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思政教學成為了高校教學中的重點,思政教學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建設正確的思政觀念,掌握當下時事的發展情況。但是,傳統的思政教學不僅枯燥,而且與當下的社會發展聯系不夠,不能提起學生興趣,也無法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了能夠改善當前在思政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可以采用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有機結合的方式,來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社會熱點;思政教學;教學方式;教學質量
高校中的學習是學生建立正確社會觀的一個關鍵階段,由于信息傳輸速度過快,導致許多不實新聞以及不良信息遍布網絡,這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人生觀和社會觀的建立。而在傳統的高校思政教學中,教學的內容對于學生當下的發展作用不大,無法為學生進入社會提供較大的幫助。為此,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成為了當下思政教學的改革方向,通過一些實際的社會案例,來向學生傳達正確地思政觀念,這對于學生人生觀和社會觀的建立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1.社會熱點問題的特性
1.1復雜性
社會熱點問題所涉及到的范圍十分廣泛,且內容結構也十分的復雜,在網絡上進行傳播,經常會出現斷章取義、錯誤引導的現象發生。社會熱點問題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事件本身結構的復雜、涉及到的人員關系復雜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各種各樣的分歧也是十分常見的。并且,由于網絡傳播信息的速度非常之快,部分網友可能會因為熱度的緣故,故意將其事件進行自我剖析,其中的觀點有明顯的錯誤,在較大的范圍內影響了許多青少年對于事件的看法。這樣的行為進一步促使事件變得復雜,部分社會熱點也會因為網絡輿論的緣故,往其復雜的方向發展,這也形成了一種不良的現象。社會熱點問題的復雜性也讓學生產生了許多錯誤的觀點,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提高對各類社會事件的判斷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2時代性
社會熱點問題之所以能夠引起廣大群眾的關注,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事件本身的熱度,熱度過高,信息傳播速度也就變得越來越快,這樣也會促使全國民眾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絡平臺上看到相關的信息。社會熱點問題的出現,代表著當下時代所存在的一個顯著性的問題,這也是社會熱點問題時代性的展現。不同的時代或者是不同的時間段內,所發生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某些著名的社會熱點問題也會成為一個時代的標志。在高校的思政教學過程中,時代性的標志尤為的重要,教師需要在講述一個事件時,突出事件發生的時代,這樣不僅能夠弄清楚事件發生的原因,還能夠讓學生理解,什么樣的時代環境促使了這一類社會問題的出現,提高學生對于社會事件的判斷能力。
1.3廣泛性
當下是信息化的時代,網絡技術十分的先進,在這一時代下,最為突出的優勢就是信息傳輸的高速化和精準化。一個熱度過高的事件發送至網絡平臺上,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全面地擴散,不僅全國各地都能夠收到事件相關的信息,國外的網絡平臺上可以收到相關的新聞信息,這就是信息化時代下,信息傳播所帶來的影響。社會熱點問題傳播的廣泛性有優勢也存在劣勢,優勢在于信息傳播的廣泛可以引起大家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從而避免再次出現同類問題,降低傷害率。劣勢在于,信息傳播過于的廣泛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假信息,混淆群眾的視線,導致輿論不良偏向,同時還有可能造成問題逐漸復雜化。社會熱點問題的廣泛性主要是受到了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但這也是無法去避免的,所以高校的思政教學就需要加強學生對真假信息的判斷能力,提高自身的主觀意識,不要被這些假信息給左右思想。
2.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結合的重要性
2.1促進學生正確社會觀的建立
思政教學事實上就是思想政治教學,處于大學時期的學生即將面臨的是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具有非常強的社會性、復雜性等,為此,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社會觀念的教育和建設。完善學生社會觀的建設,有助于學生進入社會后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秉承著正確積極的社會觀,能夠較大程度上地提高自身的素質,無論是對學生的發展而言,還是對社會的發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觀主要是以社會性質為主導的思想觀念,目前我國弘揚的是“社會主義社會觀”。所以,在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的結合上,可以通過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來促進學生的“社會主義社會觀”的建立,不僅可以豐富思政教學的內容,同時也達到了學生正確社會觀的建立。
2.2引導學生進行正面的思考
目前,網絡上的信息量十分的龐大,同一個熱點問題所引申出的觀念不盡其數,學生是一群觀念尚未建立完全的群體,若直接從如此龐大的網絡信息中去了解一個問題的本身,很容易會被錯誤的觀念所引導,進而產生一些負面的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思政教學若不及時加強學生思考方式的引導,可能會讓學生這種負面的思考逐漸加深,影響學生后面的健康成長。所以,利用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來對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思考非常的重要。通過分析某一熱點問題,讓學生能夠明白這一問題所導致的后果是什么,以及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讓學生清楚,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如何進行正確地思考和解決,這才是思政教學中的重點。正面的思考對于學生判斷事物來說非常的重要,遇到問題時正確地思考方式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美地解決好問題,這也體現出了思政教學本身的意義。
2.3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事實看本質
在現代的社會中,不僅是學生,成年人也存在有同樣的問題,就是看到了事實的本身,但是不去理解事實背后的本質,所以導致同類的問題反復出現。傳統的思政教學更加偏向于向學生傳輸社會主義核心觀念的概念、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等,但是都未將這些知識進行生活化、明確化,使得學生在看到一些問題時,根本就無法與一些書本上具有深意的知識進行聯系,這樣也就失去了思政教學的真實含義。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進一步對書本上的思政知識進行升華,通過舉當下社會熱點問題的案例,來逐步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事實看本質,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判斷能力,并且還能夠強化學生內心的正確觀念,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成長。
3.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結合的策略分析
3.1引入案例分析法
概念性的知識傳輸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則會導致教學的質量非常低,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容易產生疲倦感,并且也缺乏聯想性,所以根本無法理解知識背后的深意。利用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結合的方式,能夠通過舉案例的方式,來向學生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本身,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例如,某類社會熱點問題在當下的時間段中爆發,信息擴散得十分廣泛,且這一問題的性質十分的嚴重,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反響。教師則可利用這一問題作為教學案例來向學生進行剖析講解,分析問題的內部結構,讓學生能夠掌握其中的邏輯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問題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如何看懂問題背后的真相。另外,教師在選擇某類社會熱點問題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過濾好一些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地體現出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結合教學方式的優勢。
3.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處的學習環境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進行學習的,從未直接接觸過社會來進行實踐性的學習,這樣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有一個較大的缺陷。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相結合,可以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接觸到一些社會性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社會經驗,同樣也能夠考驗學生在活動中的一些表現。例如在出現某一社會熱點問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了解社會上的人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在收集完對應的數據信息后,讓學生進行統計,再根據統計的結果,來分析其中的一些主要觀點。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對這一現象的看法,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向學生輸出正確地思想觀念,讓學生可以記憶深刻。
3.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
在信息時代下,教育資源的搜索和相關數據信息的搜索十分的便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便利性,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內容。在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結合的教學方式下,可能部分社會熱點問題的信息不夠全面,教師即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搜索出更多準確的新聞數據,然后在課堂上,將這些數據通過多媒體屏幕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到。其次,在面對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社會問題,教師還可以利用技術進行現場模擬,讓學生能夠投入到其中,深刻的進行體會,產生出自己對于問題的一些想法。然后教師再按照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論,逐步向學生解釋實際的情況,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想建設。
結束語: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大,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想建設,許多高校都開始采取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有效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思政教育教學。本文主要是針對這一教學方式來進行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社會熱點問題所具有的特性,然后闡述了社會熱點與思政教學結合的重要性,最后對該教學方式提出了合理的應用策略,包括引入案例分析法、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等,以此來提高社會熱點問題分析對思政教學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劉艷會.淺析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的有效結合[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07):57.
[2]潘偉偉,殷波.試論社會熱點與高校思政教學的有機結合[J].學周刊,2019(35):8.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