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為了更好地順應新媒體時代的需求,亟須改進廣播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本文對新媒體時代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索新媒體時代下如何更好地改進廣播新聞采編工作,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編輯;挑戰;對策
中圖分類號:G2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8-0136-02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傳統廣播新聞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新媒體對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此時,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亟須結合時代的需求進行轉型,從而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推動我國廣播新聞事業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采編現狀及問題
(一)新聞采編理念與方式方法較為陳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方式都較為單一,但不可否認其發揮的作用,然而單一的廣播新聞采編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的需求。單一的廣播新聞采編方式與工作方法直接影響了新媒體時期廣播新聞質量的提高。新媒體視域下,媒體傳播行業亟需結合時代需求,進行創新與改革,而單一的采編方式是創新道路上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1]
(二)新聞時效性明顯不足
對廣播新聞而言,時效性不僅關系到其播出的新聞質量,同時也關系到受眾群體對播出新聞的關注度。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扮演著信息的傳播者、接收者的角色,人們可以通過一些網絡、自媒體平臺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新聞消息。而對廣播新聞而言,在搜集到新聞資源后還要進行層層審核,此流程耗費的時間會大大影響其新聞播報的時效性。因此,要想抓住受眾群體的注意力,就必須重視提高新聞采編的時效性。
(三)采編工作人員與受眾群體間的互動性不足
縱觀廣播新聞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不難發現其與受眾群體間的聯系頗少,這與當前新媒體時代的媒體傳播趨勢和特征十分不協調。在新媒體時代,人人都是新聞的傳播者和接收者。然而受傳統新聞采編模式的影響,許多廣播新聞電視臺的采編工作人員不注重與受眾群體的聯系,這在無形中也導致新聞采編工作具有局限性和閉塞性。
(四)采編工作人員媒介素養較低
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素質不僅直接影響新聞的質量,同時也會對廣播新聞事業發展進程產生巨大的影響。當前我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廣播新聞事業的發展。傳統的廣播新聞采編將重點放在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收益上,然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新聞采編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這也就在無形中對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廣播新聞編輯沿用傳統的新聞采編方式,使得新聞具有單一性、陳舊性,無法吸引受眾群體的注意力。此外,在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也十分重要,會直接影響新聞的質量、傳播度和報道深度。[2]
二、新媒體時代提升廣播新聞編輯能力的必要性
信息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新媒體時代悄然而至,為了順應時代的需求以及廣播新聞發展需求,應著重提高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為我國廣播新聞發展打造一支專業的新聞采編團隊。盡管在新時期,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已經有所提升,但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還應逐步得到解決,最終更好地推動我國新聞事業發展。
三、新媒體時代加強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關系到新聞素材的獲取質量,同時也關系到后期新聞播出的反響。因此,相關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學習新興采編技能,增加自身的知識積累,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在不斷積累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對新聞素材的篩選能力和新聞素材的敏感度和判別力。此外,廣播電臺內部也應重視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定期舉辦行業內專家經驗分享會,使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分享會上吸收優秀前輩的有效經驗,逐步提高個人綜合能力。此外,還可組織定期培訓,進一步結合時代需求,開展繼續教育,提升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最后,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逐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對新聞內容進行客觀、公正、科學的采編,保證新聞報道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例如美國會議院通過“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事件,美官員多次發表歪曲、攻擊中國政治制度和內外政策的言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調查此事件的過程中要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保持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在采編過程中正確引導輿論。[3]
(二)采用多種形式的新聞采編方式,注重廣播新聞深度報道
在新媒體背景下,互聯網在媒體傳播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網絡媒體平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新聞的發布,這是傳統廣播電視所缺乏的。廣播新聞采編可利用網絡媒體這一渠道,提高廣播新聞的時效性,在進行新聞采編信息搜集和整合的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大數據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提煉,加快新聞采編工作的整個流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在對新聞進行采編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官方微博視頻以及外交部官方微博放出的視頻進行信息的整合。此外,為了加強廣播新聞的深度報道,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應深度了解事件,切實對相關人員進行深度采訪,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最終將真實、可靠的新聞信息傳遞給受眾群體,使受眾群體了解真相。這種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廣播新聞的時效性,同時也可獲得更多的關注。
(三)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
在新媒體背景下,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泛。新媒體具有更強的信息傳播性和交互性,這是廣播電視新聞所缺乏的。但是相較于新媒體而言,廣播電視媒體具有更強的權威性,其播報的新聞具有更強的客觀性和可靠性。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廣播新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廣播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體時代,要想提高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命力,廣播新聞采編必須積極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推進新聞采編方式的創新與變革。例如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可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直播平臺等發布相關新聞信息,一方面可加強新聞與受眾群體間的互動,另一方面也便于廣播新聞采編信息搜集。例如新疆廣播電視臺開設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實時對所播報新聞進行二次播出,這種方式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新聞的傳播度和關注度,同時也有利于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更好地了解受眾群體的新聞閱讀習慣及喜好。此外,也便于采納和接受受眾群體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推動新聞采編工作在新媒體時代順利高效開展。
(四)樹立創新意識,順應時代需求
新媒體時代下,要想更好地完成新聞采編工作,創新工作不容忽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不僅涵蓋采編形式的創新,同時也涵蓋采編內容的創新。對此,電視臺內部應為新聞工作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同時積極引進新的新聞采編方式及方法。此外,電視臺還可組織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更好地順應多媒體時代的采編需求。同時新聞采編工作人員還可積極學習新型數字手段,提升新聞采編效率。
四、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的發展離不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努力,新時期的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積極應對時代帶來的挑戰,同時不可否認的是新媒體也為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必須認清廣播新聞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時代背景和需求,逐步提升廣播新聞采編能力,為我國廣播新聞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堅.融媒體背景下傳統新聞采編的困境及突圍[J].中國傳媒科技,2018(12):81-83.
[2] 聶宗權.探討電視新聞采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02):27.
[3] 張薇.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做好新聞采編工作的建議[J].西部廣播電視,2018(12):169-170.
作者簡介:吐爾遜·托乎提(1971—),男,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主任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