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洪
摘要:本文基于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體系構建進行闡述,首先分析了綠色物流與循環經濟的關系,然后分析了物流發展帶來的環境影響,最后分析了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策略,從企業物流的綠色化、注重發展第三方物流、構建供應鏈綠色物流系統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循環經濟;綠色物流;環境保護
1.綠色物流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環境問題,將循環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鼓勵各國以可持續發展作為目標發展各國經濟。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隨著再生資源回收產業的發展,物流行業逐漸成為現代行業中的重要產業。因此,構建基于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體系是必不可少的改革。
自21世紀之后,我國物流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給環境造成的污染也日趨嚴重。循環經濟的提出,促進物流產業轉變為綠色物流,可以減少物流對環境的污染。綠色物流指的是在物流工作中減少對環境形成的影響,對物流資源充分利用,實現對環境的凈化[1]。綠色物流以綠色產品為基礎,將制造、消費、資源形成一個環保的循環系統。綠色物流在性質上與循環經濟是一樣,都是堅持可持續發展都導向。綠色物流的主體是物流企業以及消費者,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綠色物流的發展。綠色物流貫穿在循環經濟的全過程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工具。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緊密關系,不能分隔開來,發展綠色物流能夠促進資源的利用和再生,對循環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同時循環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物流產業的壯大。
2.物流發展帶來的環境影響
2.1運輸方面的影響
物流行業在不斷的發展,功能也在日益增強,例如配送和回收服務的增加,在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在運輸方面也產生了交錯運輸。隨著物流的發展,近年來在道路中的運輸車輛越來越多,導致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的頻發。汽車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尾氣、燃油消耗、汽車噪聲等等都會環境產生不利的影響。我國道路發展較快,四通八達的道路上都充斥著尾氣和噪聲,汽車是主要的運輸工具,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空氣的氣體;鐵路和水路運輸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線狀的噪聲污染;在飛機運輸方面,燃料和維修會都對環境造成污染。
2.2存儲方面的影響
倉儲是物流活動中關鍵內容之一,對于環境的污染問題同樣不能忽視。存儲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主要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物流設施布局上,倉儲布局設計缺乏合理性,浪費資源的同時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其次在儲存物品上,如果是化學品或危險品,存儲不當對于環境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如果是一般商品,比如廢舊家電和廢塑料,如果存儲時間過長或者地點不適合,會導致產品銹蝕或者變質,對于環境也會有一定的影響。然后是儲存過程中對產品的維護和保養,例如表面噴涂化學藥劑這種情況,也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2]。
3.循環經濟的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策略
3.1企業物流的綠色化
發展循環經濟,企業要改變傳統的運作模式,轉變為物流綠色化的發展形勢。首先,采購過程綠色化。企業要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環保材料,并且要注重在運輸中選用可回收利用的綠色包裝,可以采用集裝箱進行運輸,避免運輸中轉。其次,生產和加工綠色化。在傳統工藝系統上進行改革,盡量減少生產加工過程中廢棄物的產生。同時要減少搬卸裝運次數,這樣可以降低耗能,從而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然后,銷售綠色化。對運輸網絡進行合理規劃,通過多種運輸方式使運輸路線能夠實現最優化。最后,發展逆向物流[3]。主要是將廢棄物進行回收,通過現代技術進行加工,使其能夠重新投入使用,減少對環境影響的同時還能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2注重發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可以對資源進行整合利用,使庫存集中,在滿足客戶更快捷的物流服務同時,還能充分利用物流設備,提高物流活動的效率。第三方物流可以簡化配送環節,相同數量的運輸車輛和運輸次數都能夠有效降低,從而節約燃油能源,減少因車輛產生的尾氣污染和噪聲污染。同時,流通加工業務可以將貨物集中到一起進行加工和分揀,以規模作業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耗能,對于分散加工中產生的廢棄物可以集中到一起進行處理,從而減少廢棄物在物流過程中形成的污染。同時通過專業化物流作業,可以消除無效搬運,充分利用現代化機械設備,解決在裝卸過程中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要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企業發展共同配送,在城市中建立物流分寸感配送系統,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物流活動。在臨港區域可以建立物流園區和保稅區,對物流企業進行重組,實現資源共享。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對于城市垃圾分類中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和再生資源的分揀加工作業,意義重大。
3.3構建供應鏈綠色物流系統
結合我國物流發展的現狀,構建綠色供應鏈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展開:一方面是將綠色物流納入到供應鏈合作體系中,然后加強對供應商、生產企業、分銷商以及消費者方面的管理,使環境保護意識能夠在產品的制造、設計、包裝、運輸、使用全過程中得到體現。企業要實行高效、無污染的發展模式,必須要構建逆向供應鏈系統,將廢棄物能夠及時回流,并且通過逆向物流可以了解到供應鏈末端的庫存以及市場需求的真實情況,使綠色供應鏈形成一個循環系統,同時還能掌握真實的需求信息。另一方面是建設物流信息平臺,主要是面向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貨主的物流信息系統,雙方可以在系統中查看物流服務以及金融交易,提高物流的效率。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當前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所要做出的必然選擇,循環經濟可以對環境起到凈化的作用。構建綠色物流體系,可以使物流活動從各個環節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物流活動與各個行業之間都是相關的,加強綠色物流系統建設,可以使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取得巨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聶家林,基于循環經濟的淮安市綠色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科技.
[2]儲國斌.我國中部地區綠色物流及供應鏈構建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
[3]潘文軍.基于循環經濟理論的區域綠色物流發展評價體系分析[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