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已經滲透進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近年來,新媒體以爆破式增長的速度迅速搶占了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資源。本文主要對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融合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創新觀念,以期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可以與新媒體實現有機融合,為受眾群體提供更加高效優質便利的服務。
關鍵詞:傳統電視新聞媒體;新媒體;媒體融合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9-0138-02
一、前言
相較于傳統電視新聞媒體,新媒體的優勢在于其覆蓋面更廣、形式更豐富、傳播速度更快、互動性更強,與受眾有著更高的契合度,這也是新媒體深受大眾喜愛的原因。與此同時,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也給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強烈沖擊。因此,傳統電視媒體為尋求更好的發展,應創新發展方式,與新媒體進行有機融合,以此提高自身的發展質量。
二、電視網絡化發展,提高融合速度
通常來講,受傳播渠道及刊播時間等局限,傳統媒體的發展形式較為單一,而且,傳統媒體的播出形式只是單純地通過電視機向用戶呈現節目內容,使得電視臺與用戶之間無法進行互動,因此,這也注定了傳統媒體的創新空間不大。而相對來說,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就更為豐富,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對某一現象進行評論,大大增加了用戶的參與感,這也與現代人樂于展示自我,想要提高自我關注度的心理相符合。
而從當前國內外新聞媒體的大環境來說,傳統媒體的發展正處于瓶頸期。為解決這一現狀,確保傳統媒體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發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速度正在不斷加快。為順應時勢發展,我國在媒體融合方面也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發展模式,包括融媒體的發展目標、融合途徑、融合方式等,這有助于推動現代化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進程。
具體來說,為促進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確保傳統媒體在全新歷史時期穩步發展,我國采取了很多措施。2019年9月10日,新華社縣級融媒體專線正式上線,這是新華社服務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新華社的幫扶下,很多縣級傳統媒體建立了融媒體中心。但是,就現實發展狀況來看結果并不容樂觀,由于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表現形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的矛盾。因此,為促進傳統新聞媒體與新媒體的更好融合,應加快電視網絡化的發展速度。電視網絡化發展是指將電視網絡化,在電視新聞媒體中融入先進的網絡技術,從而使其以電視網絡化的模式發展。同時,也可以在互聯網上匹配相關傳統媒體的官方賬號,以此提升受眾對傳統媒體的關注度。而在此基礎上,網絡也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時效性,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網頁上傳遞電視新聞相關信息。同時,也可以在軟件上對現場直播內容進行實時轉播。采用網絡電視的模式,可以加快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腳步。雖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在互動性方面網絡電視表現得相對較差,但是這可以通過相關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對內部進行強化管理,不斷豐富新聞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增強網絡電視的專業性。
三、一體化媒體網站,進行網絡營銷
近年來,新媒體的崛起嚴重沖擊了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新媒體的發展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傳播內容豐富、傳播速度迅速、傳播方式便捷。因此,就當前的網絡環境來說,就媒體層面而言,應對網絡信息傳播的創新予以更多關注[1]。首先,創新的模式可以對媒體行業的迅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其次,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形式上進行創新,也可以使受眾得到更加愉悅的收視體驗。但是,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講,媒體行業尤其是傳統電視媒體,對于新型傳媒的思想與技術還存在認識不夠全面的情況。因此,在全新的歷史時期,在融媒體全球化發展的當下,傳統媒體管理者應對融媒體的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并不斷創新和完善傳統媒體的形式,以此確保新聞信息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傳播,實現與新媒體共同進步,從而形成全新的媒體發展態勢。
具體來說,傳統媒體應利用新建的融媒體中心,對一體化的媒體網站進行構建。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方式是線性傳播,并且在傳播過程中,空間和時間都會給它的傳播帶來限制。但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就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對于一體化媒體網站的建設來說,需要工作人員詳細介紹電視臺的頻道及節目,還應將具體的節目時間表進行完善,以此使用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電視新聞的相關內容,從而確保網絡營銷的作用得以實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新媒體也有自身的不足,包括一些新媒體對自身傳播能力預估過高,對維護用戶契合度的問題也有所忽視。而新媒體所面對的上述問題,恰好是傳統媒體的優勢,傳統媒體具有較強的公信力,同時在維護用戶基本權益方面也有著自身堅守的原則。因此,在一體化媒體網站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優勢互補,在保證受眾收視率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對用戶與媒體的契合度的維護。
四、創新電視媒體新機制,融合管理體制
在全新歷史時期,在網絡化輿論及新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如果傳統媒體依舊按照原有模式自主發展,勢必會導致傳統電視新聞媒體陷在瓶頸中難以自拔。所以,對于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而言,應著力解決新媒體與電視節目之間的矛盾。而處理矛盾的方式不僅是對抗,融合也是一種方式。就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傳統媒體在管理體制、管理理念、發展技術上都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狀態,而這也就要求傳統電視媒體若想與現代化的發展潮流融合,取得長足有序的發展,就必須參考新媒體的發展理念,并將新媒體的發展優勢為己所用,杜絕一味回避新媒體帶來的競爭,應正視發展問題,以此突破發展困境。
首先,在發展過程中,傳統電視媒體應對發展機制進行創新;其次,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發展管理體制進行融合。在現代網絡環境的大背景下,對傳統電視媒體的機制進行完善,可以確保電視產業資源的配置更具合理性,還能有效消除邊界產業,形成體系化的產業鏈,從而確保媒體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傳統媒體的節目模式相對落后,發展理念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導致市場上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份額大量流失。所以,傳統媒體的工作人員,應對上述問題進行細化分析,并且制定出完善的改革機制,強化對產業機制的管理,進而確保從根本上實現對傳統媒體發展的創新和改革[2]。具體來說,隨著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逐步滲透,傳統媒體可以將發展視角放在運營付費節目上,但是同時也要保證付費節目的質量,以清晰的畫面、質感,以及獨特的視角制作高品質的節目,以此提高傳統媒體的經營利潤。此外,還要重視對傳輸管理體制的改革,要建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傳輸網格,打破傳統的新聞媒體格局,構建競爭、開放的市場環境。
五、及時發布新內容,致力全球傳播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應對強化觀眾的互動性進行、豐富新聞節目的內容、及時更新節目內容、強化新聞傳播中的人文精神。首先,就與觀眾的互動問題來說,傳統媒體應充分借鑒新媒體的發展優勢,既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傳播,又要強化與觀眾的互動,還要了解觀眾對新聞的需求。其次,就電視新聞媒體自身來講,電視媒體應通過網絡搭建自身的信息技術網絡平臺,這樣觀眾就可以直接在直播平臺上討論電視內容,在這種模式下,不僅可以確保觀眾的表達情感得到滿足,同時也可以通過互動,使傳統媒體工作人員更加直觀且清晰地了解觀眾的需求,此外,還可以通過與觀眾的互動,及時創新新聞傳播理念。再次,對于豐富新聞節目的內容而言,應不斷提升傳統電視新聞內容的內涵,這也是傳統媒體發展的硬核要求,在面對新媒體愈發猛烈的沖擊,就越應強化自身的這一獨有優勢,以此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同時,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也應將人文情懷與人類的先進思想進行融合。也就是說,在當前新媒體強勢發展的情形下,傳統媒體應在內容的深度廣度上進行深入挖掘,創新新聞內容的文化內涵。再次,為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傳統媒體應及時更新節目內容,尤其是對于一些突發性事件,傳統媒體應在第一時間進行報道,當然,這種報道要在確保信息真實性的前提下進行,這樣才可以避免由于信息滯后而產生的不良影響[3]。此外,還應簡化和創新節目制作流程,為觀眾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新聞報道。最后,應強化新聞傳播中的人文精神,這也是傳統媒體肩負的重要使命,傳統媒體的主要作用在于引領觀眾正確的價值觀,以此在社會層面創設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在各方面的發展建設也正逐步與國際接軌,這對傳統電視新聞傳媒來說同樣不例外。全球化發展使得傳統媒體需要面對國際競爭,因此給自身的發展帶來了沖擊,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機遇。
六、結語
在新的歷史時期,媒體發展模式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模式。在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應確保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的創新融合發展,以此有效突破傳統媒體的發展瓶頸,順應社會發展大趨勢,為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電視節目內容。
參考文獻:
[1] 劉怡.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20(03):53-55.
[2] 曾藝丹.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8):89.
[3] 卜芾津.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創新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8):30-31.
作者簡介:李紅梅 (1979—),女,河北邢臺人, 碩士, 編輯,研究方向:傳統主流媒體與新媒體融合。