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中強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中最重要兩項教學內容分別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者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有效的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對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寫作則是讓學生的情感抒發及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開展閱讀教學可以為今后的寫作教學積累寫作素材及構思方式,并為其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樣,寫作水平的提升可以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涵義,感悟文章情感和層次結構。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整合策略
前言: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應該是共同進行的,兩者的關聯非常緊密。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并汲取大量的知識,從而對世間百態有了更多的認知。而在進行寫作時,學生可以運用到閱讀時所積累的寫作素材、寫作手法及表達技巧,進而完成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教學完美的結合,既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效能,又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進而提高其寫作水平,從而完善學生的寫作技巧。
一、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原則
(一)統一性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以寫作教學要具有統一性。在對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整合時,要著重關注兩者教學內容的統一性,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整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例如,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父愛方面的,那么語文教師在布置寫作題目是就應該順應閱讀教學的內容,將“父愛”作為重要的寫作方向。通過此種結合,讓學生以閱讀為前提,鍛煉其寫作能力,從而達到寫作目的。同時經過閱讀進行模仿寫作,可顯著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在進行寫作能力教學時,如果學生學習的文章屬于議論文,那么對議論文寫作要點的領會及應用就比較重要,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及論述等寫作手法都是需要學生完全掌握的。語文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是,寫作要求就應該以議論文為寫作方向,讓學生在閱讀時所積累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寫作中,同時對所學知識起到鞏固的作用。運用此種教學方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對學生累積的知識進行鞏固,從而促進學生的理解與領會。
(二)及時性
整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另一個原則是及時性,既兩者的結合是具有時效性的,語文教師要及時做到訓練及引導學生。初中語文教學所具備的及時性主要包括對閱讀教學內容展開及時的訓練和對課外作文進行及時點評。對教學內容開展及時的訓練具體的做法是,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對其教學內容開展寫作訓練。
例如,閱讀教學內容為讓學生學會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在閱讀教學后語文教師要著重鍛煉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寫作練習可以促進學生掌握議論文的寫作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做到循序漸進,既可以對寫作產生興趣,還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著重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將教學時間設置的科學性合理化,不要一味的追趕教學進度。而課外作文進行及時點評的具體表現是語文教師要對學生布置的課外作文進行及時的點評,并作文中的優缺點進行標注,從而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更改方法及思路。
(三)多樣性
多樣性同樣也是整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所要具備的原則。在整合兩者教學時要采用多樣性的方式進行實施,防止出現單一的整合方法,導致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降低。并且,每位學生都是具有多樣性的特征,由于學生的成長環境及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會存在一些差異。因此,語文教師要非常注意多樣性整個方式的運用。
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策略
(一)活用教材內容,以讀促寫開展課堂教學
在整合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其教學內容,開展以讀促寫的課堂教學活動。初中語文教師是集眾多方面的精髓而編制出版的,其中囊括了很多優秀的文章,這些文章在對學生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學生在完全掌握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后,才能有效的掌握課外知識。初中語文教師要將教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合理運用教材中的經典語段及至理名言,促進學生更完全的領會基礎知識。同時,語文教師還要依照日常的教學內容,為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此環境中受到文學魅力的感染,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在進行《濟南的冬天》這一課教學時,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描繪出的濟南冬天,讓讀者體會其中的美,身臨其境的感受著文中美麗景色,使文章帶有別樣的韻味。此篇文章運用的習作手法,使其景色更為生動與貼心。如,將雪景中的小村莊比作水墨畫;將冬天的濟南比作藍水晶等。作者老舍作為語言名家,在詞語運用方面時分考究,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文章中經典語段摘取出來,讓學生展開模仿寫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其進行分析,使學生在此種氛圍中,感知作者描繪出的濟南冬天有何不同,進而體會作者的情感,探究此篇文章的寫作方法。
(二)培養創新意識,使閱讀與寫作共同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整合閱讀與寫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使閱讀與寫作共同提升。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既可以深刻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還可以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及表達情感的方式展開探究,最終聯合本身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寫作中,寫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并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重新篩選經典的作品展開研讀,使閱讀、創作、再閱讀成為循環模式,讓閱讀與創作進行互相彌補,進而完成共同的提升。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依據其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分析作品的寫作手法、創作構思等方面的可取之處,讓學生有方向性的選擇經典文章,并對其寫作思路進行延伸,從而寫出更為優秀的作文。
總結: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閱讀與寫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兩者具有在相輔相成的作用。有效的進行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及寫作技巧等,同時靈活的運用到自身的寫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有效的開展寫作教學,則可以讓學生對其閱讀知識進行復習與鞏固,進一步的掌握所學知識。因此,語文教師要對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整合做到足夠的重視,堅持上述的三項原則,創設新型的整合策略,進而確保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麗.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策略探微[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4):37.
[2]邱亞娟.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聯動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2020,17(3):62.
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風華小學 ?5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