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論是漢語還是英語,任何一門語言的的學習深都會受到文化背景影響。因為語言的形成與發展,都與其起源的文化背景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因此語言學習不能脫離其本身的民族、國家與文化而單獨進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若想學好這門語言就應該對英語的文化背景全面了解與熟悉,進而更好地理解英語,做到真正能流暢使用英語。但職業英語教學將重點放在講解教材知識和職業英語口語教學上,很少融入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脫離文化背景的語言學習,容易給學生帶來理解上障礙,也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但目前職業英語教學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職業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的融入陷入困境。本文將對此困境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探究解決策略。
關鍵詞:職業英語;文化背景;困境;策略
一、職業英語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融入的困境分析
1、職業英語教學模式落后
現階段,職業中專作為職業教育學校,大部分職業學校仍然采取落后的、傳統型的教育模式與方法,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師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乏味,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以教材書本為基礎,用填鴨式的方法將英語知識灌輸給學生,忽略英美文化的引用與融入,這也是由于職業院校對英語專業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的。長期下來,這種教學模式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逐漸下降,失去英語學習熱情。除此之外,職業中專考試內容大多數以課本內容應試為主,導致學生容易只對書本知識死記硬背,忽略了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無法真正理解英語知識的文化內涵。
2、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較差
由于職業學校的學生未來就職主要是由學校推薦職位或對口大專,職業推薦的標準是在校期間的專業技能學習情況,因此很多的學生因此忽視了英語的學習,主要進行專業技能的學習。中專職業學校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是當前職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當前我國很多中專學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英語基礎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詞匯量過少、語法混亂、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欠缺、基本語言素質不高等。大部分中專生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忽視英語課程的學習,有些學生甚至連簡單的課文朗讀都不會,直接影響了教師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職業學校英語教師對英美文化背景了解不夠
由于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教師對院校的依附性不強,不同學期對不同年級的教師要求也不同,這樣就使得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教師的業務水平不定,可能會使得學生的受教育水平發生不同。加上職業院校都是以職業性的專業為主,大都是一些運輸、數控等操作性比較強的專業,對英語專業的要求比較低,所以很多院校的英語專業教師能力普遍較低。另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英語教師大多數并未意識到英美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并未受到相應的文化熏陶與洗禮,自身對英語文化的掌握程度有限,更不要說付諸于教學之中。學生的文化知識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知識傳授,只有教師自身的文化儲備足夠,才能夠保證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
4、不合適的教材和教學環境
由于職業學校對于英語教學的不重視,所以在選擇教材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時代發展步履穩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職業中專教育不斷發展。但是,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卻并未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一些學校的教學設備相對落后,很少注意到英文文化的滲入,更沒有訂閱與英美文化相關的報紙雜志等供學生閱讀,導致學生對英文文化相對陌生,更給課堂英美文化融入增加了難度。
二、探究職業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的策略
1、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課堂英美文化知識的滲入
首先教師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有目的性地選擇與學生較為熟悉的文化進行導入,用以加深學生對單詞、詞匯、課文等的理解。例如,在 tourism、place of interest的相關教學中,可引入中國的長城(the Great Wall)、故宮(the Palace Museum)等文化,引入歐美的倫敦塔( Tower of London)、大本鐘(Big Ben)、比薩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等;如在教有關互聯網求職的內容時,引入英美知名網站等相關知識。其次在組織開展英語教學時,可以采用對英語文章所涉及的文化知識適當進行講解。通過將英語文章中所涉及或反應的西方價值觀念、生活習慣、傳統風俗、思維方式、宗教倫理等方面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英美國家進一步地了解與認識,提升英語話語背景理解能力。
2、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和文化素養
職業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是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的事實,職業學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不強,詞匯量少,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就會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增加學生的詞匯量是很重要有必要的,在課堂上教師要幫助學生學習新單詞、鞏固舊單詞,幫助學生加強單詞的記憶、增加詞匯量。同時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在做文化引入時要考慮學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力。由于學習習慣差,講授文化時要注重提高趣味性和互動性。教師要注意轉換師生角色,融入文化背景時不要直接填鴨式灌輸,要引導他們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職業中專學生雖然文化課基礎薄弱,但大多具有強烈的表演意愿。基于這一特點,我們在文化背景融入時可以開展一些跨文化交際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英美文化素養。
3、定期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增加教師英美文化知識儲備
在職業中專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作為輔導學生英語學習的導師,需要本身應該具備扎實過硬的知識儲備。現階段,職業學校在英語融入英美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的英文文化素養,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與英美文化理解能力,進而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到英美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掌握更多的英美文化。學校也應該定期開展教師專業知識和文化素質培訓課,全方位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英美文化素養。
4、開展英美文化校園活動,轉變課堂模式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走出課堂開展一些實踐活動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英美文化素養。比如學校可以舉辦一些“英語文化節”、“英美文化報刊讀書月”、“英美文學作品賞析”等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化的掌握與記憶,為學生構建出積極活躍的英語學習環境,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感受英美文化的過程中掌握英語技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方位發展。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使課堂生動有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語:語言是促進人類交流的載體,而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對其背后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等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應用情境,增強對語言文化內涵的理解,從而掃除交流障礙。在現如今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教師應該改善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打破英美文化傳播在職業英語教學中的困境,在教學中積極有效地融入英美文化,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
參考文獻:
[1]傅偉.淺談職業教育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大眾科技,2011,(02):144+139.
[2]吳淑貞.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識[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04):125-127.
[3]王薇.引入英美文化,發展中職英語[J].職業,2016(24):134-135.
作者簡介:田迎春(1996-),女,河北張家口人,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英語語言文學。
(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 江西南昌 3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