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但是,現(xiàn)階段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過于追求教學方式的獨特和新穎,卻忽略了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本質上的聯(lián)系,還有些教師他們雖然了解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但在教學策略的運用上存在著種種問題。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的實際,對高中語文讀寫教學結合的現(xiàn)狀與對策展開了研究,旨在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讀寫結合;現(xiàn)狀與對策
前言:語文教學詩中都是三大主科之一,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并沒有將閱讀與寫作很好的結合起來,這讓語文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自然也無法滿足現(xiàn)代教育的需求。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經(jīng)驗,從分析高中語文讀寫教學結合的現(xiàn)狀著手,就其對策展開了論述。
一、高中語文讀寫教學結合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對讀寫結合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沒能正確到認識讀寫結合教學的重要性,重閱讀、輕寫作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這也是制約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教師對于教學方式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應用效果[1]。大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普遍認為,高考試卷中對文本閱讀的考查占據(jù)著較大的比例,而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分析綜合以及鑒賞評價的能力,以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其實這就是應試閱讀教學的體現(xiàn)。教師的不重視,會導致高中寫作教學的資源不夠豐富,學生缺少強化訓練的機會,這就不利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和全面發(fā)展。
(二)讀寫結合教學策略運用不當
由于教師對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重視程度的不均衡,導致其運用策略的有效性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為了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較為濃厚的興趣,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選擇閱讀材料和積累素材。他們在教學中,并沒有將寫作訓練融入到每節(jié)語文課當中,只是在開展表達交流這一教學板塊時才開展寫作教學。我們都知道,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積月累是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2]。而高中生在主觀上不能主動、自覺的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又未能有意識地開展訓練,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能力的提升確實難以實現(xiàn)。
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寫作教學的方式較為單一,無法調動學生參與寫作訓練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習慣以布置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固定主題的作文,很難讓學生得到及時的引導,最終也是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二、高中語文讀寫教學結合的有效對策
(一)重視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
理解閱讀與寫作的本質,重視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3]。要想改變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現(xiàn)狀,首先,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有意識地開展寫作訓練,要為學生的讀寫結合創(chuàng)造條件,這樣才能夠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效果,使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步提升,最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二)以讀促寫,掌握方法在閱讀中積累
讀是寫的基礎,通過有效閱讀,學生既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思想內涵及情感,又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學習最佳的寫作手法。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學會如何積累寫作素材,依此來實現(xiàn)利用閱讀為寫作奠基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小狗包弟》的時候,讓學生領會到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反思是借助了生活中常見的小事物,這種對生活中微小事物或細小事件的反思、以小見大的手法也會給我們的寫作帶來啟迪,引起學生重視及時搜索生活閱歷的素材。在教學《荷塘月色》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閱讀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利用“作者在描寫荷塘月色時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閱讀總結出,作者是先描寫小路再描寫荷塘景色,之后再引用關于采蓮的詩句來抒發(fā)自己內心情感的。通過教師有意的引導,在學生掌握寫作順序及修辭方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已的經(jīng)歷和感悟,以口述的方式描寫一段生活中常見的景色,在實踐中進行強化,便于學生的及時吸收。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記錄并背誦下來,以此來豐富寫作素材。
(三)以寫促讀,通過反思在寫作中提升
通過寫作訓練能促進閱讀效率。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回憶和寫作主題有關的素材和文章,這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當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把握不好的地方以后,就會主動進行閱讀學習優(yōu)秀作品中的經(jīng)驗,從而達到以寫促讀的效果,進一步提升自已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例如:在表達交流“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這部分內容的練習時,學生就會動用在《荊軻刺秦王》《燭之武退秦師》和《鴻門宴》這幾篇文章中所學習到的人物個性的描寫方法,并且為寫好作文他們還會對這些課文進行反復閱讀,從而達到引為己用的目的。
結論: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缺一不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關系,運用科學的方法將其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推動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根據(jù)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能力,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是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師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馬彩霞.談高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19,38(12):15-17.
[2]張江濤.開發(fā)資源、個性閱讀、讀寫結合——新課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00.
[3]丁麗蘭.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9(0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