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劉曉玲
摘要:初中學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教師的管理行為會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具體而言,初中生正處于青春萌芽期,在思想意識和心智方面都不太成熟,這就需要專業的引導,在保護的同時激發其向好發展的動力。與此同時,剛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意識都不穩定,在行為方式也處于時好時壞的狀態,甚至具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自我認知和判斷力都嚴重不足,這需要班主任教師在各個方面予以正面和積極的教化,需要運用教學和管理智慧以促使糾正問題,穩定地向下一個學段過渡。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
1初中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過于強調權威性
在現實班級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受自身教育理念或管理能力影響,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過去強調自身權威性,導致班級管理成為班主任的一言堂。受此影響,學生對班主任的畏懼心理遠超出對班主任的敬重,在無形之中拉大了師生距離,導致班主任往往不能通過有效溝通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令其班級管理工作呈現一定的滯后性,削弱了具體工作的成效。同時,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具備較強的自尊心與叛逆心理,過于強調自身權威性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反彈”,部分學生甚至會將與班主任進行對抗視作炫耀的資本,對班級管理工作產生極大的危害,不利于教師培養良好班級風氣。
1.2主觀性過強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活動的主要發起人,其在設計班級管理制度或開展相關工作時,往往是從自身角度出發,思考如何發揮班級管理效用,創造良好班級環境,忽視了學生自身思維觀念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影響,并未貫徹換位思考教育理念,導致部分工作在落實過程中并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班級管理整體工作角度分析,主觀性過強不僅不利于班主任及時發現班級管理工作的不足,使其進入思維誤區,也降低了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的認可,限制了班級管理工作在初中教育環境中的發展。
2初中班級管理的對策
2.1利用科學合理的班規形成約束力
初中生的行為規范需要在一定的規則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約定,讓其充分明確自身行為的正確與錯誤之分,并能在固定的約束中糾正錯誤,逐步走向成熟。班主任班規的制定應結合相關的條約及規范法則設置,以體現科學性特征,便于在適應學生心理變化的基礎上管理學生,使之遵循管理制度。班規的制定需要教師引導所有學生參與進來,一方面增加班規制定的合理性,形成互相監督、共同成長的效果;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一個共同決策班級事務的平臺,促使其內心的平衡,形成班級凝聚力。學生參與到班規的制定,也能更加明確班規內容,減少犯錯的可能性。比如,在班規制定中,要明確規定學生在上課說話、吃零食會被懲罰清掃一周的教室,有學生違犯了,大家會指出來,讓其承擔相應后果。學生共同制定出來就會更加清楚地知道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以及班級衛生是靠大家維護和管理的道理,在無形中形成一種警誡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會降低犯此類錯誤的頻率。當有人觸犯班規,因為所有的人的參與,他們的監督和執行的力度也會增強,利于班規落實。
2.2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和潛能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較差,缺乏規范性和固定性的約束管理,將會形成自由散漫的局面。因此,班主任要強調并教育學生參與到班級成員的監督和自查中,逐漸形成自我約束和管理的習慣,并能在此基礎上影響他人,實現班規制定的目的。在學生自我管理的征途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安排,班規的制定與約束,也需要班委會成員的有效管理和監督。例如,班主任通常會選擇紀律觀念較差的學生擔任紀律委員,主要目的就是激發其自我管理的意識和潛能,只有在自我約束中才能發揮出優點,才能形成一定的班級威望,并促使其他學生在紀律性方面視其為榜樣,產生一定的約束力。初中學生有較為強烈的對比心,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前者是向好發展的動力,要發揮榜樣的作用;后者會從某種角度出發,對班規和其他制度形成挑戰,這就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來為其糾正行為上的錯誤,實現可持續化向好發展的目標。
2.3強化家校合作,增強管理效果
良好的行為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即可養成,需要在漫長的時間里,學生的主動性約束加上班主任和班集體的約束,才能達到一半效果,另一半需要家長的監督和有效引導。因此,要加強家校合作,班主任要多與家長溝通交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共同商定基本一致的引導和監督方案,幫助學生成長的同時,幫助家長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在實踐中表明,很多家長對于自律教育領域,毫無方法和策略可言,經常有各種失敗的案例出現,不僅傷害了孩子,還傷害了家長,有的甚至造成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十分僵化,不利于家庭和諧,學生的行為習慣也得不到改善,給學校及班主任帶來了管理的阻力。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家長會及親子活動,包括成人禮等活動,為班主任與家長搭建溝通的平臺,并能從與學生的實際接觸和教育出發,為家長教育孩子提供一定的模板和方法上的借鑒。或者因為學生的行為習慣不佳,影響了學習及道德成長,班主任即可以與家長共同商定調教和管理的辦法,齊抓共管,糾正錯誤,免除構成社會疾患,影響社會穩定發展。所以,在學生的行為規范性管理方面,不僅要班主任重視,任課教師和家長也應充分重視,只有在眾多重要角色的有效參與和共同管理下,學生才能沿著正確而科學的成長道路前進,降低犯錯的概率。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為強化管理效果,營造良好班級氛圍,構建完善學習成長環境,班主任應強化自身素質,凸顯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重構班級管理角色比重以及積極開展階段性總結活動,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實現科學管理,民主管理,為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與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楊順舉.小組合作式的初中班級管理問題分析及解決對策探究[J].新課程導學,2020(08):13.
[2]袁雪峰.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1):157.
諸城市實驗初級中學 山東省濰坊市 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