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平 何家樂 李粲璧
摘要:本文以廣發銀行的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廣發銀行目前的產權結構與經營績效進行分析,并與產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的相關理論進行理論結合,通過實證分析廣發銀行的產權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期為廣發銀行提高經營績效提供理論參考,更好的發揮廣發銀行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最后提出提升廣發銀行業績效的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廣發銀行;產權結構;經營績效
前言: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中,銀行業作為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在社會資源的配置過程中起著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銀行業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核心,具有極強的外部性。保證銀行業安全、穩健、高效地運行,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因此,對于銀行業的改革也就成為目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每一階段都受到了中央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企業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很多學者通過結構——行為——績效,發現除了市場結構以外,銀行的產權結構也是影響銀行績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廣發銀行產權結構與經營績效現狀
(一)產權結構現狀
在產權結構中,股權集中度處于相對控股甚至絕對控股地位,擁有股權高度集中、高度分散以及適度集中三種類型。當一家公司有一個持股比例達 50%以上,擁有絕對控制權的股東時,一般認為該公司股權是高度集中的;與之相對應的股權高度分散的公司則沒有大股東,單個股東持股比例都在 10%以下,所有權與經營權也基本完全分離;股權適度集中型則介于以上兩種類型之間,其主要特征是公司內部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與其他大股東并存、相互牽制,他們各自所持的股份占比在 10%~50%之間。綜合來看,我國商業銀行股權集中度差異較大,國有商業銀行股權集中度較高,相對而言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除了中信銀行、交通銀行外,股權結構較為分散。
通過近年來的股權改制,我國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有所改變,四大國有銀行改變了之前國有股權“一股獨大”的現狀,股權結構逐步多元化、分散化,但仍存在國有股份持股比例過高、股權高度集中的現象;相對國有商業銀行而言,除了個別股份制銀行屬于地方政府控股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還是比較合理的。
(二)經營績效現狀
廣發銀行的主要經營對象是貨幣,主要業務是存款與貸款,經營通過吸收公眾存款并向有資金需求的公眾或企業發放貸款為主要業務,賺取利息差價。與其他工商企業一樣,都是以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銀行盈利能力的強弱決定了銀行是否具有競爭力,能否持續經營。因此,銀行的盈利能力一直以來都是衡量銀行經營績效的核心部分。
截至2018年末,廣發銀行總資產23,608.50億元,較年初增加2879.35億元,增長13.89%。本外幣貸款余額13385.26億元,較年初增長21.51%,本外幣存款余額13204.32億元,較年初增長22.28%。實現營業收入593.20億元,同比增長17.39%;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47.83億元,同比增長40.36%;實現撥備前利潤367.24億元,同比增長25.94%;實現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4.85%。這顯示出了廣發銀行在近幾年通過不斷創新迸發出的經營活力,反映了廣發銀行在近幾年的盈利能力上升的現狀。
二、廣發銀行經營績效的回歸分析
通過對廣發銀行2009-2016年的相關數據的多元回歸分析可以看到,R2為0.962,接近于1,并且 F 統計量為 67.874,遠大于 F 統計量的臨界值,模型通過了 F 檢驗,說明回歸方程擬合程度較好。D-W 統計量的值接近于2,排除存在自相關。在α=0.05 的情況下,X1、X3對應的 t 值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水平下,不良貸款率和國家控股比例對廣發銀行的經營績效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在α=0.1的情況下,X1、X2、X3對應的t值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在顯著性水平為0.1的水平下,不良貸款率、非利息收入比和國家控股比例均對廣發銀行的經營績效有較為顯著的影響。
三、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對廣發銀行經營現狀描述以及對內外部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本文發現內部因素對上市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更為顯著,外部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政策滯后性。從具體指標上看,廣發銀行保持充足的權益資本有利于提高其獲利水平;過高的經營成本、較低的資金利用率以及非利息業務結構不合理已經限制其進一步發展;規模擴張超過了其完善相應經營模式的步伐;市場份額越大,越有利于形成自身在市場的勢力,符合相對市場假說;國家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了廣發銀行信貸,而通貨膨脹率制約了廣發銀行的信貸能力。鑒于以上結論,本文提出針對性建議。
(二)政策建議
1.建立現代產權制度
作為公司治理體系的基石,產權從根本上決定企業的管理決策及激勵監督機制,從而決定其資源配置與經營績效。健全的產權制度能夠明確產權劃分依據、降低產權交易費用、保護產權所有者相關利益,既是產權作用有效發揮的前提,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而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尤為重要。《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建立現代產權制度仍是未來發展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歸屬清晰要求產權能夠被明確劃分,根據“誰投資、誰擁有產權”的原則,廣發銀行產權歸屬問題己經被清晰界定。另外廣發銀行還應避免產權主體虛置問題,同時又要清楚自己的權力邊界,避免過度千預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此外,保護嚴格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產權保護制度的建設,具體而言,一方面要保護不同性質產權主體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保護小股東的利益。流轉順暢產權制度有利于降低產權交易費用,從而提升公司經營績效。促進商業銀行產權交易流暢,一方面要求商業銀行自身應通過上市、簡化產權交易流程等方式降低交易費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健全國有資產交易規則和監管制度,推動國有產權有序順暢流通。
2.多元化產權結構,適當的降低產權集中度
產權結構多元化能夠避免出現因產權結構單一導致銀行治理體制僵化的問題,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經營績效。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之后,外資產權占比平均而言己經達到27%以上,極大的豐富了產權結構。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國有產權能夠增強銀行信用、保持銀行穩定發展,論文實證結果也證明了這點。因而,對廣發銀行來說,應適度降低國有產權占比。
另外論文研究結果還表明,廣發銀行經營績效會隨著產權集中度的增加出現先増后減的趨勢,即產權應當適度集中,產權集中度過高和過低都不利于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提升。基于廣發銀行年報中相關數據,目前廣發銀行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也分別超過87%,產權集中度明顯較高。因而,廣發銀行應當適度降低產權集中度。
3.控制存貸比,合理控制相關財務風險
一方面,廣發銀行應適度加大發行一定量的金融債券,并增加主動負債所占比重。同時,還應在總資產中逐步降低信貸資產的比重,適當提高本外幣債券投資所占比重以及票據貼現的比重等。將資產負債率與存貸比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廣發銀行的績效。
4.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產權有效激勵
產權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對人力資本的激勵作用,能夠促使產權所有者采取積極措施以提高對銀行的投資回報率,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目標。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廣發銀行產權所有者與實際經營者之間往往存在委托代理問題,實際經營者可能因追求個人薪資等目的,不顧整體風險及投入作出損害股東利益的行為,從而致使銀行經營績效的下降。單純依靠企業規章制度對經營者進行約束,一方面可能因約束力度不夠而致使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約束力度過強而導致經營者權力被過度限制,兩者都不利于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提升。在者,由于商業銀行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廣發銀行的員工持股計劃不僅涉及到數以萬計的銀行員工,也關系到其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為保證員工持股制度有效施行,從而完善銀行股內部激勵約束機制,相關部門應出臺詳細指導規劃,廣發銀行也應積極探索,從而實現產權激勵在提升經營績效方面的作用。
5.加大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程度并提升經營競爭度
首先,廣發銀行自身應當順應互聯網思維發展潮流,以客戶為中心,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其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技術,創新產品與服務,以應對不同消費群體信貸需求。例如針對高校生和小微企業消費群體,廣發銀行可以積極創新信用評級機制,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積極研發出小額信貸產品,從而解決高校學生和小微企業等群體資金需求問題。從負債業務方面來看,廣發銀行應充分發揮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存款負債方面的巨大作用,搭建自己的線上平臺,并創新服務渠道,從而便利客戶的業務辦理與業務咨詢,提高客戶滿意度。最后,廣發銀行應積極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運用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客戶優勢,不斷提高自身影響力。同時,積極吸取互聯網企業技術優勢,完善自身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自助終端的技術支撐,從而為業務拓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任力,蘭巧珍.中國商業銀行市場結構、產權結構與績效研究[J].福建行政學 院學報,2018,117(5),84-93.
[2]魏琪.銀行產權對風險結構的影響研究——基于我國商業銀行的實證分析[J].上海金融,2019,(05),39-45.
[3]劉佳明.我國商業銀行產權、股權與混合所有制改革[J].經貿實踐,2018,(20),43-45.
[4]王艷.銀行產權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研究[J].南方企業家,2018,(0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