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需將高考作為導向,從高考視角出發對教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作者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深刻認識到教學改革到重要性,深刻理解到高考內容,并且對高中數學教學帶所帶來的影響進行全面的分析,探究全新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時避免受到改革的影響,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改革;數學;教學方式;有效對策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參與高考人數較多,國內人才大部分通過參與高考后所篩選出來的,因此在參加升學考試過程中高考成績顯得十分重要。高考改革會給數學教學帶來較大的影響,而這也會對學生整體成績產生影響。在高考改革視角下,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好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與學習能力,并且根據教學大綱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高考內容。
一、高中數學教學問題分析
(一)缺乏實用性
目前來看,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未能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接軌,并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很少應用到所學習到的內容,因此具有較小的實用性。高考改革目的就是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通過利用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數學內容中的代數、集合、函數等相關知識,在數學教學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卻有較低的實用性,難以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學習只是為了應付高考,在日后踏入社會后必將毫無用處,這個問題的出現就告訴我們必須改變學生的這種想法,重視高考的實際作用。
(二)存在偏向性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在傳統理念影響下,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方面,高考作為一考定成敗的考試,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通常會以從考試出發,學生圍繞考試內容而開展學習。比如數列、函數等都是高考熱門考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重點講解這些知識,并且引導學生采用套路化、固定化、公式化等方式進行解答。這種方式的出現,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難以得到提高。與這些內容相比,我們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概率、統計等內容,未能被劃為高考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不會針對該方面內容開展教學。在高考改革文件下發以后,很多教學方法不符合教學宗旨,所以應當對高考改革偏向性教育進行有效的糾正,以此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興趣,在學習時接觸到的都是定理、公式、數字等抽象內容,并且教師在教學時所采用的方法十分呆板,這就導致學生認為數學學習十分枯燥。數學與文科內容相比,沒有文字表達的風趣幽默,也沒有化學、物理需要親自動手操作來提高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在學習中失去興趣,那么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果,最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以高考為導向創新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聯系生活教學
數學教學與我們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靜下心來,發現我們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與數學相關,因此教師需要從現實生活入手開展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學習《數列與概率》這部分內容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用生活中常見的體育彩票,列出數據,分別是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使學生求出每種獎項的概率是多少?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習到的數列知識和概率知識得出結果。
(二)激發學生興趣
在教學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有效的分析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可以建立多種數學模型和統計圖進行比較方式,幫助學生感受到數學原來是有趣的,不斷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以此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如果高考數學不再受到考試范圍的限制,那么我們就必須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隨著時代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達到教育目的,因此教學改革目標就是改變教學的現狀,擺脫應試教育所帶來的束縛。通過科學的教育方式選拔人才,教師也需要深入的了解高考內容,并且深刻落實改革目的。因此才能發揮出其積極作用,緩解學生在學習中所面臨的壓力,幫助學生擺脫考試所帶來的束縛。
(三)利用新媒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學會靈活的運用新媒體。隨著科技高速發展,新媒體已經更加成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應用這項技術,信息化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幫助學生更加直觀與具體的看到問題所在,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利用黑板板書方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展示給學生,而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而新媒體的出現,可以使數學教學課堂更加生動起來,同時也能抓住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為日后沖刺高考打下良好基礎。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興趣,教師應當將高考作為導向,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采用創新教育方法,培養學生思維探索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具有靈活性,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只有突破思維定勢,才能達到思維創新的目的,這也能幫助學生在面對高考時更加從容。
參考文獻
[1]楊柳.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0(10):62.
[2]楊帆.高中數學課堂生成性教學之我見[J].中學數學,2020(07):6-7.
作者簡介:單艷麗(1983.9),女,漢,本科,甘肅渭源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