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君權 何家樂 李粲璧
摘要:本文以內蒙古扎賚特旗為例,對蒙陰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進行研究,從風險、治理、內外部等方面分析蒙陰村鎮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為蒙陰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金融;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扎賚特旗
一、內蒙古扎賚特旗蒙銀村鎮銀行發展現狀
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興安監管分局批準,于2011年11月20日正式批準設立的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是誕生于扎賚特旗這塊文化燦爛悠久、資源獨特豐富、民風古樸淳厚的沃土上的新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優良產物。成立以來,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一直堅持以存款服務耐心、周到,貸款手續簡約、快捷,匯兌結算及時、準確等優勢來服務廣“大客戶。內設14個職能部門,現轄6家支行和1個營業部,截止2018年5月末,資產總額已達130832.57萬元。
近年來,伴隨著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的快速增長,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的存貸款規模大幅增長,各項存款從2012年末的0.64億元,增加到2018年末的41.66 億元,年均增長 184.04%,高出全金融機構平均水平155.6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從2012年末的 0.04 億元,增加到 2018年末的 28.61 億元,年均增長417.15%,高出全金融機構平均水平381.2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扎賚特蒙銀村銀行的風險控制情況明顯好于預期,從2012 年到 2016年未產生一筆不良貸,只有2017年產生0.25億元不良貸款,當年全市村鎮銀行的不良率為0.88%,較全金融機構低0.39個百分點,且撥備完全可以覆蓋風險,貸款損失準備計提0.77 億元,撥備覆蓋率達308%。
在盈利能力方面,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營業時間呈正相關關系,前期由于開業初期投入較大,房租、網絡、裝修費用分攤較高,基本無法實現盈利,產生了攤銷成本82.81萬元,虧損198萬元的情況;但在營業期1年后的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基本能夠實現稅前盈利。2013年全年實現盈利158萬元,基本彌補了上一年度的虧損,實現盈虧平衡,直到2018年度實現了稅前利潤2269萬元。
二、蒙銀村鎮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和治理問題
1.風險管理能力不足
蒙銀村鎮銀行內部風險管理能力相對薄弱,其信貸支持的主要對象是農業和農民,但他們自古以來形成了“靠天吃飯”的生產格局,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村鎮銀行的放貸資金存在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在經濟生活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其金融生態環境還不夠完善,使銀行的風險度量指標較大,風險管理的能力相對不足。另外由于業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導致操作風險較高。由于招聘人員來自農村,決策鏈短,容易以產生感情用事,使各業務操作環節上的監督制約形同虛設,操作隨意,從而產生風險。
2.內部治理不健全
首先由于規模小,蒙銀村鎮銀行目前設有董事會,但未設立監事會, 只有2名監事, 造成了公司監督職能、制約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很容易形成內部人控制現象,大大增加金融風險; 其次,蒙銀村鎮銀行內控制度建設不健全, 內部約束機制差。目前,在經營管理上大多沿襲發起行或參照其他金融機構的規章制度, 缺乏符合自身實際的內控制度, 在貸款風險控制、會計核算、財務管理水平等方面水平不高, 適應市場能力不強; 最后,蒙銀村鎮銀行內部有80%以上的職工不是當地人, 雖然有專科以上學歷, 并進行過崗前培訓, 但是沒有金融工作從業經驗。由于業務經營競爭激烈, 新職工缺乏經營管理經驗、人脈關系, 影響各項業務的開展。
(二)專業人才短缺
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一支“本土化”、“專業化”、“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作為重要保障,但現階段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存在人力資源短缺的現象。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具備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才在蒙銀村鎮銀行員工總數中占比極低。二是員工整體業務素質不高、從業水平參差不齊、專業知識老化、知識結構單一,特別是信貸、會計、科技人員較少,不能有效滿足蒙銀村鎮銀行業務發展的需要,并加大了操作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三是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還沒有自身的人才培訓機構,成立之初的人員培訓主要靠發起行,缺乏培訓金融專業人才的長效機制。
(三)外部政策扶持不足
村鎮銀行是我國金融機構增量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農村金融行業能否快速發展的關鍵,為此,國家和自治區政府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和幫助村鎮銀行的發展。但是,就目前扎賚特蒙銀村鎮銀行的情況來看,蒙銀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中獲得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十分有限,地方政府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政府本來就不多的對村鎮銀行的有關獎勵政策情況不容樂觀。通過對扎賚特旗內村鎮銀行的全面調查,在上述國家和自治區政府對村鎮銀行的獎勵辦法中,只有4家村鎮銀行(不包括蒙銀村鎮銀行)獲得部分獎勵政策的獎勵資金,其余均因地方財政資金緊張等原因致使補貼和獎勵資金未到位。
三、蒙銀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解決風險和治理問題的對策
1.加深風險防范
蒙銀村鎮銀行應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案,第一時間采取有效快捷的措施處置風險,事先事后做好防范管理措施。蒙銀村鎮銀行應該提高內部風險排查質量,加強內部風險監測,制定風險處理計劃。對于流動性風險,要做好保密、安撫工作,堅持自我救助和外部救助相結合的原則,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針對各個銀行普遍存在信貸風險,建立內部客戶信用度評級體系,采用數據分析法進行風險監控和預防。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防范農業自然災害風險和政策風險,提高村鎮銀行內部人員的綜合素質。
2.加強內部治理
完善蒙銀村鎮銀行的內控治理機制,推動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提升和完善治理結構。在現代企業中,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理事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他們之間相互制衡,相互約束,各司其職,界限分明。這樣的管理理念,其精髓在制衡,其好處是公司管理不會出現長期的系統性的偏差。因此,村鎮銀行應該從建設初期就制定完善和適應本機構的內部治理機制,防止發生內部人控制風險。二是在提升企業內控意識的基礎上,形成合規意識、文化以及員工的綜合素養。建立規范的內部管理架構,實施嚴格的制度管理以及風險防控機制。三是要激發村鎮銀行的活力。在現有運營基礎上,要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在保證效益的同時充分的發揮激勵和競爭的作用,提高蒙銀村鎮銀行的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二)吸收專業/創新型人才
首先村鎮銀行應牢固樹立人才立行的發展理念,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一是切實推進從業人員“本土化”策略,在當地公開招聘行長等高級管理人員,同時積極吸納當地優秀的金融人才和客戶資源豐富的從業人員加入村鎮銀行隊伍。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吸引高素質專業/創新型人才,實行收入與業績掛鉤的薪酬制度,使其努力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激發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三是建立長效科學的人員培訓機制,逐步提高現有員工的專業素質。四是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人員選撥方面上,通過公開競聘,擇優上崗的原則,培養既熟悉涉農涉牧金融產品、農牧區生產流程,又遵守職業道德、能吃苦耐勞的員工,從而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解決外部問題的對策
村鎮銀行特別是縣域村鎮銀行服務的產業是農牧業,幫助發展的對象是農牧民,帶有一定替政府為農牧民提供公共金融產品的性質,且相對其他銀行來說,村鎮銀行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抵御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實力還比較弱,因此,政府應在政策上應加大對蒙銀村鎮銀行扶持力度,使其能夠實現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服務于農牧區經濟建設,進而更好地為“三農三牧”服務,發揮國家賦予的部分政策屬性作用。加快制定完善政府對縣域村鎮銀行的扶持政策,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國家和地方政府應盡早出臺相關配套支持政策措施,減少縣域地區村鎮銀行開業初期的經營成本。二是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如上級財政支農款項和本級財政支農資金優先存入村鎮銀行,增加縣域村鎮銀行的資金來源。三是地方政府在縣域村鎮銀行增設網點方面應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四是地方政府積極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政府已出臺的對村鎮銀行的獎勵辦法,盡快兌現相關獎勵資金,減輕蒙銀村鎮銀行的財務壓力。
四、總結
村鎮銀行是具有特殊市場定位的金融機構,是一種新型的農村金融機構,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改革,提高農村金融更好地為“三農”服務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內蒙古扎賚特旗蒙銀村鎮銀行從試點發展到現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何確保蒙銀村鎮銀行真正達到預期的目標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尚需要進行不斷地理論研究與大膽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郜曄昕.吉林省村鎮銀行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1): 112-115.
[2]馬金河.內蒙古村鎮銀行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35(14):104-105.
[3]李智勇.村鎮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9,26(1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