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波 賴康偉
摘 要:為了提高公路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的應用效果,文章結合實際在對該技術應用原理分析的基礎上,依托某工程項目實例,從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材料選擇以及施工過程進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論述之后可以給此類工程提供一些參考,從而促進我國交通工程事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2 文獻標識碼:A
1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原理
從該項技術的運行機理來看,通常會選擇級配碎石作為主要的施工原料,然后按照指定的比例標準拌制泥漿材料。然后結合嵌擠原理,將這些材料運送到指定地點進行攤鋪壓實。施工結束后,要時刻關注碎石基層的強度變化,直至最終形成完善的板結體為止。
2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環節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工程項目概況
在建設某地的高速公路時,按照四車道的形式進行設計。該條公路的總長度為98 km,設計的整體時速為100 km/h。從整體的結構來看,主要是由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和底基層兩個部分組成的,它們的厚度分別為18 cm和34 cm[1]。
2.2 施工材料的選擇
原材料的質量會影響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整體效果,所以在施工準備期,應該合理地選擇粗細集料和水泥等物質。同時,要充分考慮以下4點內容:
(1)粗集料。粗集料的質量會影響到整體的工程質量,因此要按照級配指標要求對其規范設計,確保粗集料的最大粒徑≤26.5 mm。與此同時,最大的壓碎值也要≤26%。
(2)細集料。選擇細集料時,一定要保證細集料的純凈度。同時,應該嚴格控制顆粒級配的具體數值。一般而言,細集料的塑性指數≤12。
(3)水泥。水泥的初凝時間和終凝時間分別控制在3 h和6 h以上,通常會選擇硅酸鹽水泥作為主要的施工材料。
(4)水。施工用水一定要為清潔用水,不能使用純凈度較低的污水。
2.3 施工步驟
施工準備---材料拌和與運輸---攤鋪材料---碾壓施工---養生過程[2]。
2.4 施工前期準備階段
(1)準備下承層。在鋪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之前,一定要保證下承層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因此要時刻關注下承層的平整度,如果發現不平整現象,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來對表層的松散物質進行清理。此外,通過噴水的形式讓下承層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更好地服務于日常的灑水操作。
(2)測量放樣。將中線和邊線恢復到指定的位置。按照每段20 m的間距設置樁位。至于一些地形較為曲折的路段,一般按照10 m的距離進行樁位的設置。
(3)找平鋼絲并支模的設置。在攤鋪的環節中,一般會選擇兩臺攤鋪機進行攤鋪操作。因此要參考攤鋪作業面的實際情況,將平鋼絲設置在固定的位置上。基層的松鋪高度要結合實際的松鋪系數來確定具體的數值。除此之外,要嚴格要求鋼纖與鋼絲的距離和張力,提升整體的施工效果。同時,將鋁梁設置在攤鋪作業面的中央,方便后期的攤鋪操作。等到所有的鋼模按照現實的厚度設置完成后,將鋼纖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
(4)配合比的確定。在本次施工中,對水泥劑量等方面的內容有了明確的要求。其中,最佳含水量應該控制在4.9%左右,這樣可以有效地實現攤鋪操作[3]。
2.5 拌和和運輸混合料
在拌和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時,通常會采用集中廠拌形式進行操作。至于拌和的設備,一般會選擇型號為wcb-500的穩定粒料拌和機。在拌和的過程中,所有的時間都應該≥15 s,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混凝土內部的穩定有效性。從拌和的環節來看,混合料的內部含水量大小和水泥的使用量也要受到嚴格的管控。如果含水量超過了其中的1%,可以有效地降低攤鋪環節中的水分流失。正常情況下,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要做好及時的溝通協作,能夠按照氣候變化的情況來進行施工操作。除此之外,水泥劑量要多于設計劑量的標準。如果劑量過小,可能會導致水泥內部的穩定性削弱。倘若水泥劑量超過了指定的要求,不僅會造成材料的浪費,而且也會影響到路面的穩定性。因此,要對水泥的計量進行嚴格控制,使得內部的灰劑量能夠達到經濟性的標準。在運輸混合料時,通常會選擇大噸位的自卸汽車進行運輸。結合攤鋪材料的數量,選擇合適載重量的汽車。裝料的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一般會通過前后移動車輛的形式來實現多次裝料,確保內部的穩定性,不會引發系列的離析問題。等到所有的混合料覆蓋完成后,應該在24 h內將其運送到施工現場。
2.6 混合料的攤鋪操作
在攤鋪壓實操作的過程中,通過指定的層次控制合理的厚度范圍。本次的攤鋪主要分為兩層澆筑,可以合理地控制基層厚度。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將層間的結構狀態進行完全改善,另一方面也可以達到節約成本、縮短工期的目的。在對路面進行攤鋪時,通常會選擇兩臺攤鋪機進行攤鋪操作。在攤鋪過程中,結合指定的鋼絲高度和鋁梁寬度控制攤鋪速度,確保水泥內部的穩定效果,不會出現嚴重的坑洼現象。考慮到邊角部位難以處理,通常會選擇特殊的攤鋪機進行操作,然后借助人工力量對死角進行修整。倘若出現了嚴重的離析現象,基本上會派遣技術先進的人員將離析的部位進行全面鏟除,然后填補其中的混合料。至于一些局域內的部位,一般會通過風干處理的形式來實現噴灑操作,提升整體的濕度。施工管理人員應當時刻關注攤鋪的厚度,如果存在攤鋪的問題,應該在第一時間做出調整。
2.7 碾壓施工
在碾壓時,一般會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處理,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日常的碾壓作業。在碾壓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按照指定的流程分為3個階段,即初壓、復壓、終壓。進入初壓階段時,通常會選擇兩臺壓路機進行勻速的壓實操作;至于復壓階段,通常會選擇雙輪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處理,合理控制碾壓的速度,確保碾壓的效果。在碾壓時,壓路機必須保持勻速向前的運動狀態,禁止出現掉頭行為。等到碾壓結束后,路面通常呈現出無輪痕跡的平整狀態;進入終壓階段時,一般會選擇更好的壓實度檢測內容對其進行檢測。如果出現了不符合規范的現象,通常會選擇補壓的形式進行規范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在碾壓施工環節中,還需要對路面基層的壓強情況進行檢驗。
2.8 養生
為了強化水穩基層的整體強度,碾壓水穩基層結束后,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養生操作。具體來說,養生方法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1)在基層頂面覆蓋合適的濕麻袋片和土工布。等到2 h后,通過灑水的形式讓基層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2)養生的時間應該≥7d。按照外部的氣候條件來調整灑水的次數,讓基層始終處于相對濕潤的狀態。(3)在養生環節,一般要做好交通封閉處理,禁止任何車輛通過。
3 水泥穩定碎石工程質量控制方法
3.1 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水泥穩定碎石材料控制在整個工程施工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此項工作之前,最先要做的就是開展效應的篩選工作,從而在根本上保障整個施工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對于整個水泥材料來說,一定要盡可能的借助初凝與終凝兩者能力相對較為優質的低標號水泥來開展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確保其能夠達到相應的使用標準,盡可能的降低不必要的原料浪費。除此之外,還要始終確保在存放的過程中不發生受潮變質的問題;同時還需要始終確保其壓碎值始終維持在30%,并且這一材料的針片顆粒含量一定要始終維持在小于15%之下。
3.2 混合料拌和和運輸的質量控制
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整個混合料的質量,還一定要時刻注意不同材料在實際配比過程當中比例,從不同方面對整體的水泥摻入量進行有效的調控,其總共所占有的比例往往是小于6%,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上述材料的摻入量存在較大的不穩定因素,一旦不能夠滿足相應的要求,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施工工程出現較大的變化,這是因為該材料的摻入量對于混合料的收縮性存在巨大的影響,遠遠大于相關的標準,往往會使得在施工中出現裂縫現象,而一旦水泥摻加量不足3%,那么就很會由于含量太少,而導致混合料的強度無法達到要求。在大多數情形之下,其自身的含水量往往是要低于整體的2%,但是這一數值也不能隨意降低,極度降低之后很有可能會對后續的施工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在實際開展材料生產等工作時,一定要將上述數值始終控制在1%這一標準左右。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混合料在拌和過程當中所出現的不足之處,解決相關的棘手問題,通常情況下都是應當借助一些相對較為高端的設備進行施工,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個材料的質量,充分保障其具備相應的使用價值。混凝土運輸工作相對于生產來說,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定要借助可靠的運輸車輛完成該項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運輸途中所導致的含水量的降低。
3.3 混合料的攤鋪準備質量控制
在開始進行混合料的攤鋪工作時,一定要注意提前對相關位置的基層結構開展多次灑水壓實工作,從根本上保障該位置的清潔程度。除此之外,開展上述工作還能夠從某種程度上提升路面基層的不同數值,從而能夠真正確保其施工質量達到預期標準。此外,對于那些沒有符合相應標準的位置,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開展補救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保障實際工作中不同數值都能達到相應標準。按照前期制定的相關設計方案,在實際實行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選取最為科學合理的攤鋪設備,同時確保整個厚度和平整性都能夠滿足相應的標準。需要注意的是在公路路面基層施工的過程中,還需對混合料的本身強度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材料的粒徑、施工拌和溫度等方面進行控制。
4 結語
從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的施工原理來看,本文對其進行了簡要的描述。與此同時,研究了該項技術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的實際作用。在當前的情況下,該項技術已經被充分地運用到公路建設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水穩施工環節中,要明確文件內部的各項要求,從而保證整體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玉霞.公路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應用[J].卷宗,2019,9(10):233.
[2]鄔桂雄.公路路面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應用[J].交通世界,2018,25(36):74-75.
[3]關沖.公路路面基層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的應用[J].環球市場,2018,26(3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