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年
摘 要:學習歷史科目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記憶知識。眾所周知,高中生的課業(yè)十分繁重,所以歷史知識的記憶成為了當前最大的難題。鑒于歷史時空觀念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讓學生在這樣的框架下理解歷史的變化、延續(xù),讓學生識記起來更加的輕易,所以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本文從“梳理歷史知識,構建起知識框架”“采用教學輔助工具,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全面發(fā)展”闡述了學生歷史時空觀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培養(yǎng)。
關鍵詞:歷史時空觀念;培養(yǎng);高中歷史
時空觀念,既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內觀察、分析事物的觀念。因為在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時空觀念可以讓學生以清晰的思路進行學習,讓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個人獨特的見解,讓學生發(fā)現(xiàn)高中歷史的魅力,所以教師要將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的培養(yǎng)重視起來。落實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以下是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一、梳理歷史知識,構建起知識框架
歷史科目與時間、事件有關,很多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無法把時間與事件對上號,究其根本,是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沒有得到培養(yǎng)。而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較為深刻的認知。那么如何能夠達到這一目標呢?教師可以通過梳理歷史知識,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新知識、識記新知識【1】。
例如在教學“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內容的時候,教師若是采用直入主題的教學方式,學生即使認真的聽講了,也無法將其內化,課后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死記硬背,平白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因此,教師在課堂伊始可以帶領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知識,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梳理知識的同時,引入新的教學內容。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回顧完“列強入侵與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后,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一下為什么從列強入侵演變成了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引導學生分析當時的政治格局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以及國民的心理產(chǎn)生了怎樣的變化。在幫助學生構建好這些知識框架后,教師再開始抓住教學重難點傳授新知識,就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知識、輕松的參與教學活動。
二、借用輔助工具,拓展學生的思維
想要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教學輔助工具【2】。這里的教學輔助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直觀化的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并茂、濃厚歷史色彩的教科書,歷史年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輔助工具,不僅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精髓。
例如在教學“古代中國的商業(yè)及經(jīng)濟政策”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將現(xiàn)代商鋪、商業(yè)鏈接、改革開放等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提出以下問題:這是我國現(xiàn)代的商鋪圖片以及商業(yè)形式,還有改革開放后的圖片,那么我國古代的商業(yè)形式、經(jīng)濟政策是什么樣的呢?在聽到這樣的問題后,學生會先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思考,積極地回答這一問題的同時,也對古代的商業(yè)、經(jīng)濟政策產(chǎn)生了好奇。這時教師引入教學內容,學生就會認真的聽講。在講解“農抑商政策”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史料《史記·商君列傳》中的內容進行講解,學生就可以快速地理解知識。而且因為有課堂伊始教師的鋪墊,學生會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將古代與現(xiàn)代的商業(yè)進行對比,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明確的時空觀念。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常會采用填鴨式教育,雖然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枯燥,學生沒辦法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興趣,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也沒有辦法得到培養(yǎng)。鑒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是教學目標中的一項主要內容,而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例如在教學“百家爭鳴和儒學的興起”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探究性教學方式,將全體學生按照學習情況分成幾個實力相等的小組,然后讓每個小組代表一個思想派別,并搜集有關于自己小組代表的思想派別主要思想、成就,并在課堂上模擬百家爭鳴。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結合教學內容分析探討為什么會形成百家爭鳴,以及百家爭鳴的含義。在學生分析透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探討獨尊儒術的含義及形成原因。以這樣探討式的方式可以營造出新穎有趣,且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去運用歷史時空觀念去探索知識、學習知識,去分析歷史問題,所以學生會逐漸形成獨特的見解。
通過知識的梳理,建立起學生的學習框架,在課堂中發(fā)散學生思維,強化學生時空觀念的運用能力,可以有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此文為《基于學生人格完善的歷史教學空間創(chuàng)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相關論文)
參考文獻
[1]薛明森.歷史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在高中歷史教學的培養(yǎng)研究[J].高考,2019(17):243-243.
[2]謝桂韓.關于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時空觀念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J].高考,2019(5):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