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與黨建工作建設結合是勢在必行的。高校黨建工作屬于高校管理內容之一,現在也面臨著諸多挑戰,積極建設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開展高效黨建工作。通過探索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分析我國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設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的策略與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探索
黨的十九大提出,應當使用創新性思維結合實際內容,更好推動工作進展,善于使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善于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工作內容。基于互聯網背景下,信息化建設推廣中高校黨建工作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創新黨建工作內容。
1.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缺乏創新意識
目前對于高校大多數基層黨支部書記來說是由一線教師或者輔導員來擔任的,由于在開展學生事務管理過程中任務繁重,會花費輔導員或教師大部分精力,導致從事基層黨員工作存在力不從心的問題,進而在實際開展工作中,黨支部書記按部就班,缺乏創新性意識。同時高校所發展的黨支部數量逐漸增加,對于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要求來說也逐漸提升。
(二)黨建隊伍對信息化應用能力不夠
當前對大多數高校的黨支部來說缺乏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黨建工作者,在黨建工作方面將新時代網絡信息化技術轉為實踐能力還有待提升。基于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無法為學生提供先進、安全的網絡信息平臺,對于大量網絡信息的引導、監控能力不足,黨建工作者在應用網絡信息化技術方面還有待提升。
(三)黨建工作方式與信息化技術不適應
基于當前新信息化技術背景下,信息傳播速度快,而高校從事黨建工作過程中未能夠適應新時代背景,其工作方式與信息化技術不相適應,甚至學生會比黨建工作者先接收到信息,而失去黨建工作實效性,從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黨建工作宣傳和教育的作用。
2.黨建工作結合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性原則
(一)信息化、科學化原則
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具有信息化和科學化的特征,也是這項工作的重要原則。經過系統科學地信息分類、提取、更新,幫助黨務工作創新展開,通過新媒體等網絡平臺以便捷的方式傳達、傳播黨建工作核心價值,塑造黨員師生的時代形象。
(二)時效性、現代化原則
要利用新媒體搭建高校黨建管理平臺,也體現了黨建工作信息化的時效性、現代化原則。為此,高校可以搭建“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教育考察追蹤平臺”和“專兼職黨務工作者交流平臺”,構建完整的互動信息系統;可以從入黨申請、黨建組織和黨員基本信息入手,實現現代化、規范化、程序化管理,這也有助于推進學校黨務專項工作的效率與規范性。重慶某院校創辦的“先鋒網”網站,充分突出了黨建工作的內容和特色。黨員工作的開展和建設,在多方面的網絡技術應用下展開,例如視頻授課、網絡教案、網絡互動、網絡視頻問答等新型互動和教學模式。充分展示了學校的校風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開設了“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專網”“黨的建設”“學校文選”“黨風廉政”“支部建設”“形勢教育”等一系列特色專欄。通過網絡平臺創建和管理,打造專業的黨務網絡系統,有助于黨建信息在網絡新媒體傳播。
3.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信息化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建設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化技術,可以提高黨建工作效率,保障每一個溝通環節的順暢;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數據和信息整理、分類、歸納和有效提取,保證黨建工作有序有效進行,使黨務信息得到及時更新、公布和查詢;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建立與大學生思想溝通平臺,增加工作透明度;通過網絡信息化管理,實時獲取學校和社會信息,建立平等對話窗口,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完成黨建工作。高校黨建工作,具有復雜的多維度工作內容,涉及決策、黨員培訓、黨員考核、黨員隊伍的作風、監督、廉政建設和組織等多方面信息,需要系統高效地開展。借助網絡信息化技術,是對傳統黨建工作模式的創新之舉,可以使各項工作內容有序、高效、透明、公正地開展。
4.探索高校黨建網絡信息化建設創新路徑
(一)構建黨建工作宣傳平臺
高校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運用QQ、微信、廣告宣傳網站等相關互聯網載體,搭建黨建工作互動平臺,以實現黨建信息的高效化傳播與共享,提高黨建宣傳工作的效率與社會影響力。
(二)構建高效的黨務管理系統
構建高校黨建網絡信息化,首先要對此工作方向有明確認知,并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加強學院網站信息化建設,及時更新黨政建設信息,完善和補充傳統的工作模式,形成多樣性、信息廣的網絡傳播系統。同時,要通過開展教育培訓、黨政知識宣導等相關培訓工作,提高黨建基層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使其網絡技術理論、黨政理論得到有效應用。
(三)構建安全高效的工作模式
在保證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過信息化處理,實施黨務信息公開。例如辦理黨員信息、各部門請示、批復、通知和公告,借助網絡手段得到高效開展。學生的信息得到及時反饋和處理,利用網絡宣傳黨建工作,建立有趣生動的互動模式。例如利用相關APP或公眾號進行黨建知識的學習,讓每一個學生心中形成系統性認知,讓每一位高校學生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成。
(四)構建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網絡信息化是一種高效的、科學的、系統的管理手段。隨著網絡信息化強大管理能力的展現,為了更好地挖掘人力資源,在網絡硬件和軟件上要做到優化。要引進網絡技術人員,培訓黨建工作人員,保障網絡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順暢開展。要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維護網絡平臺,保證平臺信息綠色健康;要借助高校人才,對相應的內容和技術進行革新,保障黨建工作在網上平臺的開展。
作者簡介:
張嵐女漢族1982年12月出生政工師碩士學位工作單位: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方向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