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昭廷
摘 要:INMARSAT廣泛應用于GMDSS中。文章主要從其技術原理和應用原理兩方面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多種船站的比較,分析了為什么INMARSAT-C作為航運中用戶量最多的船站的原因。
關鍵詞:INMARSAT;INMARSAT-C;多路復用;多址連接
中圖分類號:TN911.22 文獻標識碼:A
1 INMARSAT概述
INMARSAT(國際移動衛星通信系統)是GMDSS中衛星通信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INMARSAT主要由海事通信衛星、移動終端(船舶地球站)、海岸地球站以及網絡協調站和網絡控制中心組成。使用的設備有各類INMARSAT船站,以及用于MSI接收的增強群呼(EGC)接收設備。
其在現代國際航運的船舶保駕護航中起著重要作用。INMARSAT國際海事衛星組織1979年成立,1994年更改為IMSO國際移動衛星組織,1999年轉制為國際移動衛星公司:INMARSAT公司、INVSAT公司、RYDEX公司。
2 INMARSAT的衛星通信技術原理
INMARSAT主要用到衛星通信的一部分技術與原理。
INMARSAT衛星為靜止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衛星),被應用于除A1和A2海區以外的、INMARSAT靜止衛星所覆蓋的南北緯70°以內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可進行連續的INMARSAT報警。但衛星存在攝動現象,必須采用軌道控制措施。還需要注意日凌和星蝕兩個都與太陽有關的現象,其中日凌中斷對通信質量影響的大小和方向性天線的尺寸成正比[1]。如果天線是直立的無線電波,就很可能射到天線的底部而沒有射到天線的頂部接收端。所以,采用全向天線的地球站不會產生日凌中斷,和同步衛星盲區的原理類似。應用星蝕的原理可以推出INMARSAT衛星上每天有且發生一次。
衛星通信基本技術有:第一,多路復用:簡單來說,就是地面站將多個用戶的數字基帶信號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利用衛星的一個信道傳輸給多個移動地球站的技術。INMARSAT地面站常采用TDM技術(時分多路復用)。第二,多址連接:基本原理為,同一衛星覆蓋區內的多個MES,通過衛星的同一信道,與同一個LES實現通信。又稱為多站通信技術。二者的差別在于,應用場合不同:多路復用是在基帶內復用,即在基帶上對信號混合和區分;而多址連接是在射頻信道上復用;信號來源不同:多路復用的信號直接來自話路,區分信號即區分話路,而多址連接的信號來自站址,區分信號即區分站址。多址接入技術在INMARSAT系統中的應用:FDMA/TDMASDMA實現多站通信;采用SCPC/FDMA進行船到岸、岸到船的INMARSAT話音、傳真、數據通信;TDM/TDMA實現INMARSAT的電傳通信;INMARSAT移動地球站的TDMA幀由地面站的TDM發射進行定時。
隨機(爭用)多址方式:第一種為純ALOHA(P-ALOHA)方式,這種完全隨機的多址方式是在公用信道發送數據分組以便競爭信道。只要地球站需要信息傳輸,任何站都可以在0.54s的時間內收到該信息數據。而由于這種方式導致所有地球站發出的信號都在一個信道上,便很容易發生碰撞。業務量增大,碰撞機率也增大。雖然該方式有延時再分別重發的安排,但實際上這種信道的最大利用率只有18.4%,顯然不盡人意。第二種為時隙ALOHA(S-ALOHA)方式:此方式是純ALOHA(P-ALOHA)方式的升級版,考慮到純ALOHA(P-ALOHA)方式中同一信道的任意位置都有可能被占據,可控性不強,所以做出時隙ALOHA(S-ALOHA)方式的改進,使得信道利用率翻倍。其原理是將信道分成多個時隙,每個站只取其中的一個時隙,且發送時保證時鐘同步。這樣即便發生碰撞也是完全碰撞,而不會有部分碰撞,便于各站的重發處理。當然,這種方式會存在信息優先級的問題。第三種為預約ALOHA(R-ALOHA)方式。該方式要解決的是時隙ALOHA(S-ALOHA)方式的遺留問題,即信息優先級選擇。顯然R-ALOHA就是用預約的方式來確定優先級避免信道擁擠,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信道分配方式:一是預分配(PA)方式:這種方式和預約ALOHA(R-ALOHA)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先確定信道時隙來增強信息的可控性。PA的載頻是專用的,這樣在有業務時便可大大提升信道利用率,顯然在沒有業務時這部分時隙便沒有利用,所以PA方式只適合于業務量大的線路。二是按需分配(D AMA)方式,PA方式適合業務量大的線路,而DAMA方式是為滿足業務量小的需求的線路,是PA的補充方式。三是隨機分配方式,這種方式又是PA和DAMA的進一步補充,即專門應對突發的信息傳輸。這三種方式是處理信息量逐漸變小的過程,是集中到分散的過程。
3 INMARSAT的應用原理
INMARSAT系統在船舶航行中起到重要應用,主要有船對岸遇險報警、岸至船遇險報警接受、搜救協調通信、船舶日常無線電通信接收和發射、海上安全信息(MSI)接收和發射的應用。其主要應用原理如下。
INMARSAT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移動站三大部分組成,可以實現以上的應用。第一部分為空間段,其最具標志性的是INMARSAT-3,用四顆靜止衛星無縫隙覆蓋整個地球(除南北兩極)。從物理學角度來說,三顆地球同步衛星POR、IOR、AOR-W足以實現地球南北緯70°以下緯度區域全覆蓋,INMARSAT-4便是采用3顆同步衛星覆蓋的方式。INMARSAT-3增加的AOR-E,主要目的是服務二十世紀末繁忙的歐洲航線及十幾個大港,如鹿特丹港、費利克斯托港、漢堡港等。目前,最先進的衛星系統是INMARSAT-5(GX),正如INMARSAT-3增加的衛星是服務二十世紀末十幾個大港一樣,INMARSAT-5(GX)增加的一顆衛星也是服務世界最大幾個港口地區及中國地區。GX的衛星終端寬帶能力相當于4G水平,實現了“互聯網無處不在”的愿景。管理空間站的跟蹤遙測與控制站(TT&C)與衛星控制中心(SCC),保證衛星的性能安全與工作正常。
第二部分為地面段,其包括:地面站(LES/CES),地面站起到再傳遞和連接的效用,船舶信息發送的流程為——移動站發信息給INMARSAT衛星,INMARSAT衛星再發送給地面站,最終由地面站將信息發送給陸地用戶。地面站和電話總機是一個道理,地面站是總機,移動站就是分機。網絡協調中心(NCS):每個洋區都有一個,分管本洋區的所有固定地球站和移動地球站;發布公共時分多路復用(TDM)信息,確保信道得到合理有效使用,主要用于船舶跟蹤本洋區衛星;接收遇險信號并協調多方力量進行海難救助。網絡運行中心(NOC):NOC是INMARSAT系統的核心,是系統的總負責中心,管理四個洋區的NCS。對于海難救助來說,如果NCS可以處理,可以NCS直接處理而NOC為監視作用。
第三部分為移動站,移動站是指,利用INMARSAT系統進行通信的衛星終端設備。其直接面向用戶,由移動用戶負責購買或租用(每個移動站都被分配有自己專用的識別碼)。對于國際航運的船舶來說,移動站就是指海用移動站(SES),簡稱船站。目前,船舶使用的完全滿足GMDSS要求的船站是INMARSAT-C/F77。
4 INMARSAT的應用現狀
INMARSAT系統有A、B、C、D/D+、M、Mini-M、M4、E和F等幾種,但目前廣泛使用的主要是INMARSAT-C、INMARSAT-F這兩種系統。其中,INMARSAT-C占主導地位。雖然INMARSAT-B也是INMARSAT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卻有其一定的優勢,如其具有數字電話、數字傳真、傳輸數據、電傳、視頻和E-mail的功能,比INMARSAT-A更能充分利用頻率資源,使得空間段費用大大降低,因而是INMARSAT-A系統的替代品;還有在遇險報警中優于INMARSAT-C系統的地方是,其可以提供電話報警,但由于有些業務在實際航行中并沒有經常應用且費用較高,盡管性能優于INMARSAT-C系統,卻被INMARSAT-C更低廉的價格和更貼切的需求所打敗。INMARSAT-B已于2016年12月31日關閉。對于INMARSAT-F,其具有數字電話通信、數字傳真、高速數據傳輸、電傳、視頻、ISDN、總是在線接入互聯網、MPDS、E-mail等功能,是目前功能較多的INMARSAT系統之一。盡管功能強大,但也由于費用高昂等原因計劃將于2020年12月關閉。
而INMARSAT-C與INMARSAT-B一樣,也是INMARSAT-A的升級版,雖然只有數據傳輸、電傳和E-mail這三個功能,但卻是現存的唯一沒有計劃關閉的INMARSAT系統。為什么呢?是由于其體積小、重量輕,適用于各種噸位的船舶。并且INMARSAT-C系統按字節收費價格低廉,關鍵還在于在遇險報警中,INMARSAT-C在極端條件下仍有很好的報警效果,可經NSC發射(經NSC發射的原因可能是船舶沒有選擇LES,或者選擇了LES但岸站卻沒有收到,或者船站沒有入網)。因此,其是目前INMARSAT公司擁有用戶量最多的系統。盡管INMARSAT-C沒有語音通信的功能,但因其實用的功能和低廉的價格,使得其成為INMARSAT系統中的常青樹。而且INMARSAT-C是海事衛星通信系統中唯一的全向性天線,其不會受到日凌現象的影響,方便船員使用與管理。
總之,INMARSAT是在GMDSS中應用廣泛的的衛星通信系統,現代國際航運已然離不開它。相信隨著現代無線電通訊的發展及5G的應用,INMARSAT技術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偉潮.GMDSS系統與設備[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