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
摘 要:城市道路主要原料是瀝青,車輛在瀝青路面行駛感受良好,加之瀝青路面成型快,成為城市道路建設的主要材料。但瀝青路面建設過程中也可能發生病害,常見的病害類型是水破壞、泛油、裂縫、松散等,此類病害對道路使用壽命產生影響,病害成因不同,還需針對性采取防治措施。對此,本文探究瀝青路面病害類型及防治方法。
關鍵詞:瀝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城市交通道路形成城市交通體系,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城市交通道路可達性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交流。城市道路交通建設情況同樣展現出城市經濟實力,對推進城市化進程具有重要作用。城市道路包括路基及基層、面層,城市道路使用年限及質量在路面上體現,直接對城市車輛使用年限及安全產生影響,對此,還需認識到城市瀝青路面常見病害類型,掌握病害成因,自原料、技術、人員、機械角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泛油問題成因及防治方法
1.1 泛油問題成因
瀝青路面建設后的第一個高溫季節會產生泛油問題,也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類型,泛油指的是瀝青下層上移,致使道路表面瀝青量增多,在溫度及車輛通行影響下引發泛油問題。發生泛油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升高及車流量較大。受到氣候原因影響,我國多數地區在高溫季節會出現大量降水,降水進入地面內部,若材料粘結力不強,便會引發瀝青剝落及泛油問題。瀝青中含有一定量油分,在高溫及雨水等不良因素影響下會導致油分溢出,發生泛油問題。但發生泛油問題同樣與施工中的不科學用料等原因存在關聯。
1.2 泛油問題防治措施
城市道路建設進程中,原料混合比例對路面質量產生影響,利用科學及準確的方法調節材料比例,并關注瀝青用量,對工程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利于達到路面施工標準。城市道路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科學養護及管理,避免雨季水分對路面產生危害,施工中觀察到泛油可能性較大時,需要利用細沙調和材料,瀝青不會產生粘連反應時即可。若路面泛油問題不嚴重,局部路面由于施工質量不高發生凹槽,可利用修補技術處理。發生大面積泛油問題時導致路面摩擦性能降低,還需利用碎石壓入法處理,泛油與瀝青量較大存在聯系,因此,在配比過程中還需參照實驗技術參數,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配比,避免技術人員隨意對參數進行改動。
2 水破壞問題成因及防治方法
2.1 水破壞問題成因
相比泛油問題,水破壞問題更為嚴重,指的是水對路面結構的破壞,導致瀝青網格結構破裂,車轍槽及凹坑作為破壞路面的主要形式,網格裂縫則是網狀裂縫構成的多邊形塊狀形式,自單一及多個平行縱向結合演變,最終形成網格。車轍指的是車輪凹陷痕跡,車轍槽會在道路兩側發生,這也是較為容易產生的現象,與水破壞路面結構有關。水破壞問題與泛油問題具有相關性,原料與瀝青配比不當容易導致路面微觀間隙過大,在雨季后路面土壤松動,會發生水破壞問題,若無法及時處理,路面損壞逐漸加重。
2.2 水破壞問題防治方法
瀝青混凝土是瀝青、骨料、礦粉等根據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為有效處理水破壞問題,還需做好排水基層工作,增加一定量的排水設施,使邊溝排水通暢,以排水設計減少水源對路面的損壞。城市瀝青道路施工中還需關注面層骨料搭配,控制瀝青混凝土攤鋪過程中的瀝青及溫度、施工碾壓次數。一般情況下,據施工需求,還需嚴格控制含泥量,加入一定量剝落劑,從而提升結構穩定性。嚴格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瀝青路面面層需要使用防水材料,可在各個層級之間加入不透水薄膜,這種方法有利于防止水分進入結構。城市道路瀝青路面已經發生水破壞問題時,還需將破壞的路面刨開,重新對基層處理,結合對應的施工預案完成項目施工。
3 裂縫問題成因、防治方法
3.1 裂縫問題成因
在城市道路行駛中,經常會發現瀝青路面裂縫,裂縫包括水平裂縫及垂直裂縫兩種類型,一般情況下,基層是路面發生裂縫的常見位置,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接縫技術也會對路基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導致路面建設后易產生裂縫。水平裂縫與高溫存在關聯,路面向下垂直速度較快的情況下,垂直裂縫與溫度變化息息相關,加速瀝青路面老化速度的同時,引發路面裂縫,路面使用處于惡性循環,嚴重縮短瀝青路面使用壽命。裂縫病害與推移病害存在聯系,主要是路面溫度高及壓力大,在建設城市瀝青道路時,還需對基層路面有效處理,若處理程度不足,會引發滲水問題,導致瀝青及基層粘聚力不足。若瀝青路面車流量大,道路承受巨大的壓力,便會發生裂縫及推移病害,部分城市道路出現波浪式推移,但此類問題發生率不高。
3.2 裂縫問題防治方法
裂縫帶來的危害難以處理,此類危害需分類處理,比如,發生橫向裂縫,可暫時不處理。若裂縫較大,可采取乳化瀝青填充處理。若發生縱向裂縫,找到裂縫產生原因,并采取科學的措施,避免裂縫持續進展。發生網眼裂縫還需利用玻璃纖維覆蓋,若裂縫面積較大,可利用乳化瀝青密封處理,在科學的處理措施下,避免裂縫發生及避免影響城市交通可達性。據我國相關規范要求,思考到道路施工環境及公路等級,在選擇瀝青材料時便應當引起注意,這也是規避裂縫的前提,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與本地檢測機構聯合,保證檢測內容達到技術要求,合理開展施工。攤鋪施工需具有連續性,避免發生冷接縫問題。若裂縫問題無法避免,還需對已經壓實的部分連續切割,對新制作的材料完成接縫施工,根據相關標準展開預熱軟化處理,接縫處涂抹0.3~0.61/m2黏層瀝青,在施工位置上攤鋪材料,充分將橫向裂縫壓實。在碾壓施工過程中,壓路機需設置在橫向路面,鋼輪壓路機壓實深度在15 cm左右,單次壓實需向新鋪路段移動15 cm~20 cm,直到整個路面完成壓實。
4 松散問題及防治方法
4.1 松散問題發生原因
路面松散指的是結合料粘接性能低,車輛在行駛時對路面進行碾壓,導致集料表面脫離。松散病害是路面表層常見問題,骨料中的含泥量較高及混合物密實度無法達到標準都會引發城市道路路面松散。泥漿含量超過既定標準時,瀝青薄膜在粉塵中暴露,道路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在時間變化下發生脫落,導致松散病害發生。只有密度達到標準,才能滿足道路凝聚力要求,混合物密度未達到要求的情況下,集料容易自路面脫落,導致路面局部發生松動問題。
4.2 松散問題防治方法
針對瀝青路面松散病害,可通過三點進行處理,首先,在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還需自原料著手,選擇高質量及合格材料完成道路施工,針對細集料中含沙量及礦粉量占比上需嚴格把關,使道路松散問題在施工前杜絕。針對路面施工環境及溫度、機械等因素也要合理把控,可在施工前實驗獲得對應參數,比如,路面溫度過高,容易導致瀝青材料老化,導致材料黏附性降低。若溫度過低則會導致壓實性能減弱,內部空隙率隨之提升,還需合理混合瀝青材料,控制離析問題發生。松散問題是城市道路較為常見的問題,屬于基礎性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控制施工質量,比如,在施工過程中可通過沖擊碾壓技術,該技術壓實度良好,建設的道路密度較高,在車輛運行過程中有利于規避松散問題,在城市瀝青道路過程中也要關注技術因素,通過原料、技術、機械、人員等層層把關,規避道路松散問題發生。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城市瀝青道路建設過程中,需認識到瀝青道路建設對城市發展的意義,明確瀝青道路常見病害及病害原因,根據病害發生情況適當采取處理措施。自道路路面施工階段,施工負責人便應當關注施工技術及施工方案,在路面投入使用階段,也要對路面合理養護,關注路面是否發生病害,一旦發生病害及時處理,延長路面使用年限,控制對路面發生病害的影響因素,提升城市道路建設質量,為城市經濟穩定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占華.京滬高速青縣西連接線大城段瀝青路面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9,28(31):46-47.
[2]王賽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以及病害有效防治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