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群
摘 要:2018年,柘榮一中楊良雄老師被正式確定為全國“萬人計劃”中的“教學名師”,福建省僅5人獲此殊榮,為柘榮一中實施“名師帶動”戰略畫上一個完美的符號。本文從頂層設計,持續推動;制度引領,長效機制;措施具體,管用高效;文化融合,自我超越等角度,淺談如何深化教師專業發展打造教學名師團隊。
關鍵詞:頂層設計;制度引領;措施具體;文化融合
2018年,柘榮一中楊良雄老師被正式確定為全國“萬人計劃”中的“教學名師”,福建省僅5人獲此殊榮,為柘榮一中實施“名師帶動”戰略畫上一個完美的符號。我們期待有更多這樣完美的符號,因為柘榮一中“名師”層出不窮,先后培養出繆欽、楊良雄、陳坤其、魏詩明等特級教師,省市縣名師、學帶,層出不窮,正如寧德市教師進修學院黨總支書記繆劍峰在《福建教育》2018年第2期撰文《名師成長的校本管理策略分析——以柘榮縣第一中學為例》指出,柘榮一中的名師培養具有廣泛借鑒價值。柘榮一中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頂層設計,持續推動
柘榮一中歷任校長都很重視教師專業成長,特別是1993年繆欽、楊良雄老師在時任校長盧閩安的大力推動、謀劃下成功評選省優秀青年教師后,柘榮一中歷任校長致力于打造優秀教師團隊的工作便一發不可收拾。吳恩銀、趙光艷、繆欽、陳坤其、楊良雄校長,圍繞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既聚焦苗子,精準培養,誰先成熟,誰先培養,一以貫之,持續培養;又分層實施,梯隊培養,成熟一批,培養一批,分步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取得了豐碩成果,柘榮一中涌現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正高級二級教師、特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杰出人民教師、省名師、省學科帶頭人、省優秀青年教師、市名師、市學科帶頭人、縣名師、縣學科帶頭人等50多人次。
作為教師提升工程的具體執行部門,教科室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86年學校在教導處下設教研室,其后更名為教科室,工作職責之一就是負責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的工作。
二、制度引領,長效機制
規章制度作為教師行為規范的模式,能使教師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同時又成為維護教師共同利益的一種強制手段,是實現學校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為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力度,形成長效工作機制,1990年柘榮一中第三屆教代會審議并通過了《柘榮一中培養青年教師計劃》,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1993年省優秀青年教師便脫穎而出。
“名師帶動”是柘榮一中四大發展戰略之一,學校以名師系列評選為教師培養工作的核心,同時關注不同層次教師發展實際需要,制定獎勵政策,提供提升機會,搭建發展平臺,激勵教師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三、措施具體,管用高效
付出實踐是行動策略,能將頂層設計與科學制度落地開花,實現理想與現實的完美融合。
1.榜樣示范,激蕩人心
榜樣力量就在于他能成功復制,就是“我”也可以做到的自信。1991年,學校邀請福安一中李迅、黃亮生等名師到我校做青年教師成才報告會。老師們第一次驚奇地發現,當老師,特別是當名教師,也可以當得這么有意思,這么瀟灑。2009年在第二十五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楊良雄老師被評選為省杰出人民教師,榮獲價值約30萬元的小車獎勵,有老師感慨地說,這年頭當好老師也能發財……今天,當我們的身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各級名師,在柘榮一中爭當名師、當好名師就自然成為集體的共同意識和個人的自覺行為。
2.團隊合作,攜手共進
團隊學習、師徒結對,是發展團隊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便于老師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啟發、共同進步,對團隊與個體來說是雙贏的選擇,也是雙贏的結果。師徒結對,采取“終身”負責制,開展傳、幫、帶工作,不達目的,誓不“解對”。學校舉辦“80后”教師讀書班、中層干部研修班,落實新教師團隊坐班等工作,定期開展業務活動,全面落實專題輔導、自主學習、沙龍研討、外派培訓、考察交流、業務比賽、跟班結對等工作。
3.搭建平臺,盡顯風采
學校以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創優評優活動為龍頭,啟動“六個一”工程,開展教學基本功比賽、教學設計比賽、說課比賽、教學論文評比活動、優質課評選活動、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應用,并將讀書納入教師年度考核等工作。同時,充分利用省市縣教研平臺,引導老師們研究課題,發表論文,積極參加優課評選、“三優”聯評、青年教師論壇、教育教師論文評選等活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讓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形成新的教師骨干層。
四、文化融合,自我超越
寧德市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陳坤其在2018年第10期《福建基礎教育研究》撰文《“志勤教育”的辦學主張與實踐》指出,70多年自強不息、薪火相承,柘榮一中創造并傳承著“實干、苦干、巧干”的成功經驗,取得了輝煌的辦學成就,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立志而用勤是柘榮一中人優良傳統中的重要元素,已融入柘榮一中人的血液,成為柘榮一中的文化基因。
柘榮一中致力于實施名師帶動戰略,就是要立足校本,培養一批“校內信得過,校外打得響”的名師,并通過他們所產生的輻射作用,促進學校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進而成就名校之名。
學校通過營造氛圍、開設活動、培育精神的方式,讓全體教師提高認識,增強信心,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成才環境,激發青年教師不斷超越自我,勇于追求卓越,成才成功成名。
當前,國家及各級政府相繼出臺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專業發展的利好政策,必將極大助力柘榮一中“名師”培養工作,打造名師團隊,必定會讓我們的老師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的學生也必將是幸福的受益者,我們的學校也必將因此而更具迷人的魅力和吸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柘榮一中“名師”遍校之日,也必將是“名校”崛起、“名生”遍地之時。
參考文獻
[1]彭興順.做卓越的教師[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翁文艷.學校管理的50個細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017.3重印)
[3]郁志珍.教師設計團隊的經驗:基于協作課程設計的專業發展[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8,No.304(04):56-65.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18年開放課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深化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KC-2018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