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式,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各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真正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在工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制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教學實踐。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生活化教學;實踐應用;
引言: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各領域中都會運用到物理知識,甚至很多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存在著濃厚的興趣,甚至想要了解物理現象出現的原因。但是實際上,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并沒有太大的興趣,教師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方式,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方法
在高中階段之前,學生初步接觸過物理知識,但是學習的只是一些較為簡單的物理現象,而高中的物理課程難度相對比較高,如何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則是物理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在新課程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和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感悟物理學科的魅力。
(一)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理解程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學生能夠快速學習和理解新的知識,有些學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都無法掌握。教師首先要考慮到這個問題,采用分層教學法加強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教學,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和身心特征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有利于吸引學生對物理教學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熱情。
(二)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存在著緊密相連的關系。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實際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接觸過物理知識,鞏固學生的已掌握的物理知識,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和學習新的物理知識。
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措施
(一)利用生活現象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要需要不同學科的知識,學習壓力變得更大,各學科擠壓的學習任務也很繁重,學生不可能將全部精力只專注于某一學科的學習,那么就需要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是不激發學生的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學生就會覺得物理學習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因此教師自己要以身作則,引導學了解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避免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可以利用生活現象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能夠緩解和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
例如當物理教學進行到《彈力》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明確這節教學內容的重點和要點知識,制訂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彈簧秤和彈簧鉤做一個拉扯彈簧的演示,讓學生在旁進行觀察和分析,然后詢問學生這個演示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識是什么。學生1:“彈簧秤在被壓或拉的過程中產生的力的是彈力”,學生2“彈簧在力的作用下現狀發生了變化,這是不是就是形現象?”,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印象和理解程度,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生活中關系到物理知識的現象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學會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深入發掘實際生活中的物理,鞏固學生的知識點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常常會經歷過不同的物理現象,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現象產生的原因,如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就是在樹下被蘋果砸了,然后發現了萬有引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和物理知識相結合,運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識探討和解釋產生物理現象的原因。
比如在學習高一物理《圓周運動》的時候,教師學生講解關于圓周運動的基本概念,然后讓學生聯想自己實際生活哪些物體涉及到圓周運動的知識,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洗衣機的圓筒運動”“汽車車輪”“電風扇在轉動的時候”等,這樣一來,不僅鞏固了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還會讓學生產生成就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
(三)開展課外活動增加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比例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而且很多學校的物理實驗基礎設施不完善,無法滿足物理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可以開展課外實驗教學,利用一切可用的材料進行物理實驗。
比如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拋運動》,教師需要準備兩個鋼球、兩個斜槽、一個水平槽和鐵架臺,將兩個斜槽上下固定在鐵架上,將水平槽與下邊斜槽末端保持同一水平面上,將兩個鋼球放置兩個斜槽的同一位置并釋放,然后讓學生自根據演示過程自己再實驗,并引導學生一邊實驗一邊觀察和思考,最后讓學生發表自己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物理基礎知識掌握程度,還要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結語:綜上所言,在新課程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和運用生活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結合物理教材內容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一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主動開展自主性探究活動,全面掌握和領悟物理課程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促進了高中物理學科體系的改革和建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個性化發展,有效保障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達到預期的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宋錫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J].現代交際,2016(17):245.
[2]劉君.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胡劉星.從生活中學習高中物理力學知識[J].科學與財富,2016(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