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娜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性。當前,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同業競爭加劇、新金融業態沖擊等經營環境變化的影響,商業銀行內部的合規風險也在不斷暴露。在監管日益趨嚴的形勢下,合規風險成為了監管部門和各銀行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的一類風險。本文根據商業銀行當前合規管理形勢和現狀,分析了基層機構在合規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提升基層機構合規風險管理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機構;合規風險;建議
隨著金融一體化以及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業綜合化經營和數字化經營轉型,我國的銀行業務呈現出業務的復雜化、產品的多元化與服務的信息化等特征,導致銀行業的風險系數升級,從而對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列為“三大攻堅戰”之首,其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重中之重。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同業競爭加劇、新金融業態沖擊等影響,商業銀行內部的合規風險也在不斷暴露。在監管日益趨嚴的形勢下,合規風險成為了監管部門和各銀行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的一類風險。本文擬對商業銀行基層機構面臨的合規形勢和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對策和建議。
一、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概念
根據《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合規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因沒有遵循法律、規則和準則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的風險。
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是指商業銀行為控制合規風險,實現合規經營目標,通過特定的組織機構,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標準和程序,主動使自身的經營管理行為合規的動態過程。商業銀行是典型的風險管理企業,合規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一項核心的風險管理活動。有效的合規風險管理是商業銀行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基礎,也是構建有效內部控制機制的核心。
二、提升商業銀行基層機構合規風險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一)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必然要求。隨著新冠疫情在各國的蔓延,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貿易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國內外金融生態和經營環境不確定性愈加突顯。合規管理是金融機構安全穩健運行和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各商業銀行必須建立健全合規風險管理體系。
(二)強監管形勢下的必然要求。2017年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等專項整治,開啟了金融業“強監管”、“強問責”周期的大幕。進入2018年,強監管態勢延續,銀保監會系統共下發約3777張罰單,罰沒金額超20億。2019年銀行業監管邁入常態化,全年銀保監會系統共下發了約3382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約9.49億元,2000多名相關人員受到行政處罰。在此種形勢下,基層機構面臨嚴峻的違規處罰風險。
(三)商業銀行健康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從近幾年的公開信息看,銀行違規屢見不鮮,銀行員工涉及重大監管類案件也時有曝光。每個案例的背后幾乎都有合規意識缺乏、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管控不足、處置不力、日常檢查不到位等問題。
三、商業銀行基層機構合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管理實踐看,商業銀行合規工作尤其基層合規管理工作距離監管要求、國際先進銀行實踐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規理念、合規意識尚有不足。在基層,存在合規與發展相對立的觀念。部分基層機構在業績指標考核的壓力下,從管理層到一般員工將業務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當業務發展與合規管理發生沖突時,往往會為了業務發展而放松合規管理要求。
(二)組織架構不健全,合規隊伍整體偏弱。當前,大部分基層機構沒有設立獨立的合規崗位,或者雖設立了崗位,但人員專業能力與基層合規工作的客觀要求仍有差距。合規人員專業性、獨立性、權威性、專職性存在不足,合規風險識別、評估及技術水平相對滯后,難以實現合規管理的連續性、有效性、系統化。
(三)合規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相對缺乏,尚未建立起統一強大的合規管理系統和工具。合規部門與各業務部門信息管理系統共享程度較低。合規管理信息數據來源較為單一,未能與業務運營、風險監測管理系統有效對接,合規風險監測與違規行為存在時間差,信息來源具有被動型,主動監測風險、分析風險受到制約。
四、提升商業銀行基層機構合規風險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正確認識和處理合規管理與經營發展的關系。銀行是經營風險的企業,在全面風險管理中要增強風險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調性,應綜合考慮合規風險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和其他風險的關聯性,確保各項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的一致性。要將合規管理融于經營發展之中,樹立合規創造價值理念,實現合規管理和業務發展的有效平衡。
(二)持續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加強合規文化宣傳和典型案例教育,逐步培養全員的合規意識,真正實現合規管理由被動控制向主動管理轉變。讓主動合規理念深入人心,從高層做起,從全員抓起,讓全體員工樹立誠信與正直的職業操守和價值觀念。
(三)完善組織架構和合規隊伍建設。合規組織架構要覆蓋各層級、各條線,做到合規管理有部門、有崗位、有人員,職責明確、分工清晰。尤其在基層機構,一定要有崗位、有人員、有職責,保證合規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四)優化管理運行機制。一是明確部門、層級職責和任務,合規部門承擔合規的管理責任;業務部門是合規的第一道防線,承擔合規的主體責任;審計部門是事后監督,著力于事后揭示問題,屬于第三道防線,二是加強部門、層級間的協作配合,及時共享信息。三是做好合規風險監測和報告工作,實現信息有效傳遞。
(五)加強管理制度建設。一是繼續完善合規管理制度,制定操作性較強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對于基層來說,制度宜簡便易操作,可以清單化、手冊化的方式制定管理制度,做到職責清晰,邊界明確,制度之間不沖突。二是要對制度進行合規性審查,從源頭上防范合規風險。
(六)借助科技手段,支持合規的全流程管理。積極探索借助科技手段和IT技術,打造合規管理的技術平臺,逐步建立制度檢索、合規審查、風險監測、問題發現與整改、風險提示于一體的統一管理平臺。通過建立數據管理模型,將合規管理融入業務流程,及時進行合規信息的匯總分析和風險的及時預警,做到合規管理關口前移,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控。
(七)完善考核體系和加強問責。加大合規風險在全面風險考核體系中的比重,提高合規經營類指標在KPI等考核體系中的占比,通過考核引導基層機構重視合規管理,依法合規經營。探索對合規部門和合規人員的單獨考核,以保證合規管理的獨立性。建立有效的問責制度。嚴格對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認定與責任追究,充分體現倡導合規和懲處違規的價值觀念。
五、結束語
商業銀行基層機構點多面廣,通過建立健全合規管理體系,打造先進的合規理念和文化,進一步提升基層機構的合規管理水平,將有利于商業銀行持續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增淼.關于加強銀行基層網點內控合規管理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4).
[2] 宋魁智.提升商業銀行基層機構內控合規管理有效性的途徑初探[J].商訊,2019(33).
[3] 宋光明.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與合規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征信,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