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銘
摘 要: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了怎樣去提高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這其中策略頗多,主要有從課外閱讀上提高文學的鑒賞能力;在背誦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及自身發展;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節日上感受傳承精神并探索文化的奧妙;在日常生活中提升運用能力及技巧。文章在此之前還介紹了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語文學科素養;高中生;教學法
在眾多的基礎教學學科中,語文是及其重要的學科之一。學好語文不僅是學習簡單的語言漢字,更多的是對知識的滲透及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種理解與傳承。在課堂上,特別是語文課,更是對老師與學生互動能力的一種考驗,不僅要帶動學生進行交流,使其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并掌握語言運用技巧,從而培養核心素養。
一、語文學科的重要內容
(一)課外閱讀上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除了在語文課上的閱讀并品味文學作品之外,課外的閱讀也是提高文學鑒賞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而高中是掌握對文學作品審美鑒賞的最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僅有著一定閱讀量的積累,更是有著獨到的思想,表達能力亦是成熟。要想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得到空前高度,不僅離不開老師在課堂上對文學作品鑒賞的帶領還有學生在課后閱讀的實踐鑒賞。怎樣提高?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審美鑒賞體驗,不斷的深入理解并養成該審美意識,發現美、收獲美,才能提高作品鑒賞能力。提高審美鑒賞能力不是一次體驗活動就能達到的,只有不斷地積累經驗再不斷地實踐,才能發揮的最好。
(二)背誦中提高思維能力及自身發展
思維能力的提高方法有很多,在文學作品中的提高最簡單的方法大概就是朗讀、寫作以及背誦,在高中階段這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對教學來說也是主要內容之一。多方面的思維能力的提高不僅意味著語言的運用技能具體化,更是自身發展的重要環節。在背誦中積累語言知識并提高思維,這是語文這一學科學習的標準之一也是其目的。
(三)文化傳承及探索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文學的教育中更是離不開中華文化,而現代的教學更是應該結合傳統及現代文學的精髓,并傳承該文化,實現兩者的統一。除此之外,我國是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每個地區的文化又不盡相同,在端正自己的文化態度之外,還要有自覺意識,理解與尊重的文化的差異。對于傳承文化,教師應先是理解與掌握文化,在有著多角度思考并有個人的見解后,展望文化未來,結合現代文化并使其相融合,這樣才能做到最好的傳承。而學生的文化理解是在學習與實踐中表現,除了繼承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開拓視野并發揚文化精神。對于不同的文化,教師應掌握其內涵并平衡差異,讓學生走進文化中探索,在求知欲望的帶領下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及亮麗之處從而傳承中華文化。
(四)語言運用及技巧
溝通在日常生活中是人與人之間必不可少的環節,而溝通能力的提升自然離不開語言的正確運用。在據魅力的語言中,其構建是對所學的語文知識積累的整合,再根據語言經驗,運用其文字特點形成。語言構建又是眾多科學素養中的基礎,也是語言的獨特性。對掌握的知識進行梳理,再根據規律進行運用,便是溝通的技巧。因此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對語言的巧妙運用及運用素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也是重點內容。
二、高中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通過課外閱讀上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語文這門學科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語言文字還還應該讓他們領悟到語文的藝術性,并教會他們審美鑒賞文學作品,培養他們的創造素養。而中國名著就是很好的審美鑒賞教材,每一部經典名著都集合了語文的藝術性和文學性,所以教師應該極力地推薦學生閱讀各種經典文學作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寫寫讀后感,對作者思維邏輯的分析,最好是對于文章中寫得深得人心地方,進行多次閱讀,理解其內涵并分析為何深得人心。其他同學是否同意這一觀點,同意或者不同意得理由是什么,這樣不僅可以探討作者的寫作藝術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掌握了作者的寫作思維后,還可以運用這一邏輯結構寫一篇相關的的文章。
(二)通過背誦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及自身發展
背誦其實也是在語言運用的一個形式,換個說法就是將別人的語言構建的運用在自己口中說出,這不但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掌握與學習更好的語言運用技巧。在背誦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感官的運用,更容易梳理文章的思路及總體的邏輯結構,從而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個片段,印象深刻的同時培養了他的思維發展。因為在每篇文學作品中,都有著作者的整體邏輯,為表現主人公的個性或特點,語言特點是十分明顯以及值得學習的。再者說,在閱讀或背誦過程中,學生將自身代入主人公的處境,結合他的形象特點及環境等因素來分析文章的思維。這樣不但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還促進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通過對節日探索文化傳承
不難發現在很多的課文中都提及到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教學課文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收集并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整理這些節日的來源、傳說故事及習俗等資料,在課堂上分享,并在節日到來之際感受氣氛,了解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學生要學習的不僅是對節日的了解,更應該掌握的是優秀文化的傳承,對中華上下五千年優秀文化的探索。樹立文化自信,為源遠流長的文化感到驕傲與自豪,并更好的將文化傳承下去。
(四)日常生活中提升運用能力及技巧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照本宣科,而應該利用多媒體教學,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聲音、圖像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讓學生更容易接納教學內容而且還能印象深刻,并且可以模擬教學中讓學生代入角色練習該怎樣運用語言來表述人物思想,從而加深文章的印象,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將該語言運用技巧表述。
總結:語文核心素養是通過教師與學生課堂的一次次互動來積累,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并從最基礎的開始。先要讓學生對語文有一定的興趣,感受文學的重要、魅力及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再接著設立更高的目標,最后成功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而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教師與學生的磨合,共同的努力。在現階段的教育中,大多數的學生是明白語文的意義,而這種環境恰好對提高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有益。
參考文獻
[1]張治中.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初探[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7,(3):83-84
[2]左延慧.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構高中文言文教學高效課堂[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1):80-84
[3]肖利.高中語文課堂中滲透語文核心素養的幾點思索[J].新課堂·下旬,2016,(1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