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瑋 汪凡




摘 要:本文闡述了蘇州軌道交通5、6號線蘇勝路站的概況及軌道交通突發大客流的定義和特征,并以蘇州地鐵蘇勝路站為例,詳細分析了蘇州奧體中心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時,大量客流聚集和疏散對地鐵車站的沖擊,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應對該突發大客流情況下的客流組織措施。
關鍵詞:突發大客流;軌道交通;蘇勝路站;客流組織
中圖分類號:U293.5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大城市都市生活圈和二三線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黃金發展期,并以其綠色、環保、大容量、環保便捷等優勢,改善了我國城市當前面臨的交通擁堵、流動性差、環境污染、職住平衡等諸多問題。同時伴隨著市場經濟活動的增多和人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升,各大城市舉辦越來越多的大型體育賽事、商業展會等大型活動,這些大型活動將會引發軌道交通大客流的突然聚集和疏散,給軌道交通帶了巨大壓力。所以本文以蘇州軌道交通5、6號線蘇勝路站為例,分析并歸納了在奧體中心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時地鐵車站突發大客流情況下的車站客流組織措施。
1 軌道交通蘇勝路站及周邊情況概述
軌道交通蘇勝路站為在建蘇州軌道交通5、6號線L型節點換乘站,同時預留與遠期規劃線通道換乘條件,后期可實現三線換乘。蘇勝路站位于蘇州園區主干道星塘街站與中新大道東站交叉路口,站址周邊主要分布有園區奧體中心、住宅小區、學校等(如下圖所示)。
園區奧體中心為占地約60公頃的綜合甲級體育中心,兩館一場一座體育公園及一個配套服務樓。兩館為1.3萬人的體育館和3 000座的游泳館,一場為4.5萬人的體育場。
2 突發大客流的定義及特征
突發大客流是指大型活動與重大節假日以及惡劣天氣等情況下,軌道交通車站在某段時間內客流激增,超過了該站日常客流運輸組織所能承擔的最大客流量的客流。其特征主要表現在某段時間內客流聚集和消散的時間較集中,出現擁擠的情況,或乘客移動速度緩慢及站內客流交叉嚴重。如車站周邊分布有體育館、展覽館、商業綜合體等大型活動場所,舉辦活動時在短時間內有大量乘客集散,其時間和規模通常可預知,且一般持續時間較短,具有以下明顯特點:a、出行量大;b、客流分布不勻,峰值明顯;c、目的一致、來源分散。
3 蘇勝路站突發大客流情況分析
軌道交通蘇勝路站出現突發大客流的情況主要為園區奧體中心舉辦活動期間,場館散場一段時間內地鐵車站發生大量客流集散,站內出現客流擁堵、乘客移動速度緩慢、客流交叉嚴重等問題。
3.1 車站突發大客流數據分析
園區奧體中心大客流按體育場每5年舉辦1場6萬人規模(含觀眾及各類非觀眾)重大賽事活動測算;其散場模型以未來年高峰小時內疏散90%的體育場館(包括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需求為散場設計目標,計算得到高峰小時奧體中心體育場大型活動下的疏散需求約52 820人/小時。大型賽事時安排避開交通高峰期,散場時段常見為22:00~23:00,該時段內各公共交通將出現突發大客流,其中軌道交通車站的突發大客流數據可根據奧體中心內、外部交通設計(外部交通有公交能力、出租車停車能力、軌道交通;內部交通有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停車位、大巴車及客車停車位以及公共自行車停車位等)和市民出行方式比例等計算得出在奧體中心舉辦大型賽事活動時對軌道交通的疏散需求。
依據園區綜合交通規劃,園區及全市規劃年出行方式比例如下表所示。參考國內各地類似案例小汽車出行方式為15%~30%(有軌道城市),結合未來年園區及全市交通出行習慣以及未來年基地周邊公共交通的運能上限,同時考慮不利情況(如賽后較晚出租車出行比例較高等特征),對奧體中心出行方式比例進行了估算,其中軌道交通出行方式比例為20%(經過對大型活動期間項目高峰地鐵出行比例進行敏感分析,由20%增加至30%)。故計算得出高峰小時奧體中心體育場大型活動下在對軌道交通車站疏散需求為15 846人次。
3.2 蘇勝路站各部位大運能力分析
根據上敘大客流數據分析,在蘇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辦大型賽事活動時22:00~23:00一小時內軌道交通需求約為15 846人,將給地鐵蘇勝路站各部位運輸能力帶來巨大沖擊。為此,我們對蘇州勝路站各部位通行能力進行了詳細測算。地鐵車站最大運輸能力主要受控于車站出入口、安檢機、閘機口、樓扶梯等通道的數量及通過能力、站臺的容納能力、列車的運載能力、售檢票數量及方式、行車組織等。下面分別對蘇勝路站運營初期和遠期兩個階段的站臺容納能力和車站各部位最大運能進行測算。
根據上表所示,可得出軌道交通蘇勝路站站臺容納能力及車站各部位最大通行能力(除安檢機設備)均能滿足奧體中心舉辦大型賽事活動時散場的突發大客流對軌道交通的疏散需求,但為避免大量客流突然涌入,站內關鍵區域客流擁堵造成的安全隱患,故需采取有效的客流組織應對措施。
4 突發大客流情況下蘇勝路站客流組織方案
蘇州園區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辦大型賽事活動,散場時間約為晚上22:00~23:00,將出現突發大客流,總疏散人數約52 820人次,其中約15 846人次通過軌道交通進行疏散,對地鐵蘇勝路站的服務能力將造成較大沖擊,故在蘇勝路站各部位最大運動均能滿足奧體中心疏散需求的情況下,還需要采取有效的客流組織方案來應對奧體中心的突發大客流,避免出現無組織疏散出現客流交叉,擁堵造成的安全隱患。具體客流組織方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a、組織單向進、出站,避免客流交叉,高效組織疏散進出站乘客;(如下圖所示)b、增設安檢機數量(設置無行李通道和安檢通道),組織站外安檢,提高安檢效率;c、進站口前設欄桿截留、組織客流流線,控制客流進站速度,避免客流聚集至站內出現擁堵造成安全隱患;d、設置人工售票點,推廣多元化支付方式;(如下圖所示)e、加強地鐵內部交通管控力度,合理采取措施對車站人流進行有效控制(人流控制宜采用由外至內,由上至下的原則,針對車站出入口、入站廳、站臺進行逐級控制,嚴格控制出入口進車站站廳的客流以及下站臺的客流。(比如廣播、人工、臨時導向、警戒繩、實時監控等措施);f、需奧體中心與地鐵同時參與客流疏導,有效提升疏散效率。
5 結語
本文以蘇州軌道交通5、6線換乘站蘇勝路站為例,詳細分析了蘇州奧體中心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散場時,大量客流聚集疏散對地鐵車站各部位服務能力的沖擊,重點測算了車站站臺容納能力和各部位的最大運能,并核實是否滿足奧體中心大客流疏散需求,同時提出了突發大客流的客流組織應對措施,避免因客流擁堵造成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段力偉,文超,彭其淵.突發大客流在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中的傳播機理[J].鐵路運輸與經濟,2012,34(08):79-84.
[2]史小俊.地鐵車站應對大客流的組織措施[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9,12(10):70-72.
[3]賈文婷.城市軌道交通突發大客流對車站客運服務水平的影響[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4,11(0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