學課件,或者是課前帶領學生進行某一道德行為或法治行為的角色演練,更好地將學生帶入到本堂課的學習狀態之中來。
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材知識的情景演示。小學六年級階段學生學習的“尊重他人”這一課程,教材往往設計的是漫畫式、圖畫式的人物勾勒,旨在幫助學生理解這一課題內容。教師可以在準備教學方案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之中所設計的“尊重他人”這一主題的漫畫、圖畫等制作成教學課件和演示文稿,將靜態的圖畫設計成動態的情景演示。教師也可以借鑒互聯網上對這一課題教學所設計的情景動畫演示資源,在課堂教學上給學生直觀、動態的學習體驗。教師將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在課堂之上利用多媒體營造出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生動的情景演示還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教師需要反復斟酌哪些教學內容是可以通過情景演示的形式展現給學生的。通過教師的探索和創新,不斷地通過情景演示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3.利用多媒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生活之中得到的情感體驗和經驗教訓都是學生一生之中寶貴的財富。生活對于道德與法治這兩大板塊來說,幾乎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考驗,道德行為準則的約束以及法律的底線也是我們在生活之中為人處事必須要考慮的兩個重要方面。來自生活之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素材是最豐富的,尤其是針對小學生的教學,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道德與法治內容是非常多的。比如常見的學生過馬路、主動問候他人、與人交往中的禮貌問題等,都是基礎的行為教學,也是生活中常常用來當作生活素材的教學案例。因此,教師積極地利用這些生活中學生常常經歷到的、有深切體會的實際教學案例,利用多媒體擴充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內容。通過這類豐富的教學資源的分享和展示,以教學課件的形式給予學生更加深切的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體驗。
總的來說,在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之中,多媒體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案例溝通的橋梁。教師的課堂講解之中,通過多媒體來展示和播放生活中極富教化意義的實際案例,能夠給予學生一個難忘的學習體驗。教師將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用多媒體轉化為活靈活現的情景,是創新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促進道德與法治教學更好發展提供了輔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波.改善教學行為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導入方法初探[J].新一代:理論版,2018,000(013).
[2]郭德光.如何開發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素材資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