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仙
摘要:在初中教學體系中,歷史是重要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讓他們牢記歷史,以史為鑒,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研究如何將史料教學法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升歷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教學法;合理運用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歷史這門學科也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這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順應當前教育發展的潮流。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將史料教學法運用于歷史教學中,因為史料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歷史最有力的證據,能夠讓同學們更清晰地了解歷史事件,吸引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一、合理選擇史料
歷史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沉淀了許多的知識,史料的種類繁多,教師在選擇史料時,要考慮學科特點和同學們的學習能力,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搜集能力和辨別能力[1]。當前史料包括兩種,一種是圖片、視頻史料,這類史料能夠滿足同學們的視覺和聽覺,符合他們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是初中歷史課堂中首選的資源;另一種是文字史料,主要是運用文字敘述相關的歷史事件。教師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在選擇史料時要有側重點。具體而言,對于初一的學生,教師在選擇史料時最好選擇視頻、圖片類的史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同學們學習歷史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歷史的趣味性,提升他們的歷史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史料能夠讓同學們直觀形象感受歷史畫面,降低歷史知識的難度,讓他們學習的效率得以提高。對于初二、初三的同學們而言,教師在選擇史料時,要以文字資料為主,讓他們通過閱讀相關文字了解到更多的歷史知識,提升他們的歷史儲備量。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第14課《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教師在選擇時,要注重選擇圖片、視頻類的史料,可利用多媒體為同學們展現古代張騫通西域的圖片或視頻,讓他們了解張騫出使西域的路線,并向他們展示張騫在開通道路后,漢朝和西域使者運載的貨物,如漢朝的瓷器、絲綢、鑄劍等以及西域的葡萄、寶石、珍珠,如此同學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本課的內容。
二、運用鮮活的史料
我國有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歷史資料,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可充分利用選擇和利用這些資料,發揮史料的作用,讓歷史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2]。一些學生在學習歷史中會感到枯燥,為了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欲望,教師可選擇鮮活的史料,增添歷史課堂的活力與生機,如此也有利于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史料的幫助下不知不覺掌握歷史知識。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為例,本課的歷史知識雖然與當代的生活有很大的差異,但那個時代發明和流傳下來的器具依然存在,能夠為人們創造新的器具提供思路和源泉。為此,教師在史料教學中,可以此為切入點,在課堂中向同學們展示農耕時期使用的道具,如犁、斧子等,并向他們展示這些道具的圖片,激發他們學習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熱情,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能夠明白在原始時代人們生活的情況,并與今天的生活情況進行對比,讓他們感受到歷史學習的魅力。
三、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僅要讓他們掌握歷史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他們的歷史思維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充分利用史料教學法,發散學生的思維,這種教學方法對其他學科也會有一定的幫助[3]。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第8課《百家爭鳴局面》為例,雖然教材中對百家爭鳴現象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但這一歷史事件所蘊含的意義是無法通過圖片或教材來深刻體現。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可事先查找有關百家爭鳴的資料,在教學時不僅要向同學們展示文字資料,更要展示視頻圖片資料,讓他們了解到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學術思想領域的著名代表人物,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韓非子的背景知識和代表著作。教師在教學中可讓同學們思考概括出各派的思想主張,如儒家實行的以德治國的理念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讓他們思考百家爭鳴對后世的深遠影響,這些都能鍛煉同學們的思維能力。
四、實行個性化教學
史料類型多樣、容量很大,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同學們的身心發展規律,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性格較為敏感,容易出現叛逆、焦慮的心理,教師在教學中看到這一點,妥善的處理,在呈現史料時,教師可根據他們的個性需求和結構特點選擇恰當的方式,讓同學們在頭腦中深刻的記住相應的知識點,為以后的歷史學習奠定基礎。
以人教版七年級上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為例,這一課學習的是商周的文化,會涉及到編鐘樂器的發展。教師可根據同學們對編鐘樂器產生興趣的特點,為他們播放 PPT,著重講解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同學們感受到更多的商周文化,這也能夠發揮史料教學法的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不同文字的區別,如金文和甲骨文,并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文字進行相應的講解,讓同學們感受到歷史的趣味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史料教學法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激發同學們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歷史變遷、時代變化,讓他們更深刻的理解歷史知識。這需要教師要意識到史料在歷史中的作用性,在課前認真搜集史料資料,課堂中合理地運用史料,以此提升歷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健.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有效融合[J].智力,2020(33):69-70.
[2]徐剛.運用史料教學法開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8):39-40.
[3]張亞娟,董萬波.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教學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