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娜
【摘要】兼職教師作為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有力補充,針對目前兼職教師管理現狀,根據作者多年民辦高校從業經驗,從國家和政府支持、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創新能力、人文關懷等幾個方面進行建設,提高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和促進未來良性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兼職教師
近幾年,國家對民辦高校各種政策扶持使民辦高校招生規模不斷增大,為滿足教學需求大量聘請兼職教師作為本校師資的補充,而兼職教師來自不同企事業單位和部門,職業、年齡、從業經驗等跨度大,教育理念、授課方式方法等各不相同,導致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難度增大。
一、加強民辦高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響應國家關于教師教育等相關政策得必然需求。
國家發展大計在教育,教育發展大計在教師。隨著各種教育法律如《教師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和各種政策如《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等相繼出裁可以看出,國家非常重視教師的個人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給予不同的指導意見。民辦高校兼職教師也不能游離于國家法律和政策之外,必須在國家法規和政策的指導下成為高校合格教師隊伍中的一份子。
2、民辦高校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因素。
民辦高校因為受錄取政策等因素的因素影響生源質量相對較弱,再加上建校時間短導致民辦高校社會認可度低,師資的水平密切關系到民辦高校未來發展的動力。因為資金短缺,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相對于學校規模來說嚴重滯后,兼職教師在民辦高校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和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民辦師資隊伍綜合水平,首先要加強兼職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
3、民辦高校師資隊伍規范化管理的必經之路。
教師教育是提升教育質量的動力源泉,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管理會逐漸走向規范化。2018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教師教育行動規劃(2018-2022年)》中指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遵循教育和教師成長規律,著力培養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在民辦高校師資隊伍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兼職教師隊伍首當其沖,他們來自不同企事業單位和部門,年齡、個人經歷、價值觀等大相徑庭,對教育教學的理解差異大。2018年11月教育部印發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事項準則,來規范教師行為,這就更需要民辦高校加大管理力度,統一思想和行動,才能確保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二、目前民辦高校兼職教師隊伍現狀
在國家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國家鼓勵企業人員到高校任職,同時也支持在校老師到企業實踐,甚至把兼職教師納入評估工作,其現狀如下:
1、兼職教師管理方面。民辦高校兼職教師沒有統一的崗前培訓,對兼職教師教育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對教師職業道德理解不透、對教學模式和方法不熟悉等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對兼職教師的授課計劃、教案和教學過程等管理松散,導致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兼職教師的考評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教師教學積極性不高;兼職老師在高校得到的關注度較少,和學校而交流互動偏少,會產生被邊緣化的錯覺。
2、兼職教師到民辦高校任教的原因。多數教師選擇到民辦高校任職是因為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懷著對教育的熱忱、對教師職業的敬意而來;部分教師是因為單位“派遣”,到高校任職是為了完成原單位的工作任務;還有一部分老師是因為空余時間比較多,為了獲得更加充實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而來。
3、兼職教師應聘途徑。民辦高校兼職教師的應聘途徑多樣,有的是經過熟人介紹、有的是因為單位的派遣任務、有的是自己到民辦高校應聘等,說明民辦高校對兼職教師的招聘沒有統一的流程和標準,程序混亂。
4、教學能力方面。民辦高校的兼職教師很多來自企業,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系統學習,對教育教學規律缺乏了解,對大學生的認知和行為習慣不熟悉,對授課方式方法掌握不好,雖然他們掌握了各專業的前沿知識,卻不能被學生所接受。
三、民辦高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對策
1、國家和政府鼓勵企事業單位人員到高校任職
國家和政府為了支持民辦高校的發展,根據當地民辦高校的需要和特色,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人員到民辦高校兼職。國家牽頭設立專項經費,對兼職工作做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補貼和獎勵。在政府幫助下,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把可行的單位、人員和專業研究方向一一列出,民辦高校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對應的單位和個人聯系。政府還可以建立兼職教師資源數據庫,企事業單位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兼職教師應聘,政府人員錄入信息庫并確保信息的可靠性,這樣既方便民辦高校兼職教師的聘用工作,也方便民辦高校建設自己的兼職教師團隊,切實提升對兼職教師的有效管理。
2、制定并完善民辦高校兼職教師聘任制度。
民辦高校人事管理部門制定完善的兼職教師聘任制度,從教師的聘請、工作職責、教學內容、經費標準、安全協議、權利與義務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詳細的規范,并且簽訂聘任協議,發放聘任證書,讓老師們的工作有章可循。
在培訓制度方面,入職時對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從國家教育政策和法規、師德師風建設、教師的責任和當擔、教育教學理論,到民辦高校辦學特點、管理模式、各項規章制度,以及教學目標、人才培養方案、教案書寫規范、常用的教學方法等等進行系統的培訓,讓來自不同企事業單位和部門的兼職教師盡快適應民辦高校的各項工作;還要加強日常的培訓,通過定期的學術講座來提升專業能力;對新教師還要加強教學基本功培訓、信息化教學手段培訓,確保每位兼職教師都能勝任本職工作。
在民辦高校教師資格認證方面,可以根據目前專職教師的標準,兼職教師達到一定的服務年限、每年達到一定的工作量和科研量,就可以參加民辦高校兼職教師的資格認定,讓兼職教師的身份得到認同,增加他們的歸屬感,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中來。
在考核制度方面,建立學校評價、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三方相結合的評教制度,以切實有效的對兼職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做到對教師的考評客觀、公平、公正,以評促教。
在薪酬、福利和績效方面,民辦高校人事部門應該制定出相應的制度。在薪酬方面可以在參考教師學歷、職稱的基礎上采取“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策略,對兼職教師進行差異化管理的同時,明確兼職教師付出與回報的關系;對教學、大賽、科研等成績顯著的教師加大績效工資獎勵力度,激勵優秀的兼職教師參與到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中來。
3、提高民辦高校兼職隊伍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原動力,來自科研或者企業一線的兼職教師,他們掌握目前各專業最新的科技信息,應該讓他們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把各行各業最新的動態、科研成果、未來發展動向等,融入自己的授課內容中,讓在校的大學生可以接受到來自行業頂端的信息和啟迪,使學生了解本行業最新的發展,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探索鉆研,在兼職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問題導向式學習、啟發式學習、創新性的學習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兼職教師還可以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專職教師共同研究,不斷調整授課方式方法、授課內容、理論和實踐課比例、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不同的發展方向等,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4、加強對民辦高校教師的人文關懷
現在社會上對民辦高校還存在著一些看法,兼職教師對民辦高校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不愿到民辦高校兼職。民辦高校領導和管理者應該和兼職教師多交流溝通,加強他們對民辦高校的了解,增強人文關懷和交流,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尤其是特殊專業人才和高層次人才,要做到“引的來,留的住”,因為他們是民辦高校沿著正確道路快速發展的保障。
四、結語
兼職教師作為民辦高校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質量高低直接關系到民辦高校的辦學質量,應該加強對兼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加大社會和考生的認可度,提高民辦高校的知名度,促進民辦高校高質量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瓊,欒東慶,王全旺.美國高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綜述及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03):100-104
[2]鄭斯蕓.民辦高校兼職教師隊伍人力資源建設與管理策略研究[J].營銷界,2019(47):108+111.
[3]王諾斯,彭緒梅,徐晗.高校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9,35(04):53-65+80+112.
本文系2020年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民辦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CPYJ47)的研究成果。
(山東現代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