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艷
摘要:在全面推進和貫徹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國的教育教學體系和格局產生了明顯的變動。為了踐行現代化的育人理念,教師需要關注教學功能、教學理念的有效突破。其中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重點及核心,只有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科文化素養,才能夠彰顯學科教學的重要作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難度偏高,有效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踐行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有效策略
引言
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導致灌輸式教學和一刀切教學成為了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直接扮演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的參與能動性較差。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因此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非常有必要。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基礎,深入剖析新課改對學科教學的影響。將理論、公式學習與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真正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性以及趣味性。其中教育改革要求的分析是基礎,這一點要求教師主動完善和創新目前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
一、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落后傳統
應試教育的長期性導致很多教師還沒有扭轉已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傳統教育仍然存在許多的歷史遺留因素。教師無視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及智力開發,沒有意識到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價值。在課堂教學中仍然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全權包辦所有的教學內容,這一點導致學生的學科學習積極性較差,主動性無從談起,課堂教學效率與預期目標存在明顯的差距。另外,在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下,教師的教學思路出現了偏差。其中理論教學和公式教學成為了主體,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速度非常慢。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數學知識,但是實踐應用能力較差。無法實現活學活用,這一點導致數學教學失去了原本的作用以及價值。
(二)教學方法單一機械
現代化教育教學理念有助于課堂教學改革,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教學方法非常多元。這些都有助于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推進教學改革。但是有的教學方法仍然比較單一,并且教師已經形成了習慣。很少有教師能夠在創新精神的指導下,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學科教學改革的節奏實現教學方法的有效調整,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專業素養精心分析。另外,教師對現代化設備的使用能力相對較差,無法實現靈活應用以及有效組合。整體的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以及靈活性,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二、提高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興趣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第一步,為了確保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關注學生興趣、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打造全新的課堂學習氛圍,通過簡單的教學情境來劃分不同的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都可以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自由討論和大膽創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所遇到的各類困難以及問題,讓學生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之中敞開個人的心扉,通過簡單的分析以及研究來深化個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認知。另外,為了讓學生變得更加的主動,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需要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讓課堂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分析不容忽略。在學習新知識時,教師需要了解數學課程的邏輯性,將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和計算方法相結合。逐步發展學生的思想能力,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之上樹立良好的探索精神。教師還需要注重逐層深入,關注提問教學的難度設置,主動轉變學生傳統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實現知識遷移和分析,這一點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能動性。
(二)靈活使用多種教育方法
不同教育方法所發揮的作用有所區別,為了實現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注重多種教育方法之間的有效組合。其中教材是重要的依據,教師需要深入鉆研教材。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比如在講解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圖形的面積時,數學教材是學科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師需要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以及研究,促進教學手段多樣化發展。關注對教材知識點的分析以及總結,設置不同的小組讓小組成員互幫互助,通過相互討論來得出最終的結論。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結論以及收獲進行點評,劃分知識的重難點。靈活運用不同的教材知識來指導學生,彌補學生在空間想象力及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以及教練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以及心理壓力,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自主思考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現狀。加深對學生的學習了解,為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著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強化實踐應用。了解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真實收獲,鼓勵學生實現活學活用。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較為困難,生活元素與課堂教學之間的結合最為重要。比如:在講解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分數乘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簡單列舉案例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其中生活實例的研究比較復雜,教師需要了解數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積極實現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良性互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這一點有助于學生變得更加的主動和積極。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靈活應用不同的數學知識。通過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全面靈活的掌握不同的數學知識并實現活學活用。作為教師個人來說,還需要擺脫傳統育人觀念以及教育模式的影響,發展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盡量避免學生一知半解,鼓勵學生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利用所學知識高效解決各類問題。教師要關心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情況,明確課堂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價值。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之上實現逐層深入,學生也會變得比較主動積極。
結語
在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學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對教師個人是一個較大的考驗。教師需要轉變原有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及理念,突破課堂教學的瓶頸以及負面影響,不再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發揮,以此來體現數學教學的育人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莉君. 淺談小學數學高段教學的有效性[C]// 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長沙會場)論文集(一). 2020.
[2] 洪林. 小學高段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策略研究[J]. 讀天下(綜合), 2020, 000(008):P.1-1.
義烏市青口小學 ?浙江 ?義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