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超 王毓
摘要:背景:重癥監護室多收治顱腦外傷、動脈瘤及各種部位的腦腫瘤患者,病情比較危重的患者,隨時有病情變化的可能,且治療費用較高,病程較長,特別容易給家屬造成心理負擔,使其出現各種心理問題[1]。家屬是患者的精神支柱,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對患者的后期康復和家庭的生活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的:了解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狀況,針對結果實施針對性地護理對策。方法:選取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我院神經外科監護室50個患者家屬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家屬均存在焦慮有的甚至抑郁的心理問題。因此,護士在工作中經及時對家屬做好健康教育,讓其及時了解患者的病情,給予戰勝病魔的積極性。對于家屬的心理狀況采取干預,及時準確的做好健康教育,可提高護患之間的相互理解、互相信任,減少護患矛盾,從而建立醫生、護士及家屬良好的關系,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提高醫療的滿意度。
關鍵詞:心理護理;重癥患者家屬;神經外科監護室
重癥監護室多收治顱腦外傷、動脈瘤及各種部位的腦腫瘤患者,病情比較危重的患者,隨時有病情變化的可能,且治療費用較高,病程較長,特別容易給家屬造成心理負擔,使其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做好病人家屬的心理護理,對保證患者的治療和日后康復有很大的意義,也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提升也有重大的意義[2]。
1 重癥監護室患者及家屬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
1.1恐懼
重癥監護室多收治顱腦外傷、動脈瘤及各種部位的腦腫瘤患者,病情比較危重的患者,隨時有病情變化的可能,家屬負擔比較重,心理壓力比較大,使其產生了恐懼的心理。[3]尤其是初次入院需要緊急手術的時候,監護室這個環境屬于新的環境,比較陌生,又對于疾病不了解,所以產生恐懼的心理。
1.2焦慮
患者進入監護室,其家屬容易出現焦慮心理。由于監護室費用較大,治療時間較長,而且也需要恢復期,需要較高的醫療費用。而且監護室屬于無家屬陪同的病房,家屬不能及時見到患者,時間長則會產生焦慮的心理[4]。
1.3依賴及無助
監護室患者無家屬陪同,所有的病情問題需要由醫護人員告知,全程依賴醫務人員。患者家屬比較被動。他們想要得到的和知道的可能遠遠的多于我們所告訴他的,可能有的家屬對醫務人員有陌生感不愿意多說話,怕說錯話,從而不說出自己的真實的想法。這樣就放在自己的心理了,從而又顯得很無助。
1.4不信賴感及敵對心理
由于監護室處于完全封閉病房,家屬不能時刻看到病人,心理或許不太放心,護士或者醫生給患者溝通病情時,尤其是患者有病情變化時候,有可能家屬或許會對我們的治療方案、操作過程產生質疑,出現不信賴的狀況,從而可能會出現敵對的心理,有的甚至完全對醫護人員產生敵對的心理。
2重癥監護室患者及家屬心理問題解決方案
2.1增強護士的專業素養及溝通能力
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應用語言溝通以及非語言溝通(肢體語言),用筆寫,可以發放健康教育手冊,通過文字或者圖畫的方式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工作,從而進行有效溝通。聽取患者或家屬的意見或者建議,根據不同家屬的需求從而了解其想要了解的問題,來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從而增強患者和家屬對疾病的信心。在住院的過程中,護士應主動的告知患者家屬的患者在院期間所做的治療極其檢查,并告知患者家屬患者每天的基本情況及病情的變化,已取得患者家屬的放心和信賴。在溝通過程中應根據家屬的;理解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詞語,溝通要有耐心。對患者家屬態度要好。忌生冷硬頂推現象的發生。留意患者家屬溝通后的心理變化。
2.2探視及陪伴病人?重癥病房實行限制式的探視制度。有利于病房的管理、避免交叉感染、避免影響患者的休息。還可以減少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因家屬的不理解和不滿導致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等。并取得相應的理解,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在家屬進入重癥病房前,首先加強與護理人員的溝通了解相關信息,告知監護室不能經常探視的原因,極其家屬監護室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取得家屬的理解與配合。護理人員應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給家屬留下好印象,針對后期避免糾紛事件的發生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2.3改善家屬的休息環境?重癥監護室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家屬等待區配置舒適的座椅,環境干凈,定時清潔,并提供熱水,增加家屬的舒適感,這樣有利于克服不良情緒,更加穩定從容的面對患者的疾病。配備顯示屏,平時可提供新聞節目進行播放,有需要時可以作為宣教工具,可以在上面播放一些有利于患者康復的小視頻,增強家屬對患者疾病康復的信心。
2.4嚴格費用管理 監護室費用較高,收費項目應盡可能地清晰,每日發放費用清單,避免一些小誤會引發患者家屬的不滿的情緒。盡量減少患者家屬的質疑。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地對家屬進行指導,優化護理流程,尤其在繳費過程在,應及時引導家屬,不免增加不良情緒。
3 總結
通過對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心理情況的調查及分析,我們意識到監護室的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延續患者生命而進行的醫療護理工作的場所,還需要考慮到家屬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的心理變化狀況。他們在渴望得到最好的治療及護理,并取得最好的效果[5],這就要求我們護理人員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自身修養及素質。并且結合患者家屬的意愿,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打消他們消極的心態,給予增強戰勝病魔的信心[6],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真正的為患者的康復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患者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園打下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蔣曉華,楊琴.重癥監護室患者需求調查分析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09,(1):201-203
[2]楊芷,童曉飛. 顱腦損傷患者家屬心理彈性及應對方式對其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影響 估計與康復,2018,08:11-15,18
[3]張梓童,佘秋芳.重癥監護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17):80-80
[4]黃海英,王仁坤,吳言芬 ICU患者家屬疾病不確定感與希望水平相關性研究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03(7):14-16
[5]劉輝,王麗姿. 重癥監護室患者家屬需求的護理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 2006:23(3):50-51
[6]張秋紅?危重患者家屬心理護理作用 中國臨床研究護理雜志[J]2003,88(9):8593-8594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神經外科?陜西?西安?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