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潔
摘要:在現代教育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集聲音、文字、圖像于一體的信息技術為英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學支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從而實現英語聽說教學的優(yōu)化完善。基于信息技術輔助下的英語教學,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尤為總要。本文通過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過程的研究分析,對其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及如何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聽說教學;信息技術;在線平臺;情境創(chuàng)設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與發(fā)展,21世紀也迎來了教育大數據的時代,在線平臺涌入了我們的視野,教師的職責也更加多元化,教師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意識轉變,充分理解了如何實現“翻轉式課堂”教學,并對多媒體課程體系的權威性與評價體系的完善性非常認可。同時也緊隨國家考試模式風向標-人機互動,可以說多媒體引入課堂是大勢所趨。本文就初中英語聽說與在線平臺的融合教學做一些探究。另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英語在線平臺的學習就是對這一理論的最好應證。
一、將在線平臺融入初中英語聽說教學
21世紀已經到來,這是一個大數據背景下的新教育時代,教師的職責也更加多元化。緊隨國家考試模式風向標——人機互動,可以說多媒體引入課堂是大勢所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利用大數據管理教學過程,了解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策略,充實體會到了多媒體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的便利與效果,學生的參與度提升明顯,學習興趣也更加高漲,同時減輕了家長的課后輔導壓力,家長可以輕松自如地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
在新課程實踐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教師給學生一個單元話題的同時還應該把話題的功能意念告知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話題維度。??而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大數據管理學生、為學生提供學習策略、匹配學習內容,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可以說,教師的角色在多媒體教學中實現了多元化轉變——既是引導者與監(jiān)控者,又是學業(yè)與課程規(guī)劃師。
二、英語在線平臺學習的形式
(一) 資源類
資源類開放平臺主要基于英語應用程序,是由各種英語教育機構和互聯網公司開發(fā)的免費英語學習應用程序組成的。學校老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資源,引進在線學習平臺課程軟件,例如Wespeak手機在線教學軟件,Dyned計算機在線學習平臺,17中學學習網絡平臺等,給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平臺,開拓視野,實現人機對話模式下的聽說教學,做好硬件設施方面的保障工作。
(二) 特定功能類
目前,國內英語在線教育平臺大多是營利平臺,如新東方 Koolearn、滬江網校、51talk、VIPabc 等。營利的英語在線平臺在資源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和互動評價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這些優(yōu)勢和特征是非營利平臺中所不具備的。
三、“五步訓練法”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運用
經過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我校參與課題的教師們共同總結探討,得出了運用在線學習平臺英語課堂聽說教學常規(guī)五步訓練法,建立了由初級到高級的課堂聽說學習模式:
(模仿性訓練→指導性訓練→理解性訓練→細節(jié)性訓練→記憶性訓練)
(一)模仿性訓練
通過讓學生在線學習平臺進行規(guī)范性模仿,接觸標準規(guī)范性的語音語調,力求有一個較好的語音基礎,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
(二)指導性訓練
教師指導學生聽課文錄音帶、看錄像帶,在聽音過程中完成對課文大意整體的初步理解。在指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做到:一要有大量的聽力實踐,要周周聽、月月聽,持之以恒;二要選擇好統一聽力材料。因為入門階段的聽力材料語音語調要規(guī)范,內容應由淺入深,訓練學生如何抓住短文大意的能力。
(三)理解性訓練
用英語、圖片或人體語言來解釋生詞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教師根據課文的積極詞匯常用用法,既可運用在線學習平臺錄音播放,也可口頭表達或伴隨人體語言,讓學生根據聽到的英語釋意做出回答或猜測。把復雜單詞內容簡化,這樣對學生來說,無太大的理解障礙,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四)細節(jié)性訓練
教師根據課文中的重點句式、難點或理解測試的需要,可錄音播放,借助于板書或在線學習平臺,指導學生逐漸深入進行聽力訓練。如在聽的過程中抓住關鍵詞語,包括人名、地名、時間、事件等,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捕捉特定信息及詳細信息的能力。
(五)記憶性訓練
英語學習中一個重要過程是識記。從“聽”進去到“說”出來,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識記語言信息。運用“跟讀”形式,學生需要力集中注意力,就有一個吸收(聽清楚)儲存(記憶語句、語音、語調、輕重緩急的體現)一一反饋(準確完整地背誦)這一過程,整個過程集理解、記憶、表達于一體,是一次高質量的輸出。
四、堅持情境創(chuàng)設切實性的原則
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教師應基于教學內容,盡可能真實地創(chuàng)造語境。因為只有讓學生走進真實的場景,教學才會更具有感染力,教學內容和素材才能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
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以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和活動方式為依據。情境教學的過程是“行、言、情”相互結合的過程,情境創(chuàng)設離不開語言交流活動。因此,英語聽說教學中的語境創(chuàng)設應該是有目的的引入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實現情景交際,表達思想,激發(fā)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愿望和興趣。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在線平臺的的便捷性為初中英語課堂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意識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為在線平臺在課堂學習中的合理應用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在實際教學中也應做到辯證考量,在線平臺只是教師教學的輔助,并不能替代教師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有效對接,如此才能使其發(fā)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索緒爾.普通語音學教程[M].岑麟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2]俞紅珍等.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實驗研究報告[J].課程.教材.教法,2002.
[3]余桂花.網絡環(huán)境下英語情景教學的探索[J].英語教研.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