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闡述新媒體的發展歷程概述、高職在新媒體形勢下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意義的基礎上,本文從新媒體發展十分迅猛、創業環境改變迅速、相關保障未能到位3個方面,分析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困境,并對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策略與路徑選擇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電商;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6-0233-02
新媒體的便利性吸引了眾多用戶,常見的微信、微博已經融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電商的角度來看,新媒體也是銷售界絕對的“新寵”,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從線下搬到了線上,他們可以同期對比多個平臺,實時與商家無障礙溝通,完成了整個購物活動之后還能及時對產品、服務給出評價,給其他消費者提供參考。因此,基于新媒體視角開展高職電商創業教育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媒體的發展歷程概述
新媒體(數字化媒體)起源于社交電商。時代變遷帶來了媒體模式的轉變,在現如今的網絡媒體時代,每個網民都成為了“自明星”。他們在朋友圈建立自己的社交平臺,展現自身的生活狀態,分享自己的優質店鋪,呈現推廣產品的各種細節,這都歸功于先進的網絡技術。新平臺的衍生帶來了全新的宣傳途徑,消費者在作為“自明星”的同時還依然是“觀眾”。面臨大量的信息流,他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社交、購物、推廣等各類活動,對生活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職在新媒體形勢下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意義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也在悄然發生改變。人們購物不再是僅僅滿足單種需求,而是能夠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品質。不少商家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信息,開始打造個性化服務,從個性化產品到定制化服務,實現了消費者之間的充分互動,這就為電商創業者們提供了良好契機。[1]新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同時也給電商創業者們帶來了有利的良好機遇。高職學生群體有著自身的特點,理論知識稍微欠缺的他們,往往具備十分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就給國內高職院校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如何利用好此平臺,對原有創業教育進行改革,以不斷滿足高職學生的創業需求;如何利用此契機,做好創業教育的領頭軍,從而培育敢打拼、精創業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三、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困境
(一)新媒體發展十分迅猛
教育體制的發展始終跟不上社會的迅速轉型。為了滿足當前社會所需的人才,高職院校需要調整授課方向、重點,起碼要花費2~3年的時間。當原定的人才畢業了之后走出校門,已經與之前的社會所需大相徑庭。人才培養的速度永遠跟不上社會人才的更新速度。當前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絕大多數還是以就業和擇業為主,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活動中并沒有形成創造性思維,該現象十分常見。國內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的時間還不夠長,未達到深入內涵的階段,加上創業教育所涵蓋的范圍廣,因此很難培養出復合型的實踐人才。
(二)創業環境改變迅速
創業教育已經走進了國內各個高職院校,并作為專業基礎課之一,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以及實踐能力。但事實上,當前高職院校所實施的創業教育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并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脫離了現實生活。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們本身對創業環境不太了解;傳統的創業教育更不能向學生很好地展示環境的變遷,教師們花費了很多時間在教學上卻苦于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三)相關保障未能到位
高職導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創業導師源自高校,缺乏創業實戰經驗,所以對學生的指導還是停留在最傳統的理論知識講授上。這類導師對創業環境的敏感度較低,不能及時感受到創業環境的改變,不能解決學生在創業過程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2]而實戰經驗豐富的實戰型創業導師整體數量不足,且投入教學活動當中的精力十分有限;加上激勵機制不夠完善,對學生的指導往往停留在表面;同時還有本身授課水平的限制,導致授課效果很一般。
四、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創建環境,讓學生愛上創業
良好的環境能有效激發個體的創業積極性。高職院校在實施創業教育時,應該不再局限理論課程的設置,而要重視各類創業活動,如學術沙龍、實踐模擬、心得分享,邀請當地政府和優質企業合作,從企業引入優秀的實戰型創業導師;同時鼓勵實戰型創業導師引入真實的創業項目,讓學生利用自己的新媒體平臺進行實戰。這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業熱情,激發學生的創業潛能;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創業理論知識,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打造草根創業明星,樹立優質榜樣,以鼓勵更多的學生積極投身創業活動。
(二)與時俱進,關注最新動態
當今社會的每個大學生都能成為獨立的網絡節點,他們不斷接收網絡媒體信息,同時還是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這類群體對社會環境較為敏感,同時汲取知識能力強,能夠快速適應周邊環境。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周圍充斥著各類創業資源,大學生可從自身的真實需求出發,針對性地搜集對自己有用的各類資源、信息、貨源、渠道。[3]新媒體的出現給創業教育帶來了巨大影響。創業教育應該與時俱進,密切關注整體環境的最新動態以及發展趨勢,順利時代的潮流,對當前的封閉式教育進行大膽改革,在學生面前做好表率作用,從而更好地啟發其進行創業活動。
(三)提供保障,讓創業后顧無憂
高校應該集合各類優質資源,同時借助政府的有利政策,為學生的創業活動提供保障。例如,建立大學生創業資源網,通過新媒體平臺讓他們進行充分交流。此外,給予一定的課程減免,讓創業活動已經進行到一定規模的學生享受一部分的課程替代,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創業,有效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當地政府可鼓勵高校與優質電商企業展開合作,同時提供創業場地、創業資源等優惠條件,讓大學生從被動創業向主動創業轉變,必定事半功倍。
五、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開展電商創業教育的路徑選擇
(一)努力搭建新媒體創業平臺
以往創業教育過程當中的實踐活動,是讓大學生以團隊形式進行,運用團隊中某一學生的賬戶創業。該種操作模式下,團隊里的其他成員積極性不高,他們并不關心業績好壞,只想單方面應付。再加上場地、資金問題,創業活動往往很難持續。因此,高職院校要努力搭建新媒體的創業平臺,引進先進的設備,在現階段大學生創業需求的基礎上改良教學設計,讓每個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動起來。借助校企合作企業引入真實的創業項目,讓每個人開通自己的賬號,這樣一來大學生便會積極投入,遭遇困難也會主動與指導老師進行溝通,進而提升自身創業技能。在此,搭建實訓平臺也尤為必要。高職院校可以讓創業想法不堅定的大學生通過實訓平臺模擬創業,了解創業活動當中的所有環節,真實體驗創業實踐,設定一定的模擬關卡讓其通關,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打造創業活動優質資源圈
教育本身不僅僅體現在能力的培養,素質才是根本。花費了大量社會資源培養的人才若不能反哺社會,也是教育的重大失敗。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新媒體視域下的創業教育時應把素質培育放在重要位置,要致力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拓寬其眼界。同時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豐富教學資源,形成系統的培育機制,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一并掌握當前熱門的新媒體平臺,以應對社會的不同需求。教師隊伍也急需完善,要嚴格遴選制度,制定考核機制與激勵政策,打造一支既能上得了講臺,又能下得了“戰場”的高質量導師隊伍。另外,打造良好的市場秩序也十分關鍵,高職院校應配合政府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保證大學生的基本權利,從而更好地維護其合法權益。
六、結語
新媒體給高職電商創業教育帶來了機遇與挑戰。高職院校應不斷嘗試,借助新媒體的技術發展優勢,不斷增強高職電商創業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 金祖旭.新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問題反思與實施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8(34):53-58.
[2] 年艷,潘建林.美、德、日三國職業教育經費籌措機制比較及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12):67-73.
[3] 丁文劍.計劃行為理論下社交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9(03):50-53.
作者簡介:戴華秀(1984—),女,江西余干人,研究生,碩士,講師,從事高職計算機和電子商務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