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 馬志杰
摘 要: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在西方競技體育沖擊下的發展值得擔憂和思考。文章從人們對休閑生活的需求、休閑體育的衍生、民族傳統體育與休閑體育的共性等方面進行分析,認為民族傳統體育在休閑時代中將得以新生,并提出改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拓民族傳統體育節慶旅游市場、開展農村休閑體育活動等應對措施,以達到對民族傳統體育在休閑時代的持續創新發展。
關鍵詞:休閑 民族傳統體育 創新
經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人們精神生活匱乏。休閑活動作為未來最時尚的體育活動,可以滿足城市化水平時代人們生活的精神需要。休閑活動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需要發展創新與發展。
1 大眾生活休閑化
1.1 休閑價值觀念改變
如今,我國大眾休閑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個人興趣愛好。主要包括運用體力或智力參與休閑活動,追求體現專業活動與玩樂的統一。二是精神自由的追求。主要是閑暇時間,追求休閑時光帶來的幸福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三是利益價值的實現。主要包括休閑生活所傳遞的歷史、社會、文化價值。
1.2 休閑的內容豐富
在城鎮,人們在閑暇時以文化享受為出發點,以身心放松和消遣娛樂為目標,選擇娛樂、運動等方式,體驗和實踐著個性化的行為方式,追求快樂、健康、全面的實現自我價值。休閑的內容逐漸豐富,旅游、時尚運動、美容、觀賞、KTV、垂釣、品茶、溫泉、遠足等呈多元化發展趨勢。
1.3 休閑消費提升
我國大眾的休閑消費與我國經濟發展、休閑時間和休閑內容緊密聯系。目前,“全國人均 GDP 達到800 美元以上,人們可支配的財富大大增加。由于我國的法定假日約 114 天,1/3 時間是在休閑中度過,故人們有充足的時間和金錢用于休閑。
2.民族傳統體育與休閑體育的特征
2.1民族傳統體育具有“休閑”的本質特征
在我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中,起源于地理環境以及下班后對調節生活,休閑和娛樂的需求,少數民族例如廣西的瑤族通過打頂,銅錢,桌子,苗族的雞毛毽和腳跳以及瑤族擲石,銅鈴等,創造了具有明顯的和形式豐富休閑和娛樂。人們參加各種內容的傳統體育活動時,不僅可以減輕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的壓力以及空虛和各種身心疾病的折磨,還可以抵抗外國敵人,具有休閑的本質特征,也是對傳統民族體育休閑特征本質的概括。
2.2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增強身心的作用
與西方競技體育相比,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增強身心,釋放精神壓力和社會壓力,尤其當人們享有高度的文明,對身心健康發展,身體素質,自我防護和修養的需求以往任何時候都強。普通武術如八段錦和太極拳,更加注重對身體健康的作用,它通過調整呼吸,可以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使人們表現出身心健康,還可以培養情感并激發民族精神,與休閑體育所倡導和具有特征的相吻合。
2.3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
作為一種精神聯系,太極拳具有道家自然的終極意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對人類終極關懷。傳統的民間習俗龍獅舞,使人們感受到無限的生活精神和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體現了人類文化中思想的和諧追求和滿足了休閑時代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需求。民族體育活動廣泛存在于節日,祭祀等活動中,如三人鞋,鞭炮,舞龍和舞獅等都顯示出道德品格理想,和強烈的體育精神回報,它所反映的心理歸屬感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2]。
2.4民族傳統體育顯示繁榮經濟的休閑價值
民族傳統體育可以形成各種產業市場,利用自身的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服務和體育用品不斷要求的獨特優勢,建立具有民族傳統體育特色的休閑娛樂產業,教育培訓產業,醫療康復產業,咨詢和其他傳統體育服務等,促進族傳統體育與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聯系和融合,產生了可觀的市場價值,加強市場繁榮。民族傳統體育也可以以民間習俗和節日為主題,吸引廣大游客通過收取門票和贊助費參加休閑健身活動,舉行全國體育比賽,欣賞民族風俗和競賽產業,發行的電影,錄像帶等,從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產業。
3 民族傳統體育與休閑體育
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健身、養生、競技和娛樂等功效。在這個休閑方式多元化的時代,民族傳統體育將如何成為人們依賴的休閑項目,是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關鍵。
3.1 民族傳統體育具有“休閑”本質特征
在我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中,少數民族創造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源于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等,源于“勞動之余休閑娛樂的需要”是對民族傳統體育具有休閑性的概括性描述。人們參與活動的同時,既能抵御外敵,還能調節生活、休閑娛樂。如廣西瑤族和苗族的打泥腳;壯族的打陀螺、打銅錢、跳桌、咬水桶;瑤族的擲石頭、跳銅鈴、打猴鼓;侗族的彈毽、蛇舞;苗族的雞毛毽、跳腳會等都具有明顯的休閑特征。
3.2 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強身養心的功效
當前人們在享受高度文明的同時,也在遭受社會壓力過大、空虛以及各種身體、精神疾病的煎熬,人們對強身健體、釋放精神壓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與西方競技體育相比較,民族傳統體育更注重強身健體、防身自衛、修身養性。如:經常進行武術運動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還能陶冶情操、振奮民族精神;以調形為主的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以調息為主,并表現出身心共健。可見,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具有強身健心功效,且與休閑體育所提倡的身心健康發展是一致的。
3.3 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濃郁的人文精神
廣義的“人文”,是指人類文化;狹義的“人文”,是指以人為本體現對人的終極關懷。太極拳,其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修德立身的人格理想、和諧持中的理念追求以及道法自然的終極意義,體現了濃郁的人文精神。舞龍舞獅運動作為精神紐帶,廣泛存在于民俗、節慶、祭祀等活動之中,其折射出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人體會到心理歸屬感,同時也極大滿足休閑時代人們的需求。陀螺、跳竹竿、三人板鞋、搶花炮、蕩秋千、吉么列等民族傳統體育體育活動都表現出了對體育精神最大回歸,更體現了對人的終極關懷。
注釋:
[1]崔樂泉.21世紀的中國體育文化與中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4):14-15.
[2]古柏.體育文化的民族化與創新——世紀末對中國體育發展走向的感悟?[J].體育文化導刊,1998(3):8-11.
[3]熊志沖.傳統體育與傳統文化[J].體育文化導刊,1989(5):4-9.
[4]于可紅,梁若雯.從休閑的界定論休閑體育[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1):21-23.
唐嘉,性別:男,籍貫:貴州民族:漢,出生年月:1980.1.15,職稱:副高,學位:研究生,院校:貴陽學院,研究方向:戶外運動,休閑體育,體育旅游,少數民族體育等
馬志杰,男,漢族,1980.12.15,講師,學士,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互聯網+體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