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高中物理課程難度較高,對于該科目的教學要尤其注重其方法和效率,選擇適合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法是物理課程學習的關鍵。隨著新課程的改革,高中物理教學結合了多元智能的新理念,以提高教學效率,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物理素養(yǎng)。本文將對多元智能的理念內涵做出簡單的介紹,并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提出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發(fā)展;多元智能;策略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理科的基礎科目之一,在高中學習階段占重要的地位。高中物理較之初中階段而言是螺旋上升式的,知識程度深,需要更深的理解力,且知識范圍擴大,應用性提高,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已經進行了新的課程改革,多元智能在物理方面的應用能夠強化學生的物理學習,挖掘學生的多元思維,使其物理學習效率能夠有顯著的提高。
一、多元智能理論簡介
1983年,《智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以及認知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在解決某個有意義的問題時或者在價值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人類都具有智能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論在智力的定義上與傳統(tǒng)觀念有所不同,該理論認為智力并不僅僅是某種單一的能力而是一組以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的方式存在的能力,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價值標準之下,個體能夠運用智力來解決所欲難題或創(chuàng)造某種新的價值物質。
多元智能倡導彈性并多因素組合的智力觀,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動力的激發(fā),個體就能夠挖掘出自己的一種智力潛能;多元智能提倡多樣化及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觀,這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偏重語言及數(shù)理邏輯智能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潛質培養(yǎng),使學生難以開發(fā)其個人專長,而多元智能則為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后天教育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個人具有自身的優(yōu)秀領域,其智力的組合方式及發(fā)揮程度總是有所不同,多元智能倡導的即是一種積極又平等的學生觀;教育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學習選擇,使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多元智能倡導個性化的因材施教教學觀念,注重為學生激發(fā)潛在的智能;多元智能以評價促進發(fā)展,采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情景,考查并評價學生的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重視結果的評價向過程評價轉變,倡導更自然、更有效的雙方參與評估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發(fā)展眼光和智能應用。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fā)展學生多元智能存在的問題
2.1高中物理教師多元智能教學思想意識的缺乏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行多元智能化的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高中物理課程難度大,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同造成學習上的差異,每位學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挖掘自己在物理學科上的潛能,這就需要物理教師幫助開發(fā)或加強學生的多元智能,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學習。但高校教師對多元化智能教學的思想內涵把握不徹底,課堂教學只局限在簡單的形式變化上,未能深入研究如何全面發(fā)展多元化智能教學體系,且對多元化智能教學的思想滲透不夠,雖然各學校已經決定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卻缺乏多元化教學的思想意識,不能真正的做到多元化、智能化,不利于提升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的能力,也會使多元智能的教學實效性減弱。
2.2教師運用多元智能進行物理教學的方式不夠成熟
在發(fā)展學生多元智能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之間的智能程度和組合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則代表了學生的智力或聰明程度也不同,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低差異,而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使高中物理教師較多重視學習成績,在展開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時,方式不成熟,缺乏專業(yè)化培訓,不能協(xié)調教與學之間的適應關系,由于是一人教多人,所以存在不適應教學方式的學生,教師若不能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也很難進行多元智能的運用,使學生不能開發(fā)物理學習的潛能,表現(xiàn)出對物理學習的困惑乃至喪失學習興趣,將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fā)展學生多元智能的有效策略
3.1優(yōu)化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理解能力
高中物理教師應及時摒棄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首先,教師應該優(yōu)化自身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理解,將課堂內容進行優(yōu)化,并適當加入情境創(chuàng)設,豐富課堂內容,結合多元化智能理論,提高多元智能的教學理念意識,多在課堂上增設情境問題,給學生發(fā)言討論的機會,及時互動,多給學生交流探討的機會,因為同一知識概念,每個學生的理解程度或者是理解的方式是不同的,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所在,也能夠借此學習到他人優(yōu)秀的學習方法,加深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使學生和教師都能體會到思維交叉分享的快樂,教師也要善于將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實際情景,提高了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對掌握知識的內涵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程中,講授多普勒效應知識內容時,有些同學可能難以理解頻率與距離之間的關系,或者對于概念的直接灌輸不易快速消化,那么教師可以進行一定的講授方式轉化,可以將多普勒效應比喻成采蘑菇的小姑娘,一直走一直采籃子里的蘑菇就會越來越多,這就相當于距離越接近聽到的聲音越清晰,即可表示為接收到的頻率越多;而原地停止不動,那么籃子里的蘑菇就不會變化,相當于距離不變,聲波源不變,那么聲音不會變大或變小,則表示為頻率不變;如果將時間向后倒退,那么小姑娘開始采蘑菇之前并無一個蘑菇被采進籃子,則表明距離過大,頻率低或為零。這個比喻就很簡單,因為采蘑菇的小姑娘這個情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幾乎全部聽過,不存在比喻上的鮮見,那么學生在這個比喻的理解上是平等的,有可能有些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更感興趣,將有難度的物理知識簡化成與兒時童話故事的對比轉化,極大的降低了理解的難度,使學生對此概念不再困惑,且培養(yǎng)了學生對難度問題的簡化或轉變理解方式的能力,能夠大大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2.2整合信息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科技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資源豐富多樣,教學中能夠利用的電子信息資源多種多樣,比如音頻教學、視頻教學等。在這一信息時代,高校教師不能局限于課本教材的單一講解,要積極應用新型的信息教學模式,主動開發(fā)多元智能,整合網絡信息資源,實行翻轉課堂或微課、慕課等,使學生自主查閱相關物理知識的講解視頻和線上演示,以激發(fā)學生利用信息資源主動學習的興趣,借助多樣化的信息資源,豐富教學模式,演示物理模型,樹立學生的多元智能主體意識,強化多元智能的學習理念以激發(fā)他們的潛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點并加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對運用信息資源教學進行合理的整合,豐富信息化物理教學模式,提高物理教學的水平和效果。
2.3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
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教師在教授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思考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并在課堂上使用專業(yè)知識剖析其產生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觀察和思考能力,并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能夠應用到實際中,例如,在學習摩擦力時,可以舉騎自行車的例子,騎行過程中與剎車過程中的摩擦力不同,即剎車就是利用摩擦力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回到家中推著自行車轉和剎停,能夠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對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參考文獻
[1]馮海娟.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D].首都師范大學,2008.
[2]蔣春山.發(fā)展學生多元智能,強化高中物理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5):144.
[3]劉建剛.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物理有效教學中的應用[D].延安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