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01
通俗地講,息肉主要是指人體組織表面生長出來的多余贅生物,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息肉也屬于良性腫瘤的一種。消化道系統是最容易引發息肉的部位,而最常見的便是胃腸道息肉。
1 息肉產生的原因
息肉產生的原因大多和患者的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具體原因如下。
1.1長時間的腹瀉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大多數人群過于偏愛刺激性食物,以辛辣類、油膩類、海鮮類食物為主;長時間食用這些食物,則會引起患者腸道粘膜過敏,過敏后則會出現腹瀉情況,但是大多數人認為腹瀉只是因為食物可能不干凈造成的,對此類問題不夠重視;然而長時間腹瀉則會是患者的腸道粘膜過敏情況更加嚴重,在炎癥的刺激下使腸道息肉的生長速度加快。
1.2長時間便秘
除了腹瀉,便秘也是對患者胃腸道造成刺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飲食不規律的情況下,部分人群每日排便不暢,或者幾天排便一次,無法正常排便使糞便在腸道內淤積時間較長,其中包含的各種毒素刺激患者的胃腸道,造成胃腸道感染,使胃腸道息肉不斷增長。
1.3膽汁分泌紊亂
膽汁是人體內部肝細胞的分泌液,在正常情況下,膽汁的分泌具有連續性。在人體處于消化期時,膽汁能夠促進脂肪的消化和維生素的吸收,但是部分進行過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其膽汁的分泌會出現紊亂情況,導致腸道內膽汁酸過多,而膽汁酸的增多會直接刺激腸道粘膜,使腸道內部息肉生長的可能性增加。
1.4腸道疾病
當腸道出現各種慢性疾病時,包括腸道潰瘍、腸結核等,均會導致息肉的生長;此外當患者進行胃腸道手術后,創口處也可能會生長出息肉。
1.5遺傳
某些息肉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非息肉病大腸癌(HNPCC)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2 息肉的主要癥狀
息肉早期或無并發癥時多無臨床癥狀,有癥狀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2.1腹痛
當患者胃腸道出現息肉時,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要通過內窺鏡檢查后才能發現息肉。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息肉出現時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
2.2消化道出血
臨床上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的現象比較罕見,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的息肉較大,可能會引發消化道出血現象,部分患者則是因發現大便出血情況才到院進行治療,對息肉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錯誤地以為是痔瘡造成的出血情況,因此而延誤了治療的時間。
2.3貧血失血
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對息肉的認識度不高,在出現消化道出血時未及時就醫,導致出血的時間和出血量不斷增加,極易產生貧血或失血情況,進而會造成患者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
2.4惡心嘔吐
患者的息肉位置若靠近胃與十二指腸相通的幽門部位,則會造成幽門梗阻。患者則會出現較強烈的惡心、嘔吐情況。
3 息肉手術前后護理
給予進行息肉手術的患者全方位的護理,對于患者的病情恢復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其中包括。
3.1入院護理
在患者剛入院時,主動帶領患者參觀醫院環境設施,通過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了解患者的病癥發生時間、持續時間、癥狀及不良反應等具體情況,為患者介紹主治醫師,并且帶領患者入住病房,為患者講解病房內各項設備的正確使用方式,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等。安頓好患者并告知患者在治療期間若有疑問或者需求都可以向醫護人員提出,減少患者剛入院時的陌生感。
3.2健康教育
根據患者的認知和年齡特點,為患者普及相關的息肉知識。若患者的年齡較大且認知水平較差,則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詳細講解息肉的產生知識,認知水平較好的患者則通過觀看宣傳冊及宣傳視頻的方式了解息肉知識,提高患者對息肉的正確認識,同時對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也有積極作用。
3.3手術前護理
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息肉情況,制定出最合適的手術方案。將手術信息、過程及注意事項詳細地告知患者及家屬,協助患者完成手術前的各項身體檢查。在手術前一天,為患者準備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并且提醒患者要在術前8小時內禁食4小時內禁水,若患者在手術前一晚因緊張情緒無法入眠,則可給予患者適當的安眠藥幫助患者入睡。
3.4手術中護理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醫護人員要提前調整好手術室內溫度,準備好手術所需的藥品和物品,檢查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可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患者調節緊張的情緒。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指導患者行舒適體位,若患者不良情緒波動幅度較大,則可用輕柔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安慰,或者用手輕輕拍患者的肩部,指導患者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保持均勻的呼吸頻率。在手術期間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若出現緊急情況及時處理。若患者有出血的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止血,防止患者出現出血過多的情況。
3.5手術后飲食護理
術后圍繞患者的病情情況,為患者準備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手術護理方式,每日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發熱等不良情況。患者在術后4小時內禁食,若患者在4小時后情況好轉則可給予其半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正常食物,要著重注意為患者準備餐食時,減少多脂肪和多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為患者補充多維生素和多蛋白質食物。
3.6并發癥護理
醫護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在術后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情況,仔細詢問患者有無腹痛等情況出現。若患者腹痛感較明顯,而且同時出現面色蒼白、血壓異常情況。若患者出現腹部壓痛、肌緊張等情況,則要考慮是否是出現了穿孔情況,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患者進行治療。
3.7出院前護理
在患者病癥基本痊愈后,可給予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指導。告知患者在出院后要盡量減少進行強烈的運動,在飲食方面要盡量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并且進餐后要給予胃腸道30分鐘的消化時間,切忌飯后立即運動。告知患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進餐習慣,嚴禁暴飲暴食和進餐速度過快,讓患者在生活中也能注意自我保護,降低息肉復發的可能性。
3.8出院后指導
根據患者的信息建立電子檔案,定時通過電話聯系的方式詢問患者近期的病情恢復情況,并且督促患者要按醫囑進行服藥,若患者出現不適的情況或者復發的情況,及時到院復查。
當患者出現胃腸道息肉后,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存在癌變風險,因此建議患者要及時地治療,避免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強身體鍛煉,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預防消化道息肉的發生。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四川綿陽? 6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