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高校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時,美術課程建設是其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教育人員必須對其加強重視,科學建設美術課程,確保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本文綜合探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美術課程建設的具體策略,分別從課堂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內容四個方面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
高等院校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時,美術課程建設的有效落實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育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確保能夠合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為了進一步明確學前教育專業如何更為有效的實施美術課程建設,特此展開本次研究,希望能夠有效推進現代教育事業發展。
一、明確課堂教學目標
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美術素養的科學培養,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美術課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幼兒園教師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不僅需要基于幼兒思維特征,科學開展創造性活動,同時還需要確保能夠利用藝術魅力對幼兒進行科學影響,實現幼兒心智的有效啟發,確保學生具有更高的創造力,保證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能夠進一步發現美,在此過程中,必須確保幼兒教師具有更高的美術素養。美術素養要求學生同時具備繪畫能力和素質教育理念,使其可以基于新課程引導,不斷強化個人審美素養[1]。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美術技能進行科學培養,通常情況下,幼兒思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活動和設置環境氛圍時,必須確保幼兒教師具有更高的美術能力,基于此,在學前教育專業,具體實施美術教育時,需要和幼兒園具體需求有效結合,對其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科學改變,將棋教學深度有效降低,使其進一步滿足幼兒學習需求。總之,教學活動需要和學生職業有效結合,確保能夠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進行更為有效的培養,實現學生美術素養的進一步提升,確保學生在未來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學前教育。
二、有效整合教學資源
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內整合素描課程和簡筆畫課程,一方面,教師通過向學生講解造型知識,可以使美術基礎缺乏的學生進一步掌握運筆方式,與此同時,寫生訓練的科學實施能夠科學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確保教師更為有效的向學生講述裝飾圖案的具體應用方法,確保學生可以對其變形和夸張等手法熟練掌握,進而對學生創造能力進行有效激發。確保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和思考進一步分析和想象相關事物,從而實現學生創編繪畫能力的有效提升,通過科學設置該部分課程,能夠實現學生基礎造型能力的有效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科學實施情感教育[2]。例如有效整合手工制作課程,首先,教師需要向學前專業學生教授,布藝,折紙,剪紙等手工技能,這么能夠實現學生手工制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其次,教師還需要對學生裝置藝術和材料藝術的線上方式進行科學教授,確保能夠實現學生藝術視野的有效拓展,保障學生創新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瓶蓋花和橡皮泥畫等多種繪畫方式,確保學生手工制作能夠和繪畫有效結合,該種結合的有效落實,能夠確保手工作品更高層的滿足幼兒審美需求,確保能夠對幼兒園環境進行合理裝飾。以此為基礎,不僅能夠對學生相關技能和方法進行科學獎樹,同時還可以確保學生可以感受多種手工藝術形式,對其創造性思維進行更為有效的培養,強化學生美術修養,確保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科學改進教學模式
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如果想要確保學生對其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更為合理的應用,教育人員需要對其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優化。例如,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和現代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有效結合,確保能夠更為高效的開展美術課程教學。在此過程中,教育人員需要利用互聯網設備建立教學平臺,在我國現階段,互聯網是現代人交流極其重要的一個途徑,在學前教育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需要有效結合互聯網和美術教學,利用微博,微信合理構建師生交流平臺,確保教育人員和學生能夠隨時分享和探討美術教學資源,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翻轉課堂和微課,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進而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培養[3]。高等院校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技術應用能力的科學培養,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協作意識,探究式教學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新型教學方法,能夠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有效激發。例如,在具體實施美術鑒賞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所學內容,確保學生能夠通過藝術知識科學分析美術作品。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中具體實施美術課堂教學,教育人員必須保障學生主體地位,對其進行科學引導,確保學生能夠自主發現問題,并對其進行更為有效的分析和解決,實現學生合作意識和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四、融入實踐教學內容
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教育人員不僅需要進行理論教學,還需要科學實施實踐教學,以此為基礎,才能對學生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進行更為有效的培養。在我國現階段,部分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具體教學活動時,實踐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在結束素描課之后,又沒有針對幼兒需求展開針對性訓練,進而使學生在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無法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合理應用[4]。基于此,在學前專業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時,教育人員需要進行實踐教學內容的合理融入,確保學生在后期走上工作崗位,能夠迅速適應職場生活。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教育人員首先需要進行隨堂實踐的合理設置,同時還需要為學生設置實習的機會,教師需要定期組織學生參觀幼兒園,明確幼兒園教學過程中美術應用的具體方式。其次,在課程教學后期,教育人員還需要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實習,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觀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和幼兒園進行有效合作,確保學生具有更高的應用能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有效整合教學資源,科學改進教學模式,融入實踐教學內容,能夠確保高等院校在開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過程中更為高效的開展美術課程建設,為其美術課程教學的有效落實創建良好的條件,確保能夠實現學生美術素養的進一步提升,使其在未來能夠更為高效的參與學前教育,為我國現代學前教育的有效發展創建良好的條件,使其更高程度的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教育教學活動提出的最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趙禎.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研究——以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J]. 藝術科技, 2019, 032(019):155-156.
[2] 裴杰.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實踐教學價值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0):209-210.
[3] 蔣宗珍. "實踐取向"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研究[J].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8, 031(001):104-107.
[4] 常辰. 應用型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美工類課程建設研究[J]. 藝術科技, 2019, 032(009):40-40.
作者簡介:華麗(1980—),女,碩士,講師,現在沈陽師范大學,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