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汝秀
摘要:本文圍繞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有效地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與途徑。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之下,高職院校迎來了大思政的格局,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大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在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和知識的養成時,要緊扣時代脈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寬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共同目標教育
習近平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有理想和信念,才能認清方向,高瞻遠矚,為實現既定的目標而勇于奮進。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向新時代發展,高校教育如何應用好新時代這一歷史機遇,促進學生思政教育時效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把握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1.教育對象的特殊性
高職學生既不同于大學里的成熟學生,也不等同于一般性的高中學生,可以說高職學生是一個特殊性的群體。作為被教育的對象,他們一樣被要求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一樣對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和熱情。與普通本科學生相比,高職學生除了學習對應的理論知識、獲得學歷之外,他們更重要的是獲得一技之長。因此,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特點以及規律,全面、耐心、有針對性的展開教育工作。
2.教育內容和方法的特殊性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制多為三年,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實行“2+1”或“2.5+0.5”辦學模式,即學生兩年(兩年半)在學校學習,一年(半年)在企業頂崗實習。這與普通高校相比學生在校時間短,其教學內容和方法具有特殊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職院校教育目標具有應用性的特點,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工學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要培養普適性的基本素質,還要注重培養“職業人”所需的職業素質。因此,我們要合理安排教育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教學手段與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與途徑
1.體現人文關懷的情感教育
我們從事高職教育的工作者,應當具備更加專業、更加系統、更加具有實際性的職業素質。基于“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基本理念,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道德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⑴在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是連接師生關系的紐帶,情感陶冶和感化的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諸多方法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優化教育內容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過程,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學生了解黨情國情民情市情,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課程內容要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在學校期間有關學習、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其次,教育形式要多樣化,避免單調地“灌輸”,引起學生反感,要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切實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和生活方面的難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提高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修養,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3.創新教學方法,創設主客體參與的實踐教育
一個新穎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建立一個師生間有效互動的教學模式,并對自主性的學習和合作性的學習以及探究性的學習模式進行構建,讓學生成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以及材料分析等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真正將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進而比較好地將其內化成為學生的思想和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自覺接受教育,從而既開闊眼界、改造客觀世界又提升能力、改造主觀世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切實增強實踐育人的活動效果,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高職院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經常舉辦大學生科技、學習競賽,開辦各種講座、學術報告會、藝術節、運動會,支持大學生社團活動、興趣小組的活動,讓廣大學生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利用黨團活動、社團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使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行”,從而讓思政教育真正的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吸引學生、改變學生、培養學生。
總之,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發展現狀的研究,摸索教育管理的規律、科學合理地運用教育方法,提升新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推動高校思政教育質量的提高。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心理健康、性格成熟的高素質技能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頁
[2]黃衛國.關于增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09(8)
[3]劉承功.高校深入推進“課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8(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