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大數據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大數據技術給這些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特別是以電子技術和信息為主的媒體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大數據有效促進了媒體的融合以及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為媒體的功能、內涵都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本文主要探討大數據對媒體融合建設發展的作用以及實際意義,同時提出媒體大數據建設運用的思路,希望可以為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大數據;融媒體;建設;運用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8-0216-02
隨著大數據技術在各行業的不斷滲透,各行業都迎來了新的發展浪潮,特別是伴隨著互聯網、社交網絡、移動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信息獲取的渠道變得越來越豐富,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逐漸成為了當前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借助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對各種數據進行快速采集,利用平臺進行快速分析、加工、傳遞、發布,已成為當下廣電行業發展的熱點。
一、大數據
大數據也被稱為巨量資料,因此需要尋找一種新的處理模式來應對這些巨量資料,只有具有更強的洞察力、決策力以及流程優化能力,才能從容地應對海量的多元化信息資產。大數據技術真正的戰略意義并不是這些龐大的數據,而是對其進行的專業化處理過程,通過這種專業化處理可以對數據進行“深加工”,使這些數據實現更大的價值。大數據的4個特點主要是:種類繁多、數據體量巨大、流動速度快及價值密度低。[1]根據其定義及特點可以明顯地看出,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大數據,不能只關注數據本身,更多要關注如何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大數據的市場價值。
二、大數據技術對融媒體建設的作用
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支撐,當前媒體融合就是將媒體、數據以及技術整合起來,構建一個融媒體綜合平臺,大數據技術對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有效解決了傳統媒體質量不高的問題,提高了媒體傳播的實時效率。各地廣播媒體都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不斷探索和創新大數據技術與自身業務的有機組合,從根本上創新媒體融合發展的新理念,不斷推動傳統媒體朝資源、渠道、融合的新媒體過渡轉型。如我國某電視廣播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2018年就開始加強融媒體業務平臺的規劃和建設工作,融合了APP、制作網、頻道、公眾號以及微博等網絡資源,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全媒體指揮調度平臺系統,真正實現了資源、媒體傳播的統一調度和部署。利用大數據技術的挖掘和數據分析能力,不斷創新互動環節,實現多平臺生產、多渠道信息發布的目標,對信息的高效采集、篩選、分析、整理、審核、發布都是非常有利的,滿足了信息的可管可控、實時互動的現代化要求。[2]廣播電視融媒體業務綜合平臺完善了電視、廣播、新媒體分發體系以及生產業務體系,實現了廣播、新媒體采訪、編制、播放、傳播以及電視傳播等聯合生產,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效進行了二次整合,實現了一體深度發展,真正實現了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元分析和傳播,有效拓展了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渠道,為融媒體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融媒體建設中大數據的運用
(一)融媒體內部大數據
第一,分析媒體大數據。傳統媒體如電視臺在內部生產大數據方面,數據孤島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對此可以利用大數據支持的云平臺來構建統一的內容庫。[3]通過構建統一的內容庫,可以完美地解決外部數據的匯集以及管理問題,同時也可以增加一些標準服務,真正實現各業務統一管理、各項數據統一交換的目的。
利用該平臺,可以全面地支撐全媒體線索的采集、匯聚、融合生產、發布、新聞指揮等諸多業務生產,除了上述功能以外,這種統一的大數據庫還可以進行大數據的分析、檢索。大數據分析可以對內容庫中的數據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輸出的結果可以作為參考來使用。這種大數據是人類日益普及的各種網絡行為產生的,涵蓋了人類的日常喜好、真實意圖,而不是傳統意義的結構及數據。[4]換句話來說,大數據可以精準地對每個個體的網絡行為及愛好進行定位,這樣就可以更方便使用人員隨時找到自己喜好的內容。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精準、智能地完成廣告的推送服務,提高推廣和傳播的效率;另外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輔助節目實現精準化,更好地提高節目的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大數據支撐的融媒體統一內容數據庫除了具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外,還可以提供一定的檢索功能,如分類檢索和全文檢索的模式,針對不同的實際需求可以提供一些全面的服務。
第二,融媒體大數據的呈現。在構建了統一的數據庫以后,可以對不同的數據進行系統匯總,然后呈現出來,使數據覆蓋全媒體,實現傳播渠道在活動、節目以及營銷3個層面的數據分析,為廣播電臺的基層、中層及高層相關人員的辦公、決策以及合作等提供更多可參考的數據。這樣不但可以實現廣播電臺的長遠發展,還可以為基層人員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熱點分析以及文章內容分析等,幫助基層員工快速抓住文章內容熱點,找到有深度的熱點話題。
(二)融媒體外部大數據
筆者認為,未來要對廣播電視臺一些外部的傳播大數據、傳播的到達率及影響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應該引入公有云大數據服務,這樣可以更加具有針對性,從而避免一些盲目的數據采集和匯總分析。全方位的數據快速采集,其信息源主要包括全量微博信息、互聯網全量數據、各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論壇以及一些視頻網站等。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優質的分布式算法,如數據的處理、機器學習算法、特征工程等,完成對這些海量數據的匯集分析,經過更加復雜的計算,從而呈現出更加精準的業務洞察力。[5]
這種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平臺可以幫助進行精準的分析,從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出用戶的群體畫像、收視率、傳播成功率等數據,對欄目的創新制作非常有利。如可以通過對微博進行不同層次的分析,包括其傳播途徑、受眾屬性、意見分歧、情感等,通過對傳播途徑的分析可以找出每條微博的走向路徑,分析出大眾的喜歡程度,找到用戶的喜好方向。或者可以通過對一條微博在72小時內的傳播熱度曲線來直觀地呈現出該微博的受眾歡迎度,包括地域分布、賬戶類型、性別以及是否存在水軍的情況。借助大數據的實時快速在線分析,可以快速地完成數據探查,對欄目組來說也可以根據數據分析挑選合適的嘉賓或者植入合適的劇情、廣告等,相對于傳統的數據分析來說,這種智能化分析在規范性和預測性方面更加可靠和高級。
四、結語
在融媒體建設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采訪、編排還是播放等各個環節都會產生海量的數據,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好地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精準指導運營,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商業價值。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和資源,可以為界面的策劃選題、制作、播出以及營銷等諸多方面都提供非常寶貴的數據支撐,促進電視界面不斷創新和發展。因此,融媒體平臺的建設發展應該更多地利用大數據的數據分析和挖掘能力,將大數據的思維深刻地融入融媒體綜合平臺的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紅天,孫欣,徐少勇,倪巍.“大數據”在融合媒體建設中的運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7,44(05):36-39.
[2] 徐國棟.大數據技術支撐融合媒體建設的討論[J].數字通信世界,2019(10):111.
[3] 張先琨.大數據技術支撐融合媒體建設[J].廣播電視信息,2018(01):70-72.
[4] 黃永卿.大數據技術在媒體行業的實踐與應用[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18(01):59-63.
[5] 張潔.大數據背景下的媒體融合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2(30):85.
作者簡介:張清燦(1984—),男,廣東陽東人,本科,記者職稱,研究方向:數據化運營,智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