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瓊麗
摘要: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與方法在現代化教學中逐漸呈現出諸多弊端,已經難以滿足教學發展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結合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的積極作用,對落實美術項目化教學方式的具體策略展開探究,以期更好的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項目化;教學
引言
項目化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創作項目而開展的教學活動,既能夠轉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增強師生感情,也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深入探究項目化學習的優勢,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靈活運用,通過開放性與實踐性結合的教學方式落實美術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開展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的積極作用
(一)創新美術學習方式
當前,有些小學美術項目學習,仍以傳統教學中的“教師、課程、課堂”為中心,體現為教師教授知識、布置任務,學生處于被動完成任務的狀態。事實上,學習者、經驗、活動才是項目學習的三個中心,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通過賞析、構思、創作、展評等過程經歷美術學習的自主探究,不同個體之間經歷不同的學習過程,實現學習的經驗化,將外在的知識內化并建構起個體化的知識,轉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以此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與素養。
(二)滿足現代化課程改革要求
新課程改革教學標準中提出:美術學習應結合一至六年級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能,進行策劃、創作與展示,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這為在小學高段開發基于美術的跨學科項目學習提供了依據。美術的學習不僅關乎本學科的知識技能掌握,還涉及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以及對語文、數學、音樂、科學、信息技術等多門學科知識的應用等,是引導學生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以及跨學科融合學習的有效載體。
二、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策略
(一)根據學生學習經驗明確項目主題
項目主題的設計既要有一定的認知容量和創新性,又要與學生的興趣需求和生活經驗相結合。因此,需要由師生雙方共同參與設定。針對小學生特征,教師可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等角度出發,先預設項目學習的主題和成果形式,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先行技能來最終確立項目主題。例如,水墨畫作為小學美術的必修內容,教師預設“水墨游戲”作為項目的主題,學生運用水墨畫工具創作水墨游戲作品。教師針對先行預設的項目主題,對學生是否喜歡水墨畫和創作過程,對于水墨畫的知識了解程度以及生活中是否接觸過水墨畫等多項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制定項目主題。
(二)立足課標制定學習目標
項目化學習并不是單一的為學生設計一項長期的實踐創作任務,而是應當結合項目教學法的“行為導向”指導,注重教學過程的落實,通過科學的主題設定引導學生在參與完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技能和學習方法,進而實現自身認知能力與素養的發展。項目化學習與三維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將三維教學目標作為教學輔助,在此基礎上立足課標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從而提升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以“巧用碎紙片”項目化學習為例,教師在完成教材基本內容講授后,可以為學生制定項目化學習任務,如每周收集生活中的廢紙,進行變廢為寶的創作。學生在美術手工制作過程中既要運用美術的色彩與造型,也要充分利用數學學科的幾何圖形知識才能制作出優秀的紙質手工作品,通過這樣的項目學習也能夠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跨學科教學目標指導。
(三)結合教學進度分解教學任務
分解教學任務的設計需要根據項目化學習的整體目標進行細致劃分,通過任務驅動和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完成項目化學習目標。根據美術學科的項目化學習流程來看,可以分為主題認知、作品賞析、構思想象、技能學習、作品創作以及展示交流六個不同的環節。以“花式點心”項目化學習為例,教師可以將之分為6個學習單元,12個學習小節,整體學時控制在120分鐘左右,讓學生有序的學習各類點心的制作方法。此外,教師需要根據整體教學目標作出分解教學任務手冊,讓學生可以在有序的指導下逐步完成各項教學任務。
三、小學美術項目化學習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微課資源
項目化學習是現代化教學理念,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與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結合,更好的發揮項目化學習的內在價值。教師可以對微課資源進行科學利用,突破時空局限,讓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微課視頻課件的制作需要涵蓋項目化學習主題案例、操作示范、作品賞析等內容。以“民間面塑”項目化學習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制作3-8分鐘時長的微課視頻,整個教學共有6大環節,按照每個環節2個小節的計算方式來看,學生的總學習時長不會超過100分鐘,學生完全可以利用課下零散的時間進行有效學習,通過這種信息化教學方式與項目化學習的結合應用,既能夠促進學生能力與素養的提升,也可以很好的落實減負的教學指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參與項目化學習也不會產生過大的壓力,反而還會在探究與思考中養成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二)運用學習支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支架理念是認為學生有兩種不同的發展態勢,一種是學生既有的學習水平,另一種則是學生可以達到的發展水平,通過在兩者之間搭設支架可以促進學生的跨越式發展。教師可以在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習支架教學方法進行合理運用,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美術學習能力。以“剪拉花”項目化學習為例,教師可以運用“計劃制定支架”“目標引導支架”“學習活動支架”“活動評價支架”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支架,有利于導向和支撐項目學習的全過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真實學情和能力提升情況逐漸的減少學習支架的應用,讓學生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學習能力與主觀能動性,構建起完整的美術知識網絡,從而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實現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
結語:項目化學習方法已經成為現代化教學主流形式,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小學美術教師應當正視項目化教學的積極作用,并結合美術教學內容進行多元化運用,通過項目教學目標的展現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周期性項目教學活動中,以此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美術技能與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坤. PBL項目化學習模式下小學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J]. 小學時代, 2020(5):88-89.
[2]黃燕敏. 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學美術跨學科教學探究[J]. 新智慧, 2019, (01):111.
[3]李宛夏. 運用項目式學習,成就高效美術課堂[J]. 當代教育, 2019(9).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樂成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