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高職院校辦學質量,開展符合社會需求和個體發展需要的課程已經成為當前高職院校面對的重要課題。電工電子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基礎性課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與動手能力,同時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電工電子課程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有著深遠意義。而各高職一線教師對于如何有效提高電工電子教學質量也積極建言獻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
引言
電工電子是電氣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等、智能控制技術等專業的基礎課,其內容涉及電力、電子等諸多學科,該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重要。然而傳統的電工電子的教學模式采用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方式,由于該課程的理論難度大,再加上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使得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實驗時,大部分學生只是根據實驗報告中的實驗步驟完成相應的實驗任務,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另外傳統的評價方式是通過平時成績加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評價方式單一,不能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能力。
1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教學現狀
1.1理論教學與實操教學的沖突
電工電子教學作為高職學生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的專業深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高職學生只有在扎實掌握電工電子課程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專業化的課程學習。但是在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教學實踐中,往往存在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不符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問題。以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為例,在校學生大多數是高中畢業后成績和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學生在這一階段大多沒有經過更加專業化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性思維訓練,因此不太適應專業水平較高的電工電子課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往往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并以此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存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課時沖突問題,從而導致教師大量壓縮實操課時保證課程的完成度。這種教學模式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實操課程對學生理論知識鞏固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1.2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的割裂
除了教學時間與教學方式的矛盾,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教學中還存在教學內容與學生發展需求割裂的問題。在高職電工電子教學的資料參考中,教師容易忽視資料的時效性。部分電路原件的技術參數與當前普遍適用的設備現狀不符。進而造成了學生對電工電子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模糊,不利于學生對相應問題展開深入探究和研討。同時,不同專業對電工電子課程的需求有所區別。部分學校忽視學生之間的專業差異,以教材內容為導向開展電工電子課程,不能有效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學習效率。
2高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要點
2.1整合教學資源,強化實踐操作
教學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與時俱進,針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筆者認為,整合教學資源,增加實驗課程,勢在必行。教師在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時要進行取舍,講授課程要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并使授課通俗易懂,幫助學生更輕松掌握要點。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微課視頻、翻轉課堂等手段進行有效教學,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吸引學生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克服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帶來的弊端。
針對電工基礎計算題,因題量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基礎知識及課程核心部分選材,探索符合當前學生學習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學生學習電子技術抽象理論內容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教師在制定教學進度計劃時應考慮授課教學模式與課時分配,可以采用翻轉課堂、微課、師生互動等教學模式,合理分配課時,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
作為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教學還要貫穿就業導向性,提升學生的時間能力,根據課程知識,增加實驗課程。同時,課程安排還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思考及發散思維等。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知識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才能真正培養出與企業無縫對接復合型應用人才。
2.2與時俱進,引入現代教育技術
傳統高職電工電子教學受制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不能有效解決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的沖突。但是,新型教育技術的發展為解決這一矛盾給出了可能回答。傳統高職電工電子實踐中出現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沖突的原因在于,電工電子教學受制于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必須依靠實操課程才能有效鞏固理論基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但是,隨著計算機仿真技術引入課堂,這種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解決。
EWB技術作為一種在電子技術中普遍應用的計算機仿真設計軟件,可以構建各種電路并進行仿真實驗。在電工電子教學中引入計算機仿真技術能夠適應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需求,同時可以解決在傳統教學中出現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不相容”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除了計算機仿真技術之外,高職電工電子教學中還可以充分利用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代表的新型教育技術,促進高職電工電子教學改革。
結束語
信息化教學時代背景下,教學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獲得信息和知識。電工電子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不僅要進行有資源的整合,還需不斷探索改革,制訂一套更為完整的教學大綱及教學計劃。教師要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充實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設備,提供良好的教學實踐環境,積極主動適應時代形勢,增強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真正為國家培養綜合型、實用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海燕.基于就業導向下的高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創新[J].才,2016(25):71-72.
[2]聶瓊.高職電工電子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究[J].學園,2017(20):48-49.
[3]宋堅.新時期高職電工電子技能實訓教學方法研究[J].智庫時,2018(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